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睡着时,你在旁边会做什么呢?
是给他拉拉被子,看着他睡得香甜的小脸,忍不住想要亲两口?
还是盯着他的睡姿,皱着眉头说:“这孩子,怎么睡觉也不老实,动来动去的。”
有人说,孩子的不同睡姿,能看出他的性格。
是真的吗?
我看过一些关于孩子睡姿与性格的书,还挺有意思。
下次当孩子睡着时,你不妨观察下,你家孩子最常见的睡姿是什么呢?
一:“大字型”
有些孩子,一躺下就是四仰八叉,手甩一边,腿踹一边,被子永远盖不住,半夜你再去看,还横到了床的最边缘。
这种“躺平式睡姿”,不少人觉得特别“豪横”。
父母觉得,这样的孩子,估计性格是:要空间、爱自由、不怕人、可能还有点不服管。
你别说,还真有点道理。
一般来说,这样睡的孩子,至少身体是放松的,环境也是让他有安全感的。
他不需要警惕谁靠近,不怕突然被惊醒,所以,他睡得很“豪横”。
这也说明:这孩子,心挺大。
不过,我们别急着把“大字型”直接等于“自信外向”。
有些娃,就是身体控制还没协调好,或者白天运动量大,睡觉时本能地舒展肌肉。
我一朋友家娃,两岁前都是缩着睡,三岁后,突然睡成“海星”。
他还觉得纳闷呢,后来一观察,才发现孩子白天动得多,晚上才睡得随意。
这样看来,睡姿或许真的能反映成长阶段的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定论。
二:“蜷缩式”
也有些孩子,睡觉时喜欢窝成一团,双手抱着胸前,腿缩着,甚至把被子裹得紧紧的。
他的状态,还像刚出生小婴儿一样的睡姿。
这种睡法,看着特别“乖巧”,有点像冬天躲在毯子里的猫,安静、谨慎、小心翼翼。
有的人会说,这是典型的“内向型”小孩。
其实也不一定。
蜷缩睡姿,很多时候是对冷的本能反应,也可能是白天经历太多新鲜刺激,晚上需要一个“回缩”的空间来缓一缓。
邻居奶奶就说,她家3岁的孙女,之前是“大字型”睡姿,后来突然变得每晚都蜷成一团。
后来女孩妈妈才想到,女儿刚上幼儿园,换了环境,心里其实是有点不安的。
等到适应了新学校,她又慢慢变成“侧躺+平躺+翻滚”的组合式睡法。
所以说,睡姿很多时候是个窗口,能看到孩子“这一阶段”心里的样子。不是定性,是动态。
三:“趴睡式”
趴着睡的孩子不多,但一旦出现,我们就会特别上心。
怕他憋气,怕压着手脚,怕翻不过来。
其实有些宝宝,从小就爱趴着,你把他翻过来,他又趴回去了。
有可能,是这种睡姿更让他们有安全感。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触压刺激”。
就是说身体被轻微包裹、压着的时候,人会更安心。
所以婴儿睡在襁褓里、被妈妈抱在怀里,总是特别容易睡着。
趴着睡,也许是孩子自己在给自己“找包裹感”。
这种孩子,有的确实会比较敏感,喜欢有秩序、被照顾得当;
但也可能只是“现在这个阶段”,他身体更喜欢这个姿势而已。下次换个季节、换个枕头,他就不趴了。
也有时候,是孩子需要枕头,却没有合适的枕头,他也喜欢趴着睡。
就像我女儿,一直不喜欢睡枕头,但她会趴着将头枕在自己手上,而且非要这么睡才睡得香。
四:“翻来覆去式”
还有一种孩子,睡觉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躺下是侧睡,半夜翻成仰睡,早上醒来发现头在床尾、脚在枕头边。
这种娃,真的是精力旺盛,哪怕睡着了也要“走一圈”。
我侄子就是这种类型,晚上睡觉,他不停翻,连被子都踹出床。
他爸吐槽说:“他睡觉都像在做体操。”
这类睡姿的人,有人说是“多变型人格”,但更可能的原因是——身体没睡踏实,或者房间温度不适合,或者白天累过头了,睡觉时“梦太多”。
我侄子应该就是白天疯玩,累过头了,身体到了晚上还在“运动”。
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身体不舒服,比如睡前吃太多不消化,他觉得一个姿势不舒服,就要不停地变换睡姿。
不管怎么样,孩子的睡姿,或多或少,跟性格有关,也跟身体状况和睡觉环境有关。
不知你家孩子,是什么样的睡姿呢?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