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观宁夏:银川被误会的“又是城北”,藏着什么发展秘密?

这些年,给人感觉就是银川在城北下了“重注”。于是乎,只要有什么新建的项目或者动作,比如教育、场馆、公园绿地、小区等,很多人会说“又是城北”之类的话语,在言语中,感受到的是一丝不解,尤其是其它三个区域的一些人们。觉得银川这是有些“偏心”,什么都是优先城北。

只能说这样的认知,有些片面了!

不可否认,这些年银川的重心确实放在了城北,以正源街为中线,东达唐徕渠,西至亲水街,南起典农河(贺兰山路)、北抵绕城高速,囊括阅海湖。可以肉眼看到这个片区域的变化,如果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毫不为过。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是城北?

其实打开银川地图,以及了解银川的城建发展历史,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原因。

1、先说历史。

上世纪新时代到来,宁夏成立自治区前后,银川的发展重心是在新市区。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机场在新市区(西花园),而包兰线也在新市区过境,在那里设置火车站,方便各类物资运输调配,人员(支宁人)等上下。

于是可以看到大量的工厂在新市区出现。直到现在,比如801、217、汽修厂、轴承厂、氮肥厂等等都还是新市区的一些标志性地名。

转眼到了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春天的故事唱响。银川的发展规划转回到老城,并且在1984年,以凤凰碑的矗立为标志,再一次向西发展,慢慢地辐射到了如今的新城。

到了新世纪到来,“大银川”概念的提出,一条北京路贯穿三区,开启了三区一体化发展之路。随后像南薰路、长城路、宝湖路、六盘山路等等都不约而同地向西延伸和打通断头路。而城南也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发展和填充起来了。

银川的东南西面都发展起来,就差北面了。从开始的上海路,到大约2008年前后,贺兰山路的修建,让跨典农河向北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城北一切都是崭新的,小区的林立,城市配套的完善单位的进驻、道路的畅通等等,于是这个片区成为了香饽饽,大量的人口涌进城北(一般称之为阅海片区)。直到如今,很多小区都已经修建起来,都要抵达绕城高速了。

但与此同时,“宜居”在城北是满足了,但吃喝玩乐却才是起步阶段。城市配套设施却显得有些单薄。对于很多人来说城北只是一个居住之地。为了吸引人口,留住人口,所以“又是城北”成为了必然。把“定义银川”的重任落到了城北的身上,理所当然。

威记到城北(大连路以北)转了两天,就发现这个区域白天冷清,相对有些空落。但到了晚上,哪哪哪都停的是车,说明人口还是密集的。但周边却缺少一些大型的消费场景。

3、按照城建发展空间来说,银川东面的老城,其实可开发区域不大,只有“大拆大建”进行城市更新,或者跨过友爱街继续向东才有可能;城南城建如今其实已经和永宁的望远连成了片,已经抵达南绕城,重心反而是环境上的优化,以增值区域优势;城西的西夏区太大,离老城远,需要投入的精力又多,暂时只能是慢慢来。

综上所述,也只有城北最适合当下发展!【贺兰的发展向南也起到了一个助力作用】

城北的自然资源和条件非常优越,开发上相对成本低些,对于给银川打造样板和树立样板,在合适不过了。于是集中精力发展城北也就理所当然了。

简单点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偏心”,而是对于发展中的考量得出来的结果!

发展有先后,只能是集中精力一个个来!

银川加油!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威记,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财经   银川   宁夏   城北   误会   秘密   市区   区域   城建   人口   重心   山路   偏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