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来覆去睡不着,凌晨醒来难再眠”,失眠已成为困扰很多人的现代通病。长期失眠不仅耗损精力,还会影响情绪、免疫力和脏腑功能。中医认为,失眠与“心、肝、脾、肾”失调密切相关,如心火亢盛、肝气郁结、心脾两虚等,通过对症搭配药食同源的食材煮制茶饮,能温和调理脏腑、安神助眠,比依赖药物更安全持久。下面就为大家推荐5款经典失眠中药茶饮,附适用人群和饮用要点。
1. 酸枣仁桂圆茶——心脾两虚型失眠首选

食材:炒酸枣仁15克、桂圆肉8克、大枣3颗(去核)、冰糖适量
做法:将酸枣仁、桂圆肉、大枣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清水,小火煮20分钟,加冰糖调味即可,睡前1小时饮用。
功效:酸枣仁是“安神第一果”,能养心阴、益肝血、宁心神;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大枣补中益气、养血润燥。三者搭配,尤其适合心脾两虚型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乏力、心悸健忘、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常见于长期劳累、思虑过多的人群。
2. 玫瑰花合欢茶——肝郁气滞型失眠对症喝

食材:玫瑰花6克、合欢花6克、炒麦芽10克、陈皮3克
做法:将所有食材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5分钟,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睡前2小时饮用。
功效:玫瑰花疏肝理气、活血解郁;合欢花被誉为“忘忧花”,能解郁安神、缓解情绪焦虑;炒麦芽健脾疏肝。这款茶饮专为肝郁气滞型失眠设计——表现为烦躁易怒、胸闷叹气、口苦咽干、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女性可能伴随月经不调、乳房胀痛,常见于压力大、情绪压抑的人群。
3. 莲子百合麦冬茶——心火亢盛型失眠克星

食材:干莲子10克(去芯)、干百合10克、麦冬6克、蜂蜜适量
做法:莲子、百合提前浸泡30分钟,与麦冬一同放入锅中,加6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放温后加蜂蜜调味,睡前1.5小时饮用。
功效:莲子养心益肾、补脾止泻、涩精安神;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麦冬养阴生津、清心除烦。三者搭配,能清热养阴、清心安神,适合心火亢盛型失眠——表现为心烦不寐、口干舌燥、口舌生疮、手心脚心发热、夜间盗汗,常见于熬夜、饮食辛辣、情绪急躁的人群(莲子去芯更能避免莲子心的寒性,温和不刺激脾胃)。
4. 桂圆枸杞山药茶——肝肾阴虚型失眠调理方

食材:桂圆肉6克、枸杞10克、山药片15克、冰糖少许
做法:山药片、枸杞、桂圆肉放入茶壶,用沸水冲泡,焖20分钟后加冰糖调味,代茶饮用,睡前1小时适量饮用。
功效:桂圆肉养血安神,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山药补脾养胃、益肾固精。这款茶饮温和滋补,适合肝肾阴虚型失眠——表现为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潮热盗汗,常见于中老年人、长期熬夜耗伤阴液的人群。
5. 陈皮茯苓酸枣茶——痰湿内阻型失眠专用

食材:陈皮5克、茯苓12克、炒酸枣仁10克、生姜2片
做法:茯苓捣碎,与陈皮、酸枣仁、生姜片一同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清水,煮15分钟后滤出茶汤,睡前1小时温饮。
功效: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炒酸枣仁安神,生姜温中止呕、驱散痰湿。适合痰湿内阻型失眠——表现为睡眠浅、易惊醒、胸闷腹胀、痰多黏稠、舌苔厚腻,常见于饮食油腻、缺乏运动、脾胃运化失常的人群。
饮用中药茶饮的关键注意事项

1. 茶饮调理需“对症”,先判断自身失眠类型再选择,避免盲目饮用(如寒性体质者不宜长期喝莲子百合麦冬茶);
2. 睡前1-2小时饮用为宜,避免过量饮水导致夜间起夜,反而影响睡眠;
3. 茶饮为辅助调理,若失眠持续超过1个月、伴随严重焦虑抑郁或器质性疾病,需及时就医辨证治疗;
4. 食材用量可根据体质调整,如体质偏寒者可减少麦冬、百合的用量,加1片生姜调和。
失眠的核心是“脏腑失调、心神不宁”,中药茶饮通过温和调理脏腑功能、安抚心神,从根源改善睡眠,长期坚持更能养成健康的睡眠节律。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试试以上茶饮,搭配规律作息、情绪舒缓,慢慢找回一夜好眠的轻松感。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