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是储存食物很好的一种方式,然而冷冻对食物的形态会产生一定改变。就肉制品而言,在冰箱里能放多长时间? 细菌会大量滋生吗?
冷冻肉品为什么会出现「冻烧」现象?
在冷冻温度下,微生物停止繁殖,生化反应停止进行,就不会有危害健康的物质出现。所以,如果只考虑食品安全,那么冷冻食品可以无限期保存。
但食品安全只是食品质量的一部分。冷冻时肉中的水分可能会蒸发,并且肉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氧化,出现所谓的「冻烧」(Freezer Burn)现象。这样的肉在外观、气味和口感方面会明显下降。所以,冷冻食品也会设定一个有效期限,这个有效期限是指它们的风味口感能够接受的期限,而不是说过期了就会危害健康。
「冻烧」指冷冻过程随着食品干燥,空气造成的氧化渐渐进行,脱水干燥部位开始收缩硬化及变色的现象。
冷冻包装方式影响有效期限长短
有效期限的长短跟冷冻包装方式密切相关。如果只是把肉扔在冷冻室里,很快就会出现「冻烧」现象,肉还会吸收冰箱里的异味。如果密封抽真空再冷冻,就可以冷冻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如果是买来的冷冻肉,不开封直接冷冻,过了厂商定的有效期限也没什么问题。在冷冻温度下,蛋白质不会分解,脂肪也很难氧化,不会产生胺类、醛类、酮类等让人食物中毒的物质。
冷冻只是让细菌「冬眠」
在冷冻温度下,细菌只是停止了增殖而没有被冻死。当恢复到适宜温度,它们又会重新活跃起来。也就是说,解冻时细菌也有可能会生长。
细菌在冷冻过程中并不会增加,解冻时细菌的滋生跟冷冻时间的长短也无关。冷冻一年解冻,并不会比冷冻一天解冻有更多的细菌。
也就是说,不存在冷冻的时间越长,细胞被破坏得就越多,渗出的蛋白质和水分也就越多的说法。其实,细胞的破坏发生在冷冻的时候。在水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中,有一个阶段会形成冰晶,从而破坏细胞膜。一旦冷冻到最终温度(通常是零下18度C),细胞膜也就不会再进一步破坏了。不管冷冻多久,也都是同样的破坏程度。
现在,很多冷冻食品采用急冻技术,避免了冷冻过程中冰晶的形成,所以细胞几乎不会被破坏。
温度控制是解冻肉品的关键!如何正确解冻?
一般来说,食物中细菌的生长需要三个条件:菌种、营养成分及温度。正确的解冻可以避免细菌显著增加。
生肉在冷冻之前没有经过杀菌,所以会有一定量的细菌,也就成为解冻时的菌种。肉中营养物质丰富,确实很适合细菌生长。而要控制解冻时的细菌生长,关键就是控制温度。
推荐的解冻方式是提前一天拿出来,放在冷藏室里解冻。这个解冻时间会长达若干小时,但温度不会超过冷藏温度,可抑制细菌生长。
最快速的解冻方式是微波炉。很多微波炉有「解冻」功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冻,也不需要担心细菌生长。但是,微波解冻不够均匀,有可能表面的肉都熟了,里面的肉还没有退冰。
在冷藏解冻和微波解冻之间的折衷,是把密封的肉放在冷水里解冻,中间换几次水。密封可以保证不增加其他细菌;冷水不会使肉的表面温度升高,细菌也难以快速生长;但因为水温比冷藏温度高且水的传热效率高,所以解冻速度要快得多。
冷冻食品有效期限的长短跟冷冻包装方式密切相关。食物中细菌的生长需要三个条件:菌种、营养成分和温度。正确的解冻可以避免细菌显著增加。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