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隆文化园迎来了一对特殊的客人——陈学信老将军的女儿与女婿。陈老将军系山东兵团13纵队38师炮兵榴炮连一排(指挥排)原排长,曾亲历兖州战役,是解放兖州的参与者、及炮击兴隆塔的见证者。对于这片曾浴血奋战的土地,他始终深藏于心,成为一生难以割舍的牵挂。多年来,他屡次重返故地,追忆峥嵘岁月。如今,因年事已高、身体不便,难以亲赴故地,遂委托至亲子女代为到访,专程探望兴隆塔,寄托对往昔的追思与对这座城市的深情祝愿。

说起那段历史,还要把时间倒转回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打破国民党“重点防御”战略,消灭国民党在津浦铁路徐济段的军事力量,取得潍县战役胜利的人民解放军山东兵团乘胜开进至鲁西南,迅速形成了对兖州的包围,这次围城打援的战役就是兖州战役,而这场著名战役有个事件和兴隆塔密切相关。

兖州战役
根据军史和相关文献记载,当时我军的火炮阵地设置在城西牛王庙以南,通向济宁的铁路路基上(现牛王立交桥附近)。时任山东兵团13纵队38师炮兵榴炮连一排排长(指挥排)陈学信用观测镜把正面的兖州城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进一步把火炮射界内的地形地物搞熟,力争做到闭上眼睛也能在心中勾勒出阵前的地形图,也能指示所要打击的目标。观察镜中的兖州城池历历在目,临战前的炮兵观测员还是一遍一遍核准目标,观察动静,只待一声令下。

炮击兴隆塔
一时间,大炮轰鸣,地动山摇、硝烟四起、遮天蔽日,难分敌我。在惊天动地的炮战观测中,陈学信老将军依然以极其沉着冷静的心态,注视着前方的敌情。在硝烟的缝隙中老将军敏锐的捕捉到了城内兴隆塔七层瞭望台上,敌炮兵观测镜片的反光。——那是敌人炮兵的观测点!塔中楼阁是敌人的炮兵指挥所!陈学信老将军立即叫身边的大炮停止正在进行的射击,转而瞄准这新的目标。

振聋发聩的炮声响起,兴隆塔随着大地摇撼,但见砖瓦开花,土石飞溅 --炮弹直接命中它的七级瞭望台!失去观察哨的敌炮兵没有了眼睛,这立转乾坤的一炮,不管造成多大的杀伤和震撼,至少它警告了守敌,这里已被共军发现。对这个制高点,进攻一方已经获得火力上的控制权。
经过一天激战,国民党第十绥靖区司令李玉堂只身潜逃,霍守义等8名将官全数被俘,我军成功拿下兖州城。


为检查战果,我军进城登上兴隆塔。登塔后发现七层平台被炮弹击塌一大块,与其相对的塔身内部也崩散出了大片的砖头、墙皮,确实是炮击所致,正中七层平台观瞄者的头顶上方。所幸,弹未爆,塔未毁...

毛主席关于兖州战役的电文
或许,这便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批用于炮击兴隆塔的弹药,源自潍县战役时的战利品。彼时,连绵三日三夜的大雨倾盆而下,致使部分弹药受潮,命运就此转折。恰是这几枚承载着历史硝烟的炮弹,在轰击兴隆塔时哑然失声,宛如天意的庇佑,让这座古老的塔楼奇迹般地逃过一劫,得以完整保存至今。岁月流转,兴隆塔依旧屹立不倒,默默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成为时光长河中一段不朽的传奇。

如今,兴隆塔和兴隆文化园共同成为兖州的地标性建筑,已经不见当年鏖战的痕迹。在盛世华夏兴旺之际,我们仍要感谢为我们幸福生活浴血奋战的英雄们,正如老将军书中所言:但愿这座千年古塔在文史价值与日俱增的过程中,带着我们利民兴国的祈愿存世经久!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