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陈国辉美术馆在广东白云学院(北校区)图书馆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同期举办“艺科融合水墨探索展”和“诗证流年书法展”。这一重要文化事件标志着广东高校在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支持前沿艺术探索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也为传统水墨艺术的当代转化提供了创新范本。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东省写意油画学会主席杨尧,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原,广东省书法院书记、一级书法家范觉桂,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院长王伯勋,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谢天赐,阳江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林冠儿,广东白云学院副董事长谢少华,广东白云学院党委书记孙国忠,广东白云学院校长刘剑锋等领导嘉宾近500人出席了揭幕仪式。
陈国辉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国辉教授作为兼具艺术家与人工智能学者双重身份的代表人物,多年来致力于水墨艺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科融合”创作路径。他通过“先生成草图再创作”及“自我风格迁移系统”,将个人笔墨语言与审美特质数字化、算法化,实现了人机协同的创造性对话,突破了传统水墨的表现边界。
此次展览系统呈现了陈国辉教授近年来的水墨探索成果,涵盖虫草系列、禽鸟系列、瓶花系列、重彩山水系列、雨荷系列等五大主题。作品不仅题材丰富,更在形式、质感与意境上展现了科技赋能带来的全新可能:虫草之精微、禽鸟之灵动、瓶花之绚烂、山水之构成、雨荷之朦胧,共同构建出一幅多元而立体的当代水墨图景。
“诗证流年——陈国辉诗词与书家题写展”以陈国辉教授的原创诗词为内容内核,汇聚南北多位知名书法家共同题写,实现了“诗”与“书”的深度融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以言志、书为心画”的艺术境界。陈国辉教授素来钟情诗词创作,于教学与研究之余偶得佳句,积年累月,诗作渐丰。其诗词作品既是个人心迹的流露,亦是岁月流转的印证。除静态作品外,展览还设置了跨媒体艺术互动体验与AIGC视频生成等项目,进一步增强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对话,展现科技如何拓展艺术表达的维度。
广东白云学院此次永久收藏陈国辉教授45件代表性作品,并专设美术馆进行珍藏、研究与展示,是对其艺术成就与创新理念的高度认可,也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制度化成果。陈国辉美术馆不仅作为作品展示与学术研究的平台,更将成为广东白云学院校园美育与科研融合的重要载体。
陈国辉美术馆的落成,其意义远超于一座物理空间的设立,象征着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型创作与教育模式正在形成,也为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化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实践案例。主办方表示,作为高校内的艺术机构,陈国辉美术馆将持续推动艺术创新、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成为连接高校、艺术界与社会公众的文化枢纽。
南方+记者 杨逸
【作者】 杨逸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