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用行政命令夺走中企控制权,后脚就急着喊 “要谈判”—— 荷兰最近在安世半导体问题上的操作,把全球网友都看懵了。10月17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蓦地公开表示,愿就安世半导体争议与中方展开对话。然而,此番“示好”并未赢得理解,反而遭中国网友讥讽,被指“滑稽”“异想天开”。毕竟谁都记得,就在半个月前,荷兰对这家中资企业的出手,堪称 “现代版经济抢劫”。
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打压,从一开始就透着 “预谋”。9 月 29 日,美国刚出台针对中资的 “50% 穿透规则”,将闻泰科技控股的安世半导体纳入管制;仅 24 小时后,荷兰经济事务部就火速跟进,以 “国家安全” 为由发布全球运营冻结令,冻结安世及其 30 多家关联实体的资产、技术和人事权,有效期长达一年。
更夸张的是司法系统的 “配合”。10月7日,荷兰法院未开庭审理便贸然裁决:暂停中方CEO张学政所有职务,将闻泰科技持有的99%股权强制托管给第三方,仅为中方保留1股“象征性股权”。从政府下令到剥夺控制权,荷兰只用了短短 8 天,这种 “无缝衔接” 的操作,连荷兰本土智库都直言:“分明是美国划线、荷兰落子的精准配合”。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是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龙头,2024 年营收突破 80 亿欧元,为荷兰创造超 2000 个就业岗位,每年贡献的税收占荷兰半导体产业的 8%。荷兰口口声声说 “防范风险”,却拿不出任何财务或合规问题的实质证据,所谓 “安全审查” 不过是夺权的幌子。
荷兰方面,显然对中国维护自身权益展现出的坚定决心与强大能力估量不足。其忽视了中国捍卫正当权益时那不容置疑的意志与卓绝的实力,实在是有失考量。股权遭强制托管当日,中方反制举措旋即落实。对安世半导体施行出口管制,且暂停其在华七成生产线运营许可,此举彰显中方维护自身权益之坚毅决心。这致命一击精准命中要害。安世半导体八成产能汇聚于东莞工厂,全球汽车行业高达500亿颗芯片皆源于此,其地位之重可见一斑。
连锁反应旋即显现。10月12日,安世半导体无奈致函宝马、大众、福特等逾20家车企,告知芯片交付将推迟,车企们的供应链面临新的挑战。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们更是急着跳脚:若月底前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或者转移,产业链将中断,损失超千亿元,约10万岗位受影响。连美国福特都急了,直接向荷兰驻美大使馆递交书面意见,威胁保留索赔权利。
令荷兰更为苦恼的是稀土管制这一状况。此管制措施如同一把枷锁,束缚着荷兰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在经济与产业层面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中国收紧重稀土用于半导体制造的出口。全球 85% 的重稀土精炼产能汇聚于此,荷兰光刻机巨头 ASML 激光器、磁铁等核心部件皆依赖重稀土,此举措或在半导体领域激起千层浪。ASML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披露,其营收同比锐减 12%。在市场格局变动中,该企业于华市场份额从往昔巅峰的 40% 大幅滑落至 22%,发展态势引发关注。内有车企施压,外有龙头企业亏损,荷兰这才慌了神,急着喊 “谈判”。
最让网友觉得 “滑稽” 的,是荷兰谈判时的傲慢姿态。卡雷曼斯在表态中强调,谈判是为了 “保障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未来发展”,仿佛这家被强行夺权的中资企业,成了荷兰可以随意处置的 “资产”。
此种逻辑,着实荒谬至极,竟妄图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将本就清晰的事理搅得一团乱麻,完全背离了正常的思维与认知。安世半导体为闻泰科技合法收购,中方享有完整所有权与经营权。荷兰却以“莫须有”罪名夺走控制权,如今竟要求中方“保障其在荷发展”,这无异于“抢人之物还索保养”,何其荒谬!中国外交部早前便清晰表态,严斥荷兰“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之举。闻泰科技亦积极应对,毅然启动法律程序,掷地有声地宣称“不会屈服于政治压力”。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荷兰一面摆出寻求谈判的姿态,似有和解之意;另一面却依旧嘴硬,不肯放下强硬言辞,这般自相矛盾之态着实令人咋舌。经济事务部此前辩解,冻结安世是 “独立决策”,与美国无关,可美国 6 月就曾要求荷兰撤换中方 CEO 的文件早已被路透社曝光。这种 “被抓包还不认” 的嘴脸,让谈判提议更显虚伪。
荷兰的狼狈处境,本质是自己砸了 “规则” 的招牌。国际商业领域最基本的原则,就是 “尊重所有权与契约精神”,可荷兰却用行政和司法手段强行干预中企运营,这种 “海盗逻辑” 已经动摇了跨国投资的信任基础。
中国的反制之所以精准,正是因为抓住了产业链的要害。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中国的稀土,都是全球制造业离不开的 “命脉”,荷兰想靠依附美国打压中企,却忘了自己的经济早已深度绑定中国市场 —— 荷兰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高达 309 亿美元,半导体产业近三成营收来自中国,农业出口更是四成销往中国。
如今荷兰急着谈判,无非是想让中方 “网开一面”,可对话的前提从来不是 “求原谅”,而是 “纠正错误”。正如分析指出的,若荷兰不撤销冻结令、不恢复中企合法权利,任何谈判都只是拖延战术。
这场聚焦于安世半导体的博弈,其影响范畴早已跨越企业维度。它所牵涉的广度与深度,绝非局限于企业自身,而是在更宏大的格局中掀起波澜。荷兰用实际行动证明,所谓 “规则” 在霸权面前可以随意践踏,可当反制落到自身利益时,又想起要 “按规矩办事”。这种双重标准的滑稽戏码,或许能给其他想 “随美起舞” 的国家提个醒:产业链的话语权从不是靠政治施压得来的,破坏规则的人,终将被规则反噬。
你觉得荷兰会真正撤销对安世半导体的限制吗?中国该接受这样的 “谈判请求” 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