风光游 10月7日,山东省荣成市成山头风景区,游客乘坐跨海索道,赏山海美景。 李信君摄(影像中国)
风光游 10月5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游客在快乐玩耍。 徐江海摄(影像中国)
红色游 10月6日,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学生在参观。 新华社记者 陈诚摄
红色游 10月7日,安徽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游客通过多媒体技术了解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细节。 人民日报通讯员 张洪金摄
演出游 10月3日,舞剧《大梦敦煌》在甘肃省敦煌大剧院上演,为观众带来视觉文化盛宴。 张晓亮摄(影像中国)
演出游 10月6日,市民在上海蟠龙新天地边划皮划艇,边欣赏水上演出。 王初摄(影像中国)
体育游 10月4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游客在体验攀岩。 适志宏摄(新华社发)
体育游 10月5日,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赛女子单打决赛在北京举行,吸引了大量游客观赛。 人民日报记者 张武军摄
非遗游 10月1日,浙江省金华市非遗馆,游客在欣赏浦江鱼灯。 时宽兵摄(影像中国)
非遗游 10月3日,广西南宁园博园,马山壮族会鼓表演吸引游客观看。 方永涛摄(影像中国)
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涌动文旅融合的热潮:走进纪念馆寻访红色足迹,从非遗中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去另一个城市观看体育赛事……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丰富了假期选择,激发了消费活力,彰显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实践。
创新催生业态变革与场景升级。音乐节等演出活动吸引了大量跨城观众,带动周边住宿、餐饮消费同步增长。不少博物馆升级展陈方式,受到游客欢迎。
文旅融合的价值不止于促进消费,更在于赋能城乡发展。在不少地方,乡村旅游与生态保护、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带动村民增收;体育赛事将运动激情与旅行热情结合,带动旅游综合收入快速增长。从制造业的文创产品生产到交通业的运力升级,文旅产业的强关联性让产业链不断延伸。
2025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中国大满贯赛,北京石景山区为提高观众的观赛体验,在志愿引导、交通接驳等方面细致服务;浙江横店影视城客流量攀升,景区单日用电负荷突破峰值,国网金华供电公司服务队队长虞向红带领队员全力保供……各地各部门用心服务、全力保障,提升了游客的文旅体验。
文旅融合的精彩答卷,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注脚。推进文旅融合向更大范围、更高水平迈进,持续挖掘文化内涵、创新产品供给、延伸产业价值,必将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人民日报记者 王珂)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8日 04 版)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