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向我国出手后,德财长:中国“垃圾产品”,我国回应亮了

有句话说的好,有实力者靠本事说话,没实力者靠嘴炮撑场,欧盟刚向中国机构出手,德国财长就当着媒体的面说“垃圾产品”,真是没实力只能狂言。

据报道7月18日,欧盟正式批准对俄罗斯的第十八轮制裁措施。

与以往不同,这轮制裁中,出现了约10家中国企业的名字,其中两家是中国金融机构。

关于这个制裁,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第一时间回应表示: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

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而这次制裁,正好赶上 G20 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们在南非德班开会。

与G20会议同时进行的,还有七国集团(G7)成员国的财长会议。

却没想到在会后的记者会上,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直接表示:G7会议谈到了与中国有关的议题,主要涉及产能过剩问题。

G7内部已达成共识,将发挥带头作用,研究如何对这些“垃圾产品”采取更有力的行动。

而这个“垃圾产品”指的就是中国出口至欧洲市场的商品,特别是电动车、家电等领域的产品。

可问题是,全世界并没有“产能过剩”啊。

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中)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非洲、中东、南美等多地区依然面临物资供应不足,消费结构落后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产品大量输出,恰恰是填补市场空缺,而非压垮他国经济。

并且,德国自己也是出口大国。

若中国生产多了就是过剩,那德国对外销售大量汽车、精密仪器、化工原料,是否也算“倾销”?

说到底,真正“过剩”的,是西方精英的优越感,和面对中国技术进步时的无力与失衡。

而在G7会议中,克林拜尔不仅骂了中国产品,还话锋一转,谈起G7在“全球南方影响力下滑”的问题。

克林拜尔提到,因为中国和俄罗斯正在非洲等地区建立起战略合作网络,对西方形成挑战。

所以导致G7在全球南方国家中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减弱。

因此G7认为,有必要在G20框架下提升自身影响力,防止被边缘化。

这不是G7第一次表达对中国崛起的担忧。

但这次通过“产品”入手,从市场竞争延伸到产业布局,再扩展到地缘政治,方式更加直接。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刚在不久前对欧盟商品提出了新的一轮加征关税计划。

从8月1日,美方将在起对欧盟出口产品加征30%的关税。

此举引起欧盟内部高度关注,尤其是德国,作为欧盟最大出口国之一,影响尤为明显。

德国财政部长在此次会议中提到,若无法与美方在关税议题上达成协议,欧盟将准备反制。

欧盟委员会目前已提出针对720亿欧元美国产品的第二轮报复性关税清单,其中包括波音飞机、汽车及零部件、波旁威士忌等商品。

此外,欧盟还在讨论可能的第三轮反制计划,涉及美国服务贸易和公共采购市场。

德国的对美出口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领域,若遭遇关税障碍,将直接打击其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

于是,为了应对美欧摩擦,德国急需寻找突破口。

克林拜尔此次强调中国“产能过剩”与“市场倾销”,很可能也是想把国内的注意力转到外面去。

毕竟,德国制造长期以精密著称。

但眼下,电动汽车在欧洲销量排名前列的品牌,很多不是德系,而是中企。

价格、续航、技术,中国制造不靠补贴,而靠市场竞争拿下份额。

他们普遍担忧,中国制造正通过价格优势和规模扩张,逐步占领欧洲中低端及新兴技术市场。

而德国企业自己卖不过,要靠政客出面抹黑,这不是竞争,而是抱怨。

虽然克林拜尔将中国商品描述为“垃圾产品”的用词争议大,但非常符合部分欧洲保守政界人士的立场。

此前,在G7峰会期间,欧盟委员会主席指责中国无视全球贸易规则,提供大量补贴扶持本国企业时。

欧盟表示中国将稀土主导地位武器化,还把多余的产能弄到全球市场上去。

当时,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就指出:中国产业发展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丰富的人力优势。

靠的是真本事,不是靠补贴。

所谓的“产能过剩”,说白了就是有些国家担心自己的竞争力不行了。

怕市场被别人抢走,就想拿这个当借口,搞些保护自己的政策。

现在在G7上又提出的“产能过剩”也是同样的问题。

说到底,过剩的不是什么产能,而是他们自己的焦虑。

欧盟一边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一边对中国产品发难,其实说白了,他们已经越来越没能力自主搞经济了。

目前来看,欧中之间的经贸关系虽然紧张,但尚未发生实质性制裁互相升级。

但若G7国家后续采取什么所谓“更有力的行动”,那也不排除中方采取对等措施。

毕竟,中国与欧盟在气候合作、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仍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中方近年来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也在多边贸易体系中积极推动开放与合作议程。

G7若以产业链安全为由,继续排斥中国产品,可能会在全球发展中国家中进一步失去信任。

所以,德国财长的这一席话,不仅暴露了他的短视和傲慢,更体现了西方国家想重拾旧有特权秩序的徒劳努力。

“垃圾产品”的帽子,扣不住中国产业的真实价值,“产能过剩”的说辞,掩盖不了西方对竞争力丧失的焦虑。

中国不需要通过指责和制裁来获取市场,而是用真本事赢得全球消费者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财经   我国   财长   中国   欧盟   出手   垃圾   产品   德国   关税   中方   市场   会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