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涌万象新 丨陕西潼关:护一河清水 烙十里馍香

视频加载中...

8月8日,“大河奔涌万象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深入潼关县,实地感受当地依靠潼关肉夹馍产业,走出特色餐饮加工和餐饮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潼关肉夹馍原名烧饼夹馍,起源于初唐。近年来,为了发展潼关肉夹馍产业,助力该产业走出潼关乃至全国,以至海外市场,当地依靠超净包装技术,-18℃冷冻储存,严格的操作规范等,高度保留潼关肉夹馍最初始的味道,将还原度提升90%以上。

“潼关肉夹馍是潼关的传统美食,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了,该美食以其‘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特点和‘热馍凉肉’工艺独树一帜、美名远播。”潼关县盛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开锋介绍说。

2011年潼关肉夹馍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先后获评“丝绸之路名小吃”“丝路特色美食联展金奖”。

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科学化的冷冻储存技术等,助力潼关肉夹馍在特色餐饮加工和餐饮服务产业发展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据了解,目前潼关县内有传统手工打馍经营门店58家,工业化生产企业10家、生产线33条,从业人员近1500人。同时,标注潼关肉夹馍的实体店遍布全国大中城市,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群10万余人。

如今,潼关肉夹馍产业已从传统产业成长为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乡村支柱产业,产品远销五大洲2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一处原料供全国,一块面饼远渡重洋出国门的目标。从数据来看,仅是潼关肉夹馍年产出的速冻饼便达7亿个,直接产值10亿元,间接产值100亿元,出口速冻饼达500万个。

小小的一个潼关肉夹馍,为何能迸发这么强大的产业发展之力?

这一切或源于潼关县河流交汇所带来的壮丽风光和悠久历史。天下黄河十八湾,最美一湾在潼关。潼关地处黄河、渭河、北洛河三河交汇处,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渊源,这些资源吸引着人们前来观赏,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潼关肉夹馍的产业发展之路。

在黄河臂弯里的潼关县,肉夹馍的香气与黄河的涛声交织出独特的共生密码,这份传承千年的美味,正成为守护母亲河生态的鲜活注脚。

潼关肉夹馍的灵魂,深植于黄河生态的肌理。麦田依偎着黄河滩地,引黄灌溉孕育出筋道麦香,养殖户沿河推行生态牧养,清洁水源保障肉质醇厚。一碗肉夹馍的滋味,从源头便与黄河水质紧密相连。当地农户深知,水清馍才香,河安业方长。

产业链反哺绿水长流。在潼关肉夹馍产业壮大之际,潼关人并未仅仅着眼于眼前经济,而是将生态责任烙印到生产链条里。看,万亩麦田推广有机肥,减少面源污染入黄。瞧,养殖场配建沼气池,粪污转化清洁能源。此外,潼关县将非遗传承的潼关肉夹馍制作技艺与黄河生态保护相结合,形成“舌尖经济+生态文旅”的创新发展模式。当游客捧着烫手的肉夹馍远眺河清岸绿时,舌尖上的守护,已成为全民行动的生动实践。

以黄河水揉面,用生态心焙馍。如今的潼关,正用美味书写着产业发展与黄河生态保护的壮丽篇章。当金黄色的馍馍裹住琥珀色的带皮五花肉,人们咀嚼的不仅是三秦风味,更是一座城与一条河的绿色契约。护一河清水,烙十里馍香。而今,在潼关这边土地上,馍香飘处,黄河水清,未来可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美食   潼关   大河   万象   陕西   黄河   潼关县   生态   产业   舌尖   渭河   壮丽   助力   麦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