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集体“高潮”!中国资产狂飙8%

2025年的“五一”假期,全球资本市场在A股休市期间掀起波澜。大洋彼岸传来的美国4月非农就业数据成为焦点——新增就业17.7万人远超预期的13.8万,失业率维持在4.2%的低位。这一数据不仅让美股三大指数全线高开高走,更带动中概股集体狂欢: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大涨3.5%,三倍做多中国ETF单日涨幅达0.64%,拼多多、阿里巴巴等头部中概股涨幅均超3%。尽管高盛因此将美联储降息预期从6月推迟至7月,但市场似乎更倾向于解读为“经济软着陆”的信号,风险偏好显著回升。

历史经验往往能给人启示。每逢A股长假休市,港股、A50股指期货、中概股等中国资产常出现“独立行情”,但节后A股实际跟涨的案例却屈指可数。以2024年国庆假期为例,休市期间港股和中概股大涨,但A股开市首日仅短暂冲高后便陷入震荡,最终未能延续涨势。这种现象背后,既有主力资金休假导致的流动性真空,也折射出市场对政策落地效果的观望心态。此次“五一”前,离岸人民币汇率在5月2日盘中连续升穿7.27至7.23五道关口,单日涨幅超600基点,这一关键信号能否打破历史规律,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当前市场的另一大利好是人民币汇率的强势反弹。从历史数据看,人民币汇率与A股走势呈现显著正相关:2015年大牛市期间,人民币汇率稳定在6.2左右的高位;2019-2021年结构性牛市时,汇率中枢也维持在6.5区间。此次离岸人民币突破7.23关口,不仅缓解了外资流出压力,更提振了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虽推迟但未消失,中美利差收窄的预期下,北向资金有望加速回流A股。值得注意的是,节后首个交易日恰好是5月6日,这一时间点与历史上“5·19行情”的启动周期高度重合,科技板块的躁动情绪已悄然升温。

然而资本市场从来不是单边叙事。尽管外部环境暖意融融,但A股自身的结构性矛盾仍需正视。以消费板块为例,虽然“五一”假期旅游、餐饮数据亮眼,但白酒等核心消费股的估值修复尚未完成;科技板块虽受益于政策扶持,但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细分领域的业绩兑现度仍存疑虑。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资金可能借利好兑现,如2024年10月A股放量大涨后,市场很快进入震荡调整期。投资者需在乐观中保持理性,重点关注节后首日成交量能否突破万亿、北向资金净流入是否持续等关键指标。

当五月的阳光洒向沪深交易所,A股即将开启新的征程。离岸人民币的反弹、中概股的狂欢、历史规律的暗示,共同编织出一幅充满希望的图景。但资本市场的魅力,正在于它永远带着不确定性的面纱。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纠结于短期涨跌,不如回归价值本源:关注那些在行业洗牌中保持竞争力的企业,把握政策红利下的结构性机会,用时间换取成长的复利。毕竟,真正的财富从来不是K线图上的脉冲,而是穿越周期的笃定与坚守。当节后首个交易日的钟声敲响,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迎接市场的馈赠,因为在每一次波动背后,都藏着属于理性投资者的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财经   狂飙   中国   高潮   集体   资产   全球   市场   节后   人民币汇率   结构性   投资者   资本市场   资金   板块   单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