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块破石头,竟然撬动了500亿的惊天骗局!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的金融诈骗案。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商人,靠着一堆翡翠原石,让60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争相送钱。
更离谱的是,当这个弥天大谎即将被戳破时,他早已卷走300亿巨款。
这个骗子到底使了什么魔法?又是如何让这些人心甘情愿掏钱的?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要揭开这场骗局的面纱,得先从苏州那座名叫“静思园”的江南园林说起。
这座园林是商人陈金根的心血,是他花了12年、砸了4.5亿建成的。
为了装饰这座园子,陈金根还特意从800里外运回了136吨重的“庆云峰”。
这尊灵璧石有五亿年历史,满身1600个互通孔洞,注水能流、吹孔能响,是实打实的镇园之宝。
可后来,陈金根资金链断裂,背上19.7亿债务,只能忍痛拍卖静思园。
就在园林流拍、陈金根绝望时,赵宗辉出现了。
2017年初,他穿着定制衬衫、戴着金丝眼镜,假装考察园林,走到庆云峰前驻足十分钟,嘴里不停夸“好东西”。
三天后,他甩出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报价:22 亿全款收购!
这个价格比园林建造成本还高4倍,大家都说他“人傻钱多”。
没人知道,这22亿只是他撒下的“鱼饵”,因为他要的不是园林,而是园里能“点石成金” 的石头。
果然,买下静思园后,赵宗辉没搞旅游、没做修缮,反而火速找了个“权威评估专家”。
他又是给专家安排五星酒店,又是暗示他“估值越高报酬越多”。
专家收了好处,自然对赵宗辉的需求心领神会,没几天就拿出了一份连业内人看了都咋舌的报告。
园里4002块石头值379.7亿,庆云峰单算4.6亿,连古树、家具都被炒到上亿,整个园林估值412亿。
一切准备就绪后,这场骗局的大幕,就此拉开。
拿着天价评估报告,赵宗辉开始“横扫”各大金融机构,而他的“敲门砖”,是个真假难辨的身份 ——“中青旅实业集团董事”。
众所周知,“中青旅”是知名央企,而赵宗辉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故意给公司取了个相似的名字。
凭着这个“山寨央企”的身份,赵宗辉开始了他的骗贷之路。
他拿着379.7亿奇石的评估报告到建设银行吴江支行,要求用4块灵璧石抵押贷款8亿。
客户经理看到报告公章,又信了他的央企背景,加上石头价值没有统一标准,竟然批准了贷款。
尝到甜头后,赵宗辉变本加厉,拿着同样的报告四处骗贷,还玩起了“重复抵押”的把戏。
他把庆云峰拆成“观赏权”和“处置权”分别抵押,把100颗太湖石分给5家银行,让每家都以为拿到了“未抵押资产”。
不到一年,他就从64家金融机构骗走500亿。
这些钱没有一分投入所谓的“实业周转”,反而成了赵宗辉满足私欲的“提款机”。
他把赃款拆成多笔,通过地下钱庄转到海外账户,再用这些钱疯狂挥霍。
他先是在香港核心地段全款拿下两套海景豪宅,又去豪车展厅一口气订下12辆限量版跑车。
之后更是频繁出入顶级私人会所,还跑到海外赌场一掷千金,连私人游艇都定制了最豪华的配置。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随着贷款到期日临近,多家银行开始催收,赵宗辉左支右绌的资金链终于绷不住了。
眼看东窗事发在即,他开始了最后的疯狂敛财和转移资产。
2018年春节后,赵宗辉把家人送去香港,自己则带着300亿赃款,通过离岸账户转到避税天堂,彻底消失了。
等银行发现不对劲时,只看到静思园里的石头上,贴满了不同机构的抵押标签,这才惊觉被骗。
赵宗辉的骗局败露后,金融圈彻底乱了套。
64家机构集体爆雷,不少小型城商行因巨额坏账陷入流动性危机,只能靠合并重组续命。
由于参与贷款的企业资金收不回,他们只能裁员、停项目。
其中,最惨的就是锦州银行。
当初,赵宗辉用4块石头和假房产证从那骗了8.4亿。
后来东窗事发,锦州银行不仅坏账难收,董事长因违规放贷声誉尽毁,经办人还因收受贿赂入狱。
而那些被当作“宝贝”的石头,成了最尴尬的存在。
2021年第一次拍卖,起拍价从几亿降到1.16 亿,没人要。
三年后,这些石头和静思园打包1.05 亿拍卖,依旧流拍。
曾经被吹上天的“百亿资产”,如今成了没人要的“烫手山芋”,银行的损失根本无法挽回。
而这起震惊全国的金融诈骗案,也让所有金融机构都长了记性。
现在,金融机构对奇石、字画这类“非标资产”,会查三次评估报告、核三次抵押记录,就怕再有人玩“重复抵押”的把戏。
这场“石头骗局”,把贪婪与失职暴露得淋漓尽致。
赵宗辉靠伪装和谎言卷走巨款,金融大佬因疏忽和轻信丢了饭碗,一堆石头成了刺破金融风控漏洞的“尖刀”。
虽然,赵宗辉目前还在逃,但跨境追逃机制越来越完善,他逍遥法外的日子早晚会到头。
金融不是“空手套白狼”的游戏,再华丽的评估报告、再唬人的身份,都抵不过一次严谨的核查。相信随着监管越来越严,那些想靠“歪门邪道”圈钱的人,终将无处遁形,金融市场也会越来越干净、越来越安全。
参考文献
1.章丘融媒——2025-08-27——《用一堆石头骗了500亿!各路大佬纷纷落马,骗子卷走300亿逃到国外》
2.新浪财经——2020-10-13——《“冒牌央企”套路狠!64个大机构中招,380亿资产全是石头》
更新时间:2025-08-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