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欧盟正在讨论对中国、印度这些还在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搞 “二级制裁”,理由是 “这些国家帮俄罗斯绕过了现有制裁”。
可真要细扒细节,会发现这就是一场既当又立的政治小丑表演。
就说欧盟自己的能源进口,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也就不说了,法国作为核心成员国,也一直在大量进口俄罗斯能源。
还有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同样在大量购买俄气。
合着就你欧盟能买俄能源,中国买了就是 “帮俄规避制裁”?
欧盟这种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的双标行径,说其 “魔怔” 毫不为过。
要是再往深了想,欧盟这时候提 “对华二级制裁”,肯定不是临时起意,背后藏着的心思,至少有三重说不出口。
第一重,是部分欧盟政客的无耻政治表演。
在欧盟内部,一直存在着 “对华强硬” 的声音,尤其是波罗的海三国等亲美势力,总喜欢拿 “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 做文章,以此彰显自己的 “政治正确”。
可这些政客往往选择性忽略欧盟自身的能源困境 ——也就是本身他们自己就依赖俄罗斯能源。
这些政客明知 “对华制裁” 难以落地,却仍要炒作议题,本质上就是为了迎合国内部分选民情绪,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就像2024年欧盟第13轮对俄制裁时,匈牙利直接动用否决权,导致制裁最终只针对 3 家小型中企,如今再提 “二级制裁”,不过是换了个剧本的政治秀。
第二重,会不会是刻意讨好美国?
这次欧盟讨论 “二级制裁”,要是没有美国施压,恐怕根本提不上日程。
因为此前就有消息说,美国在要求欧盟跟进对俄能源第三国买家的 “次级制裁”,甚至威胁说,不配合就不跟欧盟深化对俄联合制裁。
面对这种施压,欧盟不少国家就软了 —— 毕竟在安全、经济上,欧盟长期得靠美国。
可回头看美国的操作,简直双标到离谱:一边让欧盟制裁买俄油的中国、印度;
自己一边跟俄罗斯眉来眼去。
欧盟对这些视而不见,反而主动扛 “制裁中国” 的大旗,这不就是当美国的 “马前卒” 吗?用自己的利益换美国的 “信任”,可这种讨好从来都是单向的。
第三重,这可能也是对中国近期反制的报复心态。
就在欧盟讨论 “对华制裁” 前不久,中国商务部刚刚作出裁定:欧盟猪肉存在倾销行为,决定对其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这一举措击中了欧盟农业出口的痛点—— 猪肉是欧盟对中国出口的重要农产品,尤其是德国、西班牙,每年从对华猪肉出口里赚不少钱。
被中国惩戒后,欧盟部分势力不想着改自己的倾销问题,反而把火撒到 “中国买俄油” 上,想借酝酿 “制裁”给中国 “警告”,逼中国在猪肉问题上让步。
可欧盟这算盘也太歪了?
中国的反制是按事实和规则来的,而欧盟 “买俄油”说事儿,根本没法理依据 —— 中俄能源合作符合国际法,又不针对第三方,欧盟凭什么管?
更关键的是,欧盟真有底气对中国搞 “二级制裁” 吗?
先不说别的,单看中欧贸易数据就清楚了:2024 年中欧贸易额到了7858亿欧元,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恐怕比他们自己想的还深。
德国汽车、法国空客、意大利奢侈品,要是没了中国市场,会怎么样?
就说德国汽车,每年在华销售额超500亿欧元,要是中国对欧盟汽车反制,德国车企利润会不会直接腰斩?
这代价,德国乃至整个欧盟真能扛住吗?
再看能源合作,中国和俄罗斯早就形成稳定格局了。
2025年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 天然气管道协议不是落地了吗?
俄罗斯对华供气要加 30%,中国从俄进口油气,既保障了自己的能源安全,也给俄提供了稳定市场。
就算欧盟真搞 “制裁”,能切断中俄能源合作吗?
印度不都用“卢比结算”覆盖 80% 的印俄贸易了吗?中国要是学这办法,不也能避开制裁影响?
可欧盟自己的能源情况呢?
说起来都矛盾 —— 虽然一直喊 “脱俄”,但2024年法国、比利时还在大量买俄 LNG。
要是欧盟真制裁中国,中国会不会减少和欧盟的能源技术合作?
甚至在国际能源市场上跟欧盟抢资源,进一步推高欧盟的能源成本?
2022到2024 年,欧盟因为买高价能源已经多花了1850亿欧元,要是再因为制裁跟中国闹僵,能源危机不就更严重了?
这么捋下来就清楚了,欧盟的 “对华二级制裁”,从一开始就注定 “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根本落不了地。
首先,欧盟制裁有个绕不开的规矩 —— 必须 27 国一致同意,匈牙利这些国家早就反对对华强硬了,2024 年否决对俄制裁就是例子;
其次,欧盟内部的能源依赖和经济利益矛盾,根本调和不了,法国、德国会为了 “制裁中国” 牺牲自己的能源安全和贸易利益吗?
最后,中国的反制能力摆在那儿,欧盟真敢动吗?一旦中国出手,欧盟损失的恐怕远不止 “猪肉出口” 这点利益。
说到底,欧盟这次喊着要制裁中国买俄油,根本就是三心二意凑的戏码 —— 一边演给美国看,一边报复中国反制,还想给自己捞政治资本。
可这些心思,终究敌不过现实利益。
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才是正道,想用制裁威胁中国,最后只会自食恶果。欧盟要是清醒点,就该停了这种没意义的炒作,回到对话协商的路上来,不然最后岂不是成了国际舆论的笑柄?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