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抗战的史诗 震撼的画面‖管恒庆

抗战的史诗 震撼的画面

建川博物馆侧记

管恒庆

序 言

建川博物馆馆主樊建川先生,军人风采,民营企业家,从小就喜爱收藏。樊建川要为我们的民族留下记忆,因为他总觉得近一百年来,中国人遗忘的太多。

要让一个人完蛋,就让他吸毒;要让一个企业完蛋,就让它建博物馆。樊建川选择了后者:挺起脊梁,敲响警钟,做出牺牲。他说,我想做一个敲钟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语录)。只有在触摸历史的经纬里,穿越时空距离,感受那段真实清晰的岁月,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

樊建川创私人建博物馆之先河。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樊建川决定把自己多年打拼的十多亿元财富和几十年的收藏,全部用来建博物馆。短短几个月,有关抗战的五大主题馆全部建成。

一、栩栩如生的壮士群雕广场

约3000平方米的中国地图上,200多位抗战名将和著名烈士的铁像,站在他们战斗或者牺牲的地方,守土有责,令人肃然起敬。他们都是按照抗战时期的历史照片精心制作,真实反映其当时的精神风貌和姿容。左权将军的女儿也来了,她一看到自己父亲的雕像,就泪如泉涌,抱着雕像痛哭流涕:爸爸,让我抱抱您!

每一位英烈都是一座丰碑,他们向游人默默讲述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战风云录。壮士们集结成阵,这是钢铁之阵,威武之阵,团结之阵,胜利之阵。壮士们身后是一片青松翠柏,象征英烈精神不死,万古长青。

二、功勋卓著的老兵手印碑林

瞻仰老兵手印碑林,更能触动人心。曾抱着机枪的手、挥舞大刀的手、扔手榴弹的手,都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手印。每一个鲜红色的手印,都印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正是这些无数双手,曾为中国扭转乾坤,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托起。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她的捍卫者,在这些老兵凋零之前,留下他们的印记,以为永世的纪念,这就是保存国家记忆最好的方式。

当年这些伸出来的手,挡住了来势汹汹的日本军国主义兵团,力挽狂澜;今天这些张开的手掌,仍然充满了对中华民族未来与光明的希望。

三、抗战时期的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展览馆的台阶上面,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塑像高高耸立。两位巨人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神态自若,目视远方。他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人民必胜,日寇必败。抗战胜利的那一天一定不会遥远。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略华北。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之际,高擎抗战旗帜,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抗战战略方针,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创造有利于全国抗战的战略格局。

在纪念馆里,我们仿佛听到了“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声音,看到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英烈们冲锋陷阵、视死如归的场景。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形成了抗日的滚滚洪流,侵略者必定陷进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历史昭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队,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四、正面战场的惨烈

1937年7月10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号召国人抗日:故战端一开,那就是地不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之决心。

八年全面抗战中,国民党军队与日军进行大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00余次,小规模战斗38000余次,消灭日军100余万人,阵亡将士380余万人,内有少将以上达150余名,将领以下团、营、连、排长数以万计,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罪责难逃

1931年至1945年期间,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中国军民共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

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手段极其残忍,化学战、细菌战,杀人比赛,无所不用其极,罪行可谓罄竹难书。日军侵华罪行馆,用铁一般的物件:锈迹斑斑的钢盔、枪支、手榴弹;发黄的报刊、文件、各类证书等,还有好多日军随行记者拍摄的照片,都记录着那个时代的残酷和血腥,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和兽行。

日本作为战败国,还在抹黑历史,篡改历史,连南京大屠杀都在教科书中删除了。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唯有不忘国耻,发展国力,国家强大,敌人才不敢藐视和侵犯我们。

尾 声

樊建川官至宜宾地区宜宾市(今宜宾市翠屏区)副市长,因特别喜欢收藏文物,辞职下海经商。正当事业顺风顺水之际,他又停了下来,把所有家当用来建博物馆。家人和朋友难以理解,称他为哈儿,四川话傻冒之意。樊建川认为要干成自己想干的事情,只有傻冒了。

沧桑文物会说话,历史昭示后来人。建川博物馆成为国民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精神的“钙片”。只有回顾历史,记住历史,我们中华民族才能更加坚定的向前。一个国家的光荣,可以让13亿人中的每一个人都去分享;而国耻,更是同样需要每个人都去承担。

建川博物馆里收藏着的,不仅仅是中国历史,更是社会理想。只有将文物摆放出来,才可能提高历史的像素,像素越高越清晰,就越能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樊建川倾其所有建博物馆,常人无法理解;有些事情,只有理解的人才能理解。譬如,登山队员很清楚,自己随时随地会遇到不测,但是他们认为长眠在雪山之中,那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管恒庆(网名管管,副高职称,教育工作者,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近年发表散文、诗歌50余万字。著有《随感集》《美迪集》《故乡情缘》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历史   史诗   画面   周年   博物馆   收藏   手印   日本   抗战时期   日军   宜宾市   英烈   中流砥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