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想起那次,心尖还会泛起一点发紧的酸,不是因为有多狼狈,而是记得当时攥着手机坐在沙发上,窗外的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连深呼吸都怕惊扰了空房间里的寂静。
那天本是寻常的周五,却像被按下了“倒霉开关”:赶项目到凌晨的方案,提交时突然崩了档;给家里打电话想诉诉苦,爸妈却在那头催着“注意身体,别总熬夜”,到了嘴边的“我好难”,硬生生换成“放心,我吃得好着呢”;下楼买瓶水,还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磕得生疼,却只能一瘸一拐地爬楼梯,连个扶的人都没有。
回到家,我把自己摔进沙发里,盯着天花板发呆。明明白天在公司还笑着跟同事说“没事,这点活儿不算啥”,可此刻卸下伪装,委屈像潮水似的涌上来。想发个朋友圈吐槽,编辑了又删掉,怕被说“矫情”;想找朋友聊聊,翻遍通讯录,又怕打扰人家的周末。最后只能抱着膝盖,任由眼泪悄悄落在裤腿上,连哭都不敢出声。
不知坐了多久,桌上的外卖凉透了,手机屏幕亮了又暗。我起身去厨房热牛奶,看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小泡,突然想起之前看的文章里说“人人都有苦衷,事事都有无奈”。是啊,楼下早餐店老板天不亮就出摊,同事为了兼顾工作和孩子熬了无数通宵,爸妈报喜不报忧藏起药盒,谁不是在各自的困境里,悄悄咬着牙撑着呢?
那天夜里,我没再纠结没保存的方案,也没再想摔疼的膝盖,只是慢慢喝着热牛奶,把没完成的工作重新梳理了一遍。窗外的天慢慢亮起来时,方案终于提交成功,阳光透过窗帘缝照在桌上,竟觉得没那么难了
后来再想起那次的难,反而多了点底气。原来所谓的“走投无路”,不过是当时的情绪把困难放大了;那些偷偷掉眼泪的时刻,也不是脆弱,而是给自己蓄力的过程。就像苏轼说的“门前流水尚能西”,再难的夜,也会等到天亮;再沉的情绪,也会被慢慢抚平。
现在偶尔遇到不顺,我还会想起那个夜晚,想起凉透的外卖、热好的牛奶,还有天亮时的那缕阳光。原来所有熬过来的苦,最后都会变成回头望时的光,提醒我们:别慌,你比自己想的更坚强;别怕,一切都会过去的。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