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小学只剩几百学生,家长天天让老师喂孩子教育路到底该怎么走


刘倩是Z村四组小学的语文老师,今年才25岁。她带三个一年级班,每个班五六十个娃。记得三年前这儿还有上千学生,现在连一千人都不到,新来的老师一年才招四十个。刘倩说,现在班里孩子有七成是爷爷奶奶带,两成是全职妈妈,剩下那点娃的家庭情况复杂,不太好说。

前阵子班里出了事。三个一年级学生欺负一个有智力问题的二年级学生,这事让刘倩愁得睡不着觉。她说,现在家长太宠孩子了,有位家长天天在家长群里@她,让老师给孩子喂牛奶、擦嘴角,甚至有家长要求老师帮孩子穿衣服。刘倩说这些孩子在家被惯坏了,有的连碗都端不稳,到了学校就知道耍脾气。

最让她头疼的是,很多家长把孩子当小皇帝养。家里所有人都围着孩子转,孩子要啥给啥,连吃饭都要哄着。刘倩举例子说,有个孩子上课总坐不住,原来是因为家长每天放任他玩手机,现在上课老是走神。更夸张的是,有孩子因为家长不给手机玩,直接拿刀划手腕,吓坏了所有人。

政策倒是出了不少,比如2021年那“双减”政策,说是要给学生减负。但刘倩发现,现在补课反而更隐蔽了。她去邻镇G镇调研时,当地人老问她:“你们大学生是不是来补课的?”原来不少家庭偷偷找人补课,有钱的还能请家教,没钱的只能干着急。现在班里成绩两极分化特别严重,有的孩子天天玩游戏,数学题连1+1都算不对。

刘倩说,现在乡镇学校压力大,不排名、不打分数,但家长又不懂怎么辅导作业。她班上有个学生家里穷,家长白天去打工,晚上回来累得连饭都不做,孩子饿了就拿手机玩游戏。刘倩有时候看着心里发酸,但也没办法,只能多盯着点。

说到手机问题,刘倩举了个例子。上学期班里突然流行一首叫《大香蕉》的歌,歌词特别怪,孩子整天哼着“大香蕉飘呀飘”,还学着扭来扭去。她赶紧让班长别传了,可孩子们放学回家还能从网上搜到。现在孩子一哭闹就要手机,家长实在受不了就给,结果孩子越来越不听话。

最让刘倩担心的是,现在乡镇教育好像在走下坡路。以前学校能招到好老师,现在年轻人都往城里跑。她自己也是本地人,毕业时也考虑过去省城,但想着家里老人,就回来了。可班里那些被宠坏的孩子,上课坐不住,作业写一半就跑出去玩,她有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倩说,现在乡镇学校就像个矛盾集中地。家长宠孩子惯孩子,政策执行不到位,手机又抢走了孩子的注意力。她见过太多被溺爱的孩子变得自私,也见过穷人家的孩子因为没人辅导作业越来越差。前几天班里有个学生因为家长吵架,直接离家出走,找了大半夜才找到。

村里的老人说,以前家长都盼着孩子好好读书,现在倒好,有的家长觉得读书没用,干脆让孩子早点打工。刘倩知道这话不对,但有时候也觉得无奈。她带的班里,有的孩子连字都写不好,但一说起游戏主播的名字就滔滔不绝。

现在刘倩每天放学后都会多留半小时,给那些跟不上进度的孩子补补课。但她知道,光靠老师一个人不够,得让家长配合。可很多家长自己文化水平也不高,有的连手机都不会用。刘倩说,她试过开家长会讲家庭教育,结果来了不到一半人,还有人中途走了。

乡镇学校现在就像个难题。刘倩觉得,得有人管管那些偷偷补课的,也得让家长明白不能把孩子惯坏。但具体该怎么做,她也不知道。现在班里孩子还小,但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刘倩有时候会想,等他们上初中高中,会不会更难管?

教育部门最近在讨论新政策,说要给乡村学校多派老师,还打算建些课外活动中心。刘倩听说后挺高兴,但又觉得见效慢。她现在只能尽量多关心学生,比如让成绩好的带着成绩差的,课间多组织些活动,别让孩子总想着玩手机。

说起未来的打算,刘倩说自己可能还会继续教下去。虽然工资不高,但看着孩子们一天天进步,心里还是挺满足的。只是她希望,那些被惯坏的孩子能早点明白,不能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也能有更多机会。

乡镇教育现在面临的问题,说到底还是没人能一下子解决。刘倩说,她每天看着这些孩子,有时觉得他们就像一群迷路的小羊,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但不管怎样,她得先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至于以后会怎样,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育儿   乡镇   家长   老师   孩子   小学   学生   班里   手机   学校   作业   家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