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日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的各国代表都是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签字仪式。至此,三个法西斯轴心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日本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

日本签降仪式现场

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的各国代表顺序为——

当时国内报纸报道:首先重光外相代表日本政府在该二份投降书上签字,继由梅津参谋总长代表日本大本营签字。日方代表签字毕,盟国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元帅签字。后由美国代表尼米兹元帅,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英国代表福拉塞上将,苏联代表狄里夫扬柯中将,以及澳,加,法,荷,纽各国代表顺序签字(纽为纽西兰,即新西兰)

战败国日本代表

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代表重光葵

日本帝国大本营代表梅津美治郎陆军大将

日本投降代表站在签降仪式上,前左为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前右为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

战胜国同盟国代表

联合国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陆军元帅

美利坚合众国代表尼米兹海军元帅

中华民国代表徐永昌陆军二级上将

联合王国代表福拉塞海军上将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代表狄里夫杨柯陆军中将

澳大利亚联邦代表浦列米陆军上将

加拿大国代表柯司克列夫陆军上校

法兰西国代表克列克陆军上将

荷兰国代表赫尔佛尼兹海军上将

新西兰代表依西特空军少将

引自《国民政府国防部二厅档案》

同盟国代表在签降仪式上,前排左一为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

有人感到奇怪了:那时有联合国吗?是的,联合国比这晚一个多月才成立。但是联合国早就酝酿了,1941年6月12日,《同盟国宣言》在英国伦敦签署,是促成联合国诞生的第一步。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 签署。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6月26日,50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由于联合国是在同盟国基础上成立的,国民政府国防部二厅在1946年档案中,就将盟国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称为联合国最高司令官了(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纪实》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美国的麦克阿瑟和尼米兹都冠以元帅军衔。实际上美国于1944年12月设立“五星上将”,从这一军衔的等级和授予条件看,就是相当于西方其他国家的元帅军衔。当时中国、日本等国家对美国的五星上将通常称为元帅,如“马歇尔元帅”“麦帅”。当时国内报纸报道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也是这么称呼的。

日本天皇及政府代表:重光葵(1887—1957),常年活跃于日本政坛,制定了众多侵略统治亚洲各国的政策。“一·二八”事变后,1932年4月29日上午,重光葵作为日本驻华公使,与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白川义则大将、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野村吉三郎中将等,在上海虹口公园就座于检阅台上,庆祝“淞沪战争”的胜利。被朝鲜义士尹奉吉扔出炸弹炸断右腿,虽捡回一条命,但落下终生残疾。

后任日本外务省次官,担任过驻苏大使、驻英大使、驻汪伪政权大使。1943年4月,重光葵任日本外务大臣。1945年9月2日,重光葵作为日本投降首席代表,是他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

战后,重光葵在美国包庇下仅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且1950年就获得假释,1954年再次出任外务大臣。

重光葵在投降书上签字

日军大本营代表:梅津美治郎(1882—1949),陆军大将,曾任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第二师团师团长、陆军省次官、第一军司令官、关东军总司令官、参谋总长,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主犯之一。日本投降后做为甲级战犯被判无期徒刑,1949年1月8日病死于巢鸭监狱。

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

同盟国代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1964),陆军元帅(五星上将),生于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军人家庭,13岁就读德克萨斯州军事中学,1903年从西点军校毕业时平均分数98.14,打破该校25年来的纪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克阿瑟晋升为准将,1919年出任西点军校校长。1930年又任陆军参谋长,1937年退役。

1941年7月美日关系恶化后,麦克阿瑟被召回现役,出任远东陆军司令,此后又被任命为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在经历了战争初期的失败后,麦克阿瑟领兵收复菲律宾,并代表盟军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陪同他签字的还有美国中将温莱特和英国中将白思华,他们分别在菲律宾和新加坡被日军俘虏。

战后,麦克阿瑟以驻日盟军总司令的身份负责对日本的占领和改造工作,俨然日本太上皇。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取得仁川登陆的胜利,但在志愿军出兵援朝,战事胶着后公然反对华盛顿的决策,企图升级战争,被解除职务结束军事生涯。卸任后的麦克阿瑟短暂从政,失败后进入商界。

麦克阿瑟签字

美国代表:威廉·尼米兹(1885—1966),海军元帅(五星上将),早年担任过大西洋舰队潜艇部队参谋长、海军人事局局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随后又兼任中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接连指挥了珊瑚海、中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阿留申群岛、所罗门群岛、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的作战。

战后,尼米兹担任海军作战部部长,直到1947年退役。1966年逝世后,美国为纪念尼米兹的功绩,将当时最新锐的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命名为“尼米兹”号。

尼米兹签字

中国代表:徐永昌(1887—1959),陆军二级上将,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人。在民国高级将领中,徐永昌不如何应钦、白崇禧、陈诚等人名气大,但是其资历也不容小觑——陆军大学毕业,曾任国民军第三军军长,国民革命军北方军东路总指挥,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第十二路总指挥,绥远、河北、山西省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等职。

徐永昌在抗战时期和抗战结束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部长。这军令部为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与参谋本部合并组成,是抗战时期军事委员会主要部门之一。当时军事委员会主要有军政部、军令部、军训部、政治部等。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白崇禧、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政治部部长陈诚是真正的实力派,并称为“四巨头”。

那么,日本投降后,谁能代表中国去参加日本签降仪式,这可是很风光的美差,可谓众目睽睽。蒋介石为什么要派徐永昌去代表中国签字呢?要说徐永昌连嫡系将领都不是,何应钦、陈诚、顾祝同、薛岳、汤恩伯、周至柔等一干嫡系将领个个虎视眈眈;即便是非嫡系将领似乎也轮不上徐永昌,不是还有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唐生智、程潜、龙云等大佬吗。当时自认为有资格去的估计少说有一打人。那么凭什么徐永昌就能去呢?这除了因徐永昌担任军令部长要职,也与徐永昌的为人有很大关系。徐永昌素来低调,不争不抢,在高级将领中口碑不错,在西北军、东北军等旧系军人中也都有很好的名声,派他去,各派都能接受。于是,徐永昌就踏上了去东京之途。徐永昌后来又担任陆军大学校长、国防部长。

徐永昌将军日本降书上签字,其身旁站里侍从的是王之少将,其身后为麦克阿瑟。

英国代表:布鲁斯·福拉塞(1888—1981),海军上将,后晋升元帅。1902年加入皇家海军,早年担任过海军战术司司长、海军军械部部长、“光荣”号航空母舰参谋长、地中海舰队参谋长。

二战期间,福拉塞历任本土舰队总司令、太平洋舰队总司令,指挥部队击沉德国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

战后,福拉塞担任海军大臣,北约建立后,他不顾英国国内强烈反对,同意了大西洋盟军司令官应由美国海军将领出任的原则。

福拉塞签字

苏联代表:尼古拉耶维奇·狄里夫杨柯(1904—1954),陆军中将,生于乌克兰,时任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第三十五集团军参谋长,参加了歼灭日本关东军的远东战役。曾被授予两枚列宁勋章、两枚红旗勋章、一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一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战后担任过驻日盟军司令部的苏联代表。

“同盟国四强”代表,美国是元帅(五星上将),中国和英国都是上将,为什么只有苏联派出了一位并不出名的中将。这是因为日本当时已完全被美国控制,并且在占领军等问题上美国有意排斥苏联。美、苏为了战后利益早已暗中较劲。苏联对于这场美国唱主角的日本签降仪式,始终就很不“感冒”。派个元帅来那是太抬举你了,不派也不合适,最后就来了个中将。

狄里夫杨柯签字

澳大利亚联邦代表托马斯·浦列米(1884—1951),陆军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中东地区澳大利亚师团司令,1941年率部参与希腊战役抵抗德军。1942年回国负责本土防御,同年9月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地面部队司令,指挥新几内亚战场期间运用“跳蛙战术”切断日军补给线。1950年获授元帅军衔,是澳大利亚唯一一位陆军元帅。

加拿大国代表摩尔·柯司克列夫,陆军上校,1890年生于多伦多,一战期间担任炮兵军官,受伤后单眼失明。时任加拿大驻澳大利亚军事参赞。

法兰西国代表菲利普·克列克(1902—1947),陆军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被占领后相应戴高乐的号召,辗转加入自由法国军队,参与了对利比亚、突尼斯的进攻和诺曼底登陆以及解放巴黎和斯特拉斯堡。纳粹德国投降后,出任法国太平洋战区司令,战后又担任过法属北非总监。

荷兰国代表康拉德·赫尔佛尼兹(1886—1962),海军上将。太平洋战争期间曾指挥所有荷属东印度部队抵抗日军,并担任过英美荷澳联合司令部海军司令。

新西兰代表蒙克·依西特(1891—1976),空军少将,时任新西兰空军参谋长。战后从空军退役,担任航空公司董事长。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签字仪式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历史   书上   代表   麦克阿瑟   日本   上将   元帅   美国   同盟国   海军   联合国   司令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