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纪就一把度数?中医教您呵护儿童明亮双眸

作为在数字化浪潮中成长的“屏幕原住民”一代,孩子们的童年正在被近视的阴影所覆盖。面对日益严峻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家长们往往在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后才匆忙采取措施,无异于亡羊补牢。不过,数千年的中医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更高明的策略——治未病。作为中医治未病学科体系的创建者,何清湖教授强调,儿童眼健康应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治未病不是深奥的哲学,而是一套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健康智慧,尤其在儿童眼健康领域,它就像一位高瞻远瞩的园丁,悉心呵护着视力这颗娇嫩的幼苗,防止其在风雨中过早受损。

中医将整个身体系统的调养都纳入到近视防御中,从五脏到筋络,从食补到起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近视“宝典”,在培养孩子们“慧眼”的同时,也别忘了保持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去领略大千世界的缤纷。

一、“三道防线”筑牢视健堤坝

儿童眼健康的治未病理念包含三个核心层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理解它:守护孩子的视力,就像守护一座重要的堤坝

1.“未病先防”

在洪水(近视)来临之前,加固堤坝、疏通河道、监测水位。这意味着在孩子视力完全正常时,就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和日常保健,构筑坚固的“视力防火墙”

2.“既病防变”

当堤坝出现微小裂缝(如假性近视、视疲劳)时,立即进行专业的修复和加固,防止其溃于蚁穴。这对应着在视力出现早期波动时,及时采取中医适宜技术干预,避免其发展为真性近视。

3.“瘥后防复”

在洪水退去后(近视度数暂时稳定),继续维护堤坝,并建立长效预警机制,防止下一次洪水的侵袭。这指的是对于已经发生近视的孩子,通过持续的综合调理,延缓度数加深,防止向高度近视发展。

我们以此“三道防线”为框架,运用中医智慧,为孩子构建一个全面、立体的眼健康防护体系,本期我们先介绍第一道防线。

二、中医的“慧眼”——为何眼睛的问题不止在眼睛?

与现代医学将眼睛视为一个独立的光学器官不同,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眼部的健康状况是全身脏腑功能、气血经络状态的直接反映。眼睛虽小,却与全身紧密相连,宛如一个国家的“边防哨所”,其安危反映了整个国家的“国防实力”。

1.“肝开窍于目”:眼睛是肝脏的“显示器”

中医经典理论指出,“肝开窍于目”,意味着肝脏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视觉。肝主藏血,肝血充盈,才能向上濡养双目,使眼睛明亮有神、视物清晰。我们可以将肝脏比作眼睛的“能量供应站”,而肝血就是输送到眼睛的“高品质燃料”。如果孩子长期熬夜、情绪不佳或饮食不节,会损伤肝血,导致“燃料”供应不足或品质下降,眼睛自然会感到干涩、疲劳,视力也会变得模糊。

2.五脏六腑,皆为眼之根基

除了肝脏,其他脏腑也为眼睛的正常功能提供着支持。肾藏精,精能生髓,髓通于脑,脑系于目,肾精是维持视力的根本动力;心主血脉,心脏搏动将气血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眼部;脾主运化,脾胃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是眼部营养的来源。因此,一个孩子如果脾胃虚弱、消化吸收不好,眼睛同样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出现问题。

3.经络:连接眼与全身的“能量通路”

遍布全身的经络系统,就像一张四通八达的“能量与信息高速公路网”,将脏腑产生的气血精准地输送至眼部。眼周分布着众多重要的经络和穴位,如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等。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这些“高速公路”出现拥堵,气血运行不畅,眼部肌肉无法得到充分的滋养和放松,从而引发睫状肌痉挛和视疲劳,这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

理解了这一整体观,我们就能明白,中医调理眼健康,绝非“头痛医头,眼痛医眼”,而是通过调理全身的气血与脏腑平衡,从根源上为眼睛的健康“培土施肥”

第一道防线:“未病先防”——为孩子的视力花园筑起坚固篱笆

这是预防近视最关键、也是最经济的阶段。目标是为孩子打造一副“金刚不坏”的好体质和好习惯,让近视无隙可乘。

1.饮食调理:喂养一双“爱吃饭”的眼睛

日常饮食是为眼睛补充“燃料”最直接、最根本的方式。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眼睛的明亮与肝、肾、脾胃的功能息息相关。因此,护眼饮食不仅在于“吃什么”,更在于“如何搭配”,通过均衡膳食,并依据食物的颜色、性味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进行科学调理,才能由内而外滋养双眸。

①夯实基础:“能量”食物,强健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如同身体的“营养转化工厂”。脾胃功能强健,才能将食物精华有效输布于目。

核心食材:山药、小米、南瓜、红枣、薏米。

调理原则:选择甘平、易消化的食物,温养脾胃。

②精准滋养:“明目”食物,补肝益肾

根据“五色入五脏”理论,有针对性地摄入不同颜色的食物,可以直达靶向脏腑,补益精血。

绿色入肝:肝开窍于目,绿色食物能舒缓肝气、滋养肝血。

核心食材:菠菜、西兰花、芦笋、芥蓝。

黑色入肾:“肾精充足,则目视明亮”,黑色食物能填补肾精。

核心食材:黑芝麻、黑豆、桑葚、黑枸杞。

黄色护目:富含叶黄素和维生素A,是视网膜健康不可或缺的“防晒剂”和光感受器原料。

核心食材:玉米、胡萝卜、蛋黄、黄心地瓜。

③经典茶饮:护眼“神仙水”

菊花、枸杞、决明子等药食同源食材,性质平和,日常泡水饮用,是方便高效的护眼良方。

④何清湖教授护眼药膳分享

2、起居有常:给眼睛“充电”与“休息”的节奏

拥抱阳光: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每日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让眼睛充分沐浴在自然光下,是预防近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如同给眼睛的“太阳能电池板”充电,能有效刺激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过快增长。

充足睡眠:夜间是肝胆经气血最旺盛、进行修复的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特别是“子午觉”,重视在晚上11点前入睡,是让肝血自我修复、更好地濡养眼睛的关键。

3、穴位保健操:每日的“眼部大扫除”

眼保健操是中医经络理论最普及的应用。坚持正确地按揉眼周穴位,就如同每日为眼部的“能量管道”进行清理和疏通,能有效促进局部气血循环,缓解视疲劳

关键穴位:

睛明穴(内眼角旁):明目之要穴,如同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

攒竹穴(眉头凹陷处):疏通头部气血,缓解眉棱骨胀痛。

四白穴(眼眶下缘正中):调和胃经气血,改善眼部供血。

太阳穴(眉梢与外眼角之间):提神醒脑,缓解眼胀头痛。

风池穴(后颈部发际线凹陷处):疏通脑部与眼部的气血连接,是缓解颈部紧张导致眼疲劳的关键点。

家长应指导孩子找准穴位,每个穴位以指腹轻柔按压1分钟,力度以感到微微酸胀为宜,并持之以恒。

作者 湖南医药学院中医学院 骆敏

美编 向佳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养生   度数   双眸   明亮   中医   儿童   眼睛   气血   近视   眼部   脾胃   视力   脏腑   孩子   穴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