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麦麦
“未来还会跳水吗”?
“再说吧,应该吧”

11月6日晚,全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终于落下帷幕。
陈芋汐与搭档成功夺得金牌,而全红婵和搭档却只凭借311.76的成绩位列第五。
这算是这位“天才少女”成名以来,最差的成绩,也是她复出的第一场赛事。

可如今一个抱着金牌笑,一个在场外哭都不敢哭。
昔日的搭档,如今成了赛场上的竞争对手。
一场比赛结束后,全红婵和陈芋汐的状态截然不同,幸不幸福也一目了然。

全红婵和陈芋汐,仿佛始终处在被对比的状态。
前不久刚结束的全运会中,二人的表现再次成为了外界热议的话题。
11月2日,全红婵与搭档王伟莹再现令人惊叹的“水花消失术”,最终拿下金牌。

这也是全红婵时隔183后,再度登上赛场。
正当大家以为昔日的“天才少女”再度回归时,决赛却又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最终只拿到了第五名的成绩。
决赛成绩公布后,不少人都为她感到惋惜。

但广东队教练何威仪却在赛后,揭开了全红婵失误的真相:
“她的胫骨、踝关节全是伤,每天敷完冰才能跳,走楼梯都疼得厉害”。
这个成绩对带伤出战的她已是突破,但面对镜头时,她的脸上依然带有一丝无措。

“以后还会继续跳水吗?”
赛后记者的提问让全红婵愣了一下,她脸上布满了迷茫和无措,只轻声说了句“再说吧,应该吧。”
更令人心疼的是,记者询问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时,全红婵没有提伤病原因,而是低声反思“可能是自己不够努力”。

被问及伤情如何时,她也只是轻声说了句“不怎样”。

从她的避重就轻就能看出来,全红婵隐瞒了伤痛的严重。
这份坦然和愧疚,很难让人以为她只是一个18岁的女孩。

要知道,这个14岁就凭借“水花消失术”震惊世界的姑娘,曾是全网追捧的“天才少女”。
可如今,伤病与发育的双重考验不得不让她放慢脚步。
另一边的颁奖台上,陈芋汐的眼里全是获奖拿到金牌的喜悦。
尽管她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网暴,但这次比赛显然把心态调整得很好。

她与掌敏洁从“配不齐动作”到世锦赛夺冠,再到全运会登顶,短短半年经历了无数次磨合。
最终斩获金牌,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和全红婵的忐忑相比,陈芋汐的状态显然更稳定,出场也是胸有成竹。

再看赛后合影,陈芋汐站在了前面,全红婵却“识趣”地站到了最后。
虽然动作上配合大家,但一眼就能看出她不似从前快乐,和之前那个笑嘻嘻的全妹是天壤之别。
而这份迷茫与无助,正是外界过度期待与自身困境碰撞的“产物”。

全红婵的迷茫并非凭空而来,而是183天缺席赛场的日子里,无数恶意言论堆砌的结果。
今年5月,她因旧伤复发决定退出全国冠军赛和世锦赛。
结果本该收获心疼的时刻,质疑声却率先抵达:

“是不是怕输故意退赛?”
“以前拿冠军全靠身材小,长大了就不行了”...
9月份的开学典礼上,又再次因“发胖”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身高从1米43增至1米53,体重也从之前的38公斤,涨到了46公斤。

自从迈入发育关后,新一轮网暴继续升级:
“胖得像伍佰,还怎么跳?”
“一点都不自律,浪费天赋”
甚至还有人翻出她早年“想赚钱给妈妈治病”的采访,嘲讽她“现在功成名就就飘了”。

然而恶意的背后,却没人在乎发育期也是运动员难以突破的难关。
对跳水运动员而言,青春期身高暴涨就意味着要彻底重构肌肉记忆,每一个动作都要从零开始磨合。
可没人在意这些,更没人在乎她在背后付出的努力。

增重是为了对抗发育带来的身体失衡,背后是无数次调整动作到深夜的训练。
但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外界的恶意与质疑。
她曾在采访里说“想一直跳下去”。
可当“跳得好是应该,跳不好是罪过”成为常态,这份热爱也难免蒙上阴影。

对比之下,陈芋汐的竞技之路虽然也有波折,但却少了这份“放大镜式”的审视。
全红婵农村出身,凭借“水花消失术”横空出世。
在这之前,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外界自然有许多质疑和不认可。
四年前东京奥运会三个满分的神迹,让公众给她贴上了“完美天才”的标签。
但许多人却忘了,她终究是个会受伤、会成长的孩子。

全红婵和陈芋汐既是并肩作战的队友,又是赛场上的强敌。
只要同时出现,必然会引发一场“大战”。
或许在许多人眼中,她们必须要获奖,才能对得起观众、对得起粉丝。
可在父母眼中,终究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

陈芋汐的母亲谈及女儿的日常,脸上布满了骄傲:
“小汐从练跳水开始就特别自律,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训练,哪怕过年过节也不松懈,饮食上更是自己把控,从不用我们操心”
提及未来,她的期望更加明确:
“希望她能在赛场上发挥出最好水平,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这份期待,带着对女儿职业追求的全力支持,同时也透着对“优秀”的自然向往。

而全红婵母亲对女儿的期望,则透着一股让人眼眶发热的质朴。
去年全红婵因发育增重引发争议时,她在老家接受采访,面对“女儿体重增加会不会影响比赛”的提问,她笑着摆了摆手道:
“以前总担心女儿瘦瘦小小长不大,现在看到女儿胖了长大了反而开心,只要她身体健康,别人说什么无所谓。”

全红婵因伤病缺席比赛,在家休养的那段时间,母亲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爱吃的菜,从不提“啥时候回队训练”。
她知道女儿背负着太多外界的期待,所以只想用自己的方式,给女儿一片“不用优秀也能安心”的角落。
当所有人都想让她拿冠军时,只有母亲想让她开心、健康。
没有对成绩的要求,没有对优秀的执念,只有对女儿最朴素的牵挂---健康、快乐,就够了。

两位母亲的话,就像两面镜子,照出了不同的期望方向。
陈芋汐母亲的“自律夸赞”,是对女儿职业追求的认可与支持,希望她在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全红婵母亲的“胖点挺好”,则是卸下所有外界期待的心疼,把生活放在了运动员身份之前。
二者没有对错之分,却都藏着最真挚的母爱。

对于全红婵的粉丝来说,她的快乐和健康同样重要。
正如粉丝所说“如果跳水让她不开心的话,那就不要跳了,名次无所谓,只要健康快乐就好”。

在不少人看来,陈芋汐和全红婵目前的状况,与最初相比已经是天差地别。
即便未来不能再携手合作,也祝愿她们能稳步前行,收获更多优异成绩!
如果全红婵未来真的不跳水了,大家会觉得可惜吗?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