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的首都,全世界的权力中心,每天有数万名政治精英在这里出没。
各国会派出它们最优秀的外交官来到这里,跟这个目前仍然是存量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打交道。全美最顶级的智库,最强大的游说团体也都聚集在这里,使出浑身解数,影响白宫大大小小的内外决策。
如今,美利坚历史上最有权势的总统特朗普以及他最忠诚的朋友,正坐在华盛顿的办公室里,试图“让美国再次伟大”。他们一时兴起的主意,就有可能改变某个国家的命运。
虽然每一天都有无数消息从这里传出,但是,华盛顿又有着不为世界所知的另一面。
据202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华盛顿特区有高达 41%的人口是黑人,超过了白人(39.6%) 成为当地第一大族裔。
历史上,华盛顿特区所在的切萨匹克湾曾是全美最大的黑人奴隶市场。南北战争期间,华盛顿又成为了黑奴首选的逃亡地之一。因此,华盛顿成为了美国第一个以黑人为主要人口的城市。在1970年代,这里的黑人人口占比一度达到过70%的峰值。
这使得华盛顿特区成为了民主党的铁盘,同时也是美国最割裂的城市之一。
在政治精英们主要活动的T型区域内,每隔几十米就能看到巡逻的警察。

华盛顿特区三维地图
但是,在狭窄的T型区域之外是另一个世界。那里有着许多低收入黑人的聚居区,是连警察也不敢轻易涉足的法外之地。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华盛顿平均每隔一天就会发生一起谋杀案,在美国主要城市的谋杀率榜单中常年名列前茅。而内斗极为内行的特朗普,从这里嗅到了机会。
当地时间8月11日,特朗普以“治安紧急”为由,宣布启动紧急条款,部署国民警卫队与联邦执法力量接管华盛顿特区的警察局。
在反对者看来,这是对民主党治理区域的又一次越权干预,是总统滥用权力打压政治对手的手段。一场新的政治风暴正在从这座城市向美国蔓延。
第一章 黑人之城
1790年6月,国务卿托马斯·杰斐逊、议员詹姆斯·麦迪逊和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共进晚餐。在这场著名的会面中,三人讨论着美国新首都的选址。

美国开国元勋们讨论首都选址
在当时,代表北方的汉密尔顿支持将新首都定在纽约市,而代表南方的麦迪逊和杰斐逊则支持将首都选在波托马克河沿岸。
这场争论的背后,实际上是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在争夺美国的政治中心。
杰斐逊和麦迪逊等南方代表担心,一个位于北方的首都不会顾及种植园主的利益。于是汉密尔顿提议,让南方各州承担更多独立战争时期留下的债务,作为回报,他同意在波托马克河沿岸的某个地方建立美国的新首都。
波托马克河是美国中东部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向东通过美国最大的河口切萨皮克湾流入大西洋。该河口覆盖了美国东海岸六个州的部分地区。

波托马克河覆盖了美国东海岸六个州的部分地区
由于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切撒匹克湾一直是美国对外贸易的首要集散地。在19世纪,切撒皮克黑奴市场一直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奴隶市场。
最终,杰斐逊和麦迪逊同意了这一提议,将河流沿岸一个面积100平方英里的菱形区域选为了美国的新首都。一年后,新首都被命名为华盛顿特区。
在华盛顿特区的建立过程中,包括白宫和国会大厦等许多著名建筑都是由黑人奴隶所建造的。建成之后,美国的政治精英们也是在黑人奴隶的服务之下开始了工作。美国前十二任总统中至少有八位将奴隶光明正大带到了白宫。
可以说,华盛顿特区从建立之初,就已经为日后美国的政治冲突以及种族问题埋下了伏笔。
不过,此时的美国仍然处于强州权,弱中央的状态。华盛顿特区作为首都更多只是象征性的存在,其权威和职能取决于各州的同意。因此在1860年之前,华盛顿特区的政治中心地位十分微弱,人口也只有7万5千人左右。
不过,南北战争的发生是美国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历史事件,也使华盛顿特区迎来了第一轮人口扩张。
1862年4月16日,林肯总统签署《哥伦比亚特区补偿解放法案》,废除了华盛顿特区的奴隶制。大量黑人奴隶从南方种植园中逃往这里,特区的人口在十年内增长了75%,达到了13万人。

林肯签署《哥伦比亚特区补偿解放法案》
黑奴市场以及南北战争使华盛顿特区成为了美国第一个以黑人为主要人口的城市。
随着1930年大萧条的到来,罗斯福新政进一步加强了联邦政府的集权程度,华盛顿特区的第二轮人口扩张也随之到来。
在罗斯福之前,整个美国联邦政府的雇员大概在50万人左右,但在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数字迅速增长,到1945年已经超过350万人。
随着联邦雇员数量的激增,华盛顿特区以及附近地区迎来了新一轮的人口膨胀。到了1950年,特区的人口已经达到了80万。
这两轮人口扩张,奠定了华盛顿特区之后的人口和政治格局,使之形成了典型的由政治精英和底层黑人社区共存的二元格局。
占据当地四分之一人口的联邦雇员,享受着全美公务员体系内最高的薪资待遇,其家庭收入中位数、人均收入等数字一直在全美名列前茅。但同时,大量低收入的黑人社区让华盛顿特区成为了美国暴力犯罪居高不下的城市之一。
这种二元结构注定了华盛顿特区将在二战结束后的黑人民权运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第二章 黑白激斗
1963年8月28日,超过25万民众聚集在华盛顿市中心国家广场,他们喊着“为了工作与自由:向华盛顿进军”。
这场进军华盛顿运动聚集了美国许多民权、劳工以及宗教团体。估计75%至80%的参与者为黑人,其中最著名的是以马丁·路德·金为首的“南方基督教领袖联合会”。
正是在这场集会上,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将黑人民权运动推向了高潮。

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
次年,美国通过了1964民权法案,宣布任何基于种族、肤色、宗教信仰和性别的歧视行为非法。
在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民权运动中,华盛顿特区一直处于政治风暴的中心。然而,黑人民权运动争取到的政治平等,更多只是增加了黑人政客的数量,在改善族裔经济不平等方面收效甚微。
在黑人占多数的华盛顿特区,白人家庭和黑人家庭在收入、失业等方面的差距长期居于全美主要城市前列,使这里成为了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作为美国的首都,华盛顿特区的社会治理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自成立以来,华盛顿特区一直由国会管辖,没有自己的市政管理机构。直到1973年,国会颁布了《哥伦比亚特区地方自治法》,规定特区将由一名市长和13名成员组成的议会进行管理。
这时,一名黑人政客以民权运动领袖的身份出现,开启了华盛顿特区的黑人政治时代。
1979年,民主党人马里昂·巴里当选华盛顿市市长,他在任期中向黑人群体大开进入政府的大门,还推动立法要求将所有政府合同的35%交给少数族裔拥有的公司。

马里昂·巴里
通过这种方式,巴里在华盛顿创造了一批黑人精英阶层,并和当地的黑人社区头领维护着良好的关系。
巴里和黑人社区的联盟使他长期占据了华盛顿特区的政治主导权,连续三年毫无意外地当选市长。
在他于1990年准备第四次竞选市长期间,巴里与前女友在酒店吸食可卡因时被联邦调查局当场逮捕。
实际上,这位前女友已经充当了联邦调查局的线人。当他们约会时,联邦特工正在隔壁房间的摄像机前等待巴里掉进陷阱。
之后,巴里不得不退出竞选。不过,他的许多支持者都将这场钓鱼执法视作白人精英打击黑人政客的一场阴谋。
而且,经过巴里连续三届对华盛顿特区的改造,他亲手打造的黑人精英团体和黑人社区联盟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撼动的政治力量。
巴里离开的四年,华盛顿特区的治安状况严重恶化,犯罪率激增。事实证明,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够搞定这个烂摊子。
1995年,巴里卷土重来,并轻松击败对手,第四次成为华盛顿特区市长。以黑人为主的政治生态已经深深植根于华盛顿的基层社区。
在历次美国大选中,华盛顿特区都以压倒性的优势支持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从无意外。
不过,华盛顿特区在政治地位上比较特殊。作为美国的首都,它拥有3张选举人票,但没有联邦参议员名额,在众议院仅有一名没有投票权的列席代表。

示威者呼吁停止在华盛顿特区部署国民警卫队
因此,为了加强在参众两院的力量,民主党一直在推进华盛顿建州运动。而这显然是跟共和党的利益相违背的。
特朗普二次上台后,加大了对民主党的打压力度。华盛顿作为特朗普办公室的所在地,同时又是民主党的政治铁盘,成为了两党激斗的中心。
第三章 罪恶之都
2025年8月3日凌晨三点,政府效率部(DOGE)前员工爱德华·科里斯汀和女友驾车行驶到华盛顿特区西北部斯旺街时,遭到十几名青少年拦车抢劫,科里斯汀被打成重伤。

DOGE工程师爱德华·科里斯汀在华盛顿遭围殴
一名前政府雇员在美国首都被人打劫,让特朗普极为恼火。三天后,特朗普在真实社交上发布了一张科里斯汀全身浴血的照片,并愤怒地表示华盛顿特区的犯罪已经完全失控,特区的法律必须修改。
特朗普一直批评民主党领导的城市在“激进左翼”政策之下产生了严重的治安问题。
首都华盛顿作为民主党的政治铁盘,治安状况的确十分离谱。
据统计,华盛顿特区的凶杀率为每10万居民27.5起,年均凶杀案在150起左右,意味着平均每隔一天,华盛顿就会发生1起谋杀案。
作为对比,这个成绩还不如一些以治安混乱著称的拉丁美洲国家。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为每10万人15 起,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仅为每10万人6.8起。
早在今年3月,白宫就发布行政命令,要求华盛顿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驱赶当地的无家可归者。
科里斯汀遇袭事件发生后,特朗普有了向华盛顿特区进一步施压的绝佳理由。
8月1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向华盛顿部署首批800名国民警卫队士兵、由联邦政府接管特区警察局,以解决华盛顿暴力犯罪频发、流浪人员过多等问题。
在短短十几天内,700多人遭到了逮捕。另有至少75处流浪者帐篷营地遭到了拆除。

华盛顿特区大量无家可归者营地被拆除
这次行动对华盛顿的治安状况确实也带来了改善。国民警卫队接管之后,华盛顿整整12天没有发生凶杀案。
特朗普将这看作一次巨大的成就,是让华盛顿特区再次伟大的重要成果。
治安问题是一个容易引起选民共鸣的跨党派议题。这次行动就得到了部分黑人群体的称赞。
这一结果让政治敏感的特朗普欣喜不已,他看到了通过治安问题打击民主党的政治威望是一张很好用的牌。
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的诸多行政举措中,治安状况的改善是极少数取得公众认可的政绩。在多份民调中,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人都将犯罪过多视作美国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美联社发布的一份民意调查中,53%的美国人赞成特朗普处理犯罪的方式。
8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宫表示,联邦政府还将出手整顿由民主党执政的其他城市。
据媒体爆料,特朗普计划在几周内向19个州出动多达1,700名国民警卫队士兵,对非法移民和犯罪行为进行打击。
治安问题已经成为了特朗普攻击民主党执政无能的一种强力手段。
动用行政力量打击政治对手,清算那些民主党占优的城市,内斗内行的特朗普,在打压民主党方面将手中的权力用到了极致。
可以说,特朗普在上台之后,一切内外政策都在围绕两个目标进行:一是为自己的家族捞取私利,二是打压、贬低民主党,塑造自身美国救世主的形象。

特朗普在努力塑造自身美国救世主的形象
特朗普的举动将美国的政治极化推向了新的高峰,服务于党派斗争已经成为衡量政策优先级的最高标准。
在这场两党角力的过程中,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变成了共和党的一份份政绩;民主党只会攻击特朗普践踏民主,面对自己的治理失能却沉默不语。
而今日华盛顿的种种丑陋和罪恶,早在切萨皮克黑人奴隶市场的一桩桩交易中就已经埋下了因果。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美国##华盛顿#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