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说过波音747的大名,但是现在的波音已经大不如前了。
2025年10月7日,英国咨询机构Cirium公布的一组数据,空客A320系列飞机累计交付量,正式超过波音737,宣告一个持续了近60年的“波音时代”落下帷幕。
这是全球航空制造版图正在重塑的信号。
从“AB争霸”到“ABC三足鼎立”,中国商飞这位“新选手”是如何悄然走上C位的?
如果说波音代表的是老牌工业的辉煌,那空客就是那个不断刷新规则的年轻力量。
早在1988年,空客就率先把“Fly-by-Wire”全数字电传操纵系统装进了A320。用电脑控制飞机操作,不靠机械拉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操作更精细、重量更轻、安全性更高。2009年“哈德逊河奇迹”能平安落水,靠的就是这套系统的稳定性。
当年很多人质疑“完全依赖电脑不靠谱”,现在倒成了所有飞机都想“抄作业”的对象。数据显示,这套系统把关键故障概率压到了百万分之一以下,这套行业标准,是空客先立下的。
但空客的聪明不止在技术,还在于它对客户需求的“读心术”。A320系列从最短的A318到最长的A321,95%的零件能通用,航空公司在训练、维修、运营上都能省大笔钱。像春秋航空这样的低成本航司,就是靠这套“积木式选配”,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2016年空客推出的A320neo系列,更是精准踩中环保和节能这两大风口。提升了15%的燃油效率。
现在全球订单积压超过5000架,空客几乎快忙不过来了。
空客的“全球拼图”拼得特别好。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设厂,是为了消除美国政治风险;在中国天津扩产,是贴近全球最大的新飞机市场。
2024年,空客在中国的交付量占了总额的62%。
而波音的溃败看起来突然,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它的问题是一整套体系的老化。
2018年到2019年,两起致命空难把737 MAX推上了风口浪尖。全球范围停飞、停产、监管调查接踵而来,品牌信誉几乎一夜崩塌。很多航司开始“敬而远之”,连带着订单量也断崖式下滑。
截至2025年8月,波音的未交付订单量已经比空客少了上千架。
在新机型的研发上波音也慢了半拍。空客推出A320neo时,波音还在犹豫是否需要重新设计一款飞机。最后选了“省事”路线,在737基础上改一改,结果却埋下了MAX危机的定时炸弹。
现在面对环保节能的新趋势,波音仍然显得保守。在布拉格的ISTAT大会上,波音和空客都表示暂时不投新机,等发动机技术成熟。但行业内认为波音不是不想,是不能。资源紧、信心弱,怕的是再赌错一次。
最重要的是波音内部管理松散、技术团队被财务思维架空,工程师的声音被利润目标压过去。
就在空客高歌猛进、波音跌跌撞撞之时,中国商飞悄悄上场了,C919真正飞了起来。
2025年,C919正式进入量产交付阶段,全年计划交付30架。虽然规模还不大,但它背后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
这是第一款中国自主研发的干线客机,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正式席位。订单也是来自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一些航司。
技术上,C919采用了三轴全电传操纵系统,在某些性能上与A320neo对标,甚至实现了部分超越。这是中国在航空制造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政策支持的集中体现。
中国本土市场的体量足够撑起一个“第三极”。随着国内航空需求持续增长,中国未来20年预计新增上万架飞机。就算只吃下其中一半,商飞的“饭碗”也够稳了。
当然,挑战也在。国际适航认证依然是个门槛,产能提升和配套供应链还需时间磨合。但从趋势来看,全球窄体客机市场已经从“AB争霸”走向了“ABC三强鼎立”。
空客在前,波音紧追,中国商飞正稳步跟上。从空客超越波音,到商飞强势入局,全球航空业正在经历一次深层次的结构调整。
空客靠技术和策略积累起领先优势,但能否长期保持,还得看它对下一代技术的把控。波音虽然跌下神坛,但底子还在,看它能不能从过去的错误中真正醒来。中国商飞则是那个“后来者”,有市场、有政策、有动力,但要真走上国际舞台,还需时间和耐力。
而对全球消费者来说,这场“三国演义”其实是好事。竞争越激烈,技术进步越快。未来的飞机会更安全、运行更高效、票价更亲民,这才是普通人最实在的收获。
所以,谁才是赢家?从短期看,是空客;从长期看,可能是那些不断进化、敢于革新的玩家。
参考信息:从50架到200架!外媒:“中国商飞的竞争地位正在加强”2025-03-27 18:37·观察者网
波音与中国商飞签署协议,拓展航空业可持续发展合作2022-11-09 15:36·新京报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