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半决赛次回合,国际米兰主场迎战巴塞罗那。上半场,劳塔罗进球之后再造点,助国米两球领先,下半场,巴萨连扳三球反超比分,伤停补时阶段,阿切尔比冲上锋线将比分扳平。加时赛,弗拉泰西打进制胜球,最终国米4-3战胜巴萨,总比分7-6挺进欧冠决赛。
本场比赛跌宕起伏,精彩程度甚至超过了首回合,必将成为足球史上的传世名局。国米老男孩们,用永不言弃的战斗精神,延续了自己的梦想。
【首发阵容】
国米的首发与首回合一模一样,据传闻能赶上比赛的帕瓦尔最终还是没能及时恢复,反倒是赛前身体状况更差的劳塔罗,拼尽全力赶上了本场比赛。
(首发及评分)
巴萨的阵容与首回合相比只有一处变化,埃里克-加西亚替代了受伤的孔德。而据媒体猜测很可能汇率首发出场的阿劳霍最终还是坐在替补席,弗里克选择继续信任左后卫马丁。
【因扎吉主动出击】
比赛开始后,巴萨按照人们预想中的节奏,开始了前场逼抢,前10分钟控球率超过70%。
但国米并没有像首回合那样一直低位防守,10分钟之后,开始逐渐把阵型往外顶。因为因扎吉知道,面对亚马尔这样的天才,一直被动防守,等着对方带球来过你,总会出现漏洞的。
(亚马尔连过三人送直塞)
赛前老维就专门分析过,面对亚马尔,至少得两人防守,而且还得是防守位置全部站好的情况下,这样都只能防住突破,没法防住传中。
也就是说,一旦亚马尔拿球,国米就必须保持低位防守,并且在他身上消耗两名防守球员,这还不一定防得住。这样的代价太大了,是完全影响战术平衡的,所以,必须得另想办法。
办法就是以攻代守,压出去打,让巴萨在防守端疲于奔命,让亚马尔没有机会拿球。
亚马尔本场又打出了球王级的表现,全场23次脚下对抗胜利,14次成功过人,7次造犯规。这些数据代表什么意义?本场国米发挥这么好,但脚下对抗胜利次数前四名的球员加起来只有22次,还不如一个亚马尔。过人次数国米全队加起来10次,造犯规次数全队合计10次,过人和造犯规两项数据合起来,国米全队20-21不敌亚马尔一个人。巴斯托尼、姆希塔良、奥古斯托,左半片防守全部吃牌。
为什么说因扎吉战术成功?因为在上半场,亚马尔的只有3次过人,触球次数只排全队第五,这都是远低于他在本场的平均数据的,甚至在上半场国米主攻的两个阶段,亚马尔触球只有11次,0过人,可以说是成功达成了以攻代守、减少亚马尔接球次数的目标。
进攻端,国米除了定位球砸头球之外,还有三招,一是邓弗里斯欺负马丁,二是双前锋对抗双中卫,三是迪马尔科+巴斯托尼压制埃里克-加西亚。
11-20分钟,双方控球率几乎持平,国米的进攻三招开始显露威力。
(比塞克断球,劳塔罗直塞,图拉姆单刀越位)
可以看到,不管是劳塔罗还是图拉姆,都获得了较大的空间,巴萨中卫并没有很好的限制国米前锋接球。
(巴斯托尼出球,邓弗里斯右路推进,姆希塔良中路直塞图拉姆)
这次防守能看出巴萨的三个问题。
第一是亚马尔,全场触球130次,尝试过人20次,这样的进攻参与度,你再要求他防守能回后场,或者在前场追着国米后卫抢,是不现实的。所以巴斯托尼轻松完成带球推进,把球打到中场。
第二是左后卫马丁,单挑本来就防不住邓弗里斯,现在还插上来个巴雷拉,谁去防?巴萨4231阵型,说是有双后腰,实际上佩德里更多是在前腰位置组织进攻,后腰只有德容一个人,对位的是姆希塔良。所以右侧巴雷拉插上之后,是没有人防的,佩德里和拉菲都追不上,所以只能是左中卫伊尼戈拉边出来防。
第三是中卫库巴西。在国米第一波进攻回传之后,他只顾自己往前压,完全不管国米前锋的位置,结果因为左路马丁没有及时前压,被直塞打穿反越位。
(巴萨前逼,国米左路打穿)
巴萨前场人盯人紧逼,亚马尔追着巴斯托尼进禁区,边路埃里克压迪马尔科,破局点在德容,被姆希塔良晃过,库巴西也跟不住劳塔罗,之后埃里克被速度不快的迪马尔科甩开五米远。这样的后卫贴身防守以及回追能力,敢打高位压迫,巴萨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
(巴斯托尼带球推进,姆希塔良传中)
亚马尔的前场逼抢就一锤子买卖,冲上去逼一波,一旦后卫传球,就完成任务原地散步了,至于巴斯托尼之后再进行无球跑动或者其他什么,都跟我无关了。
亚马尔可以这样,埃里克也敢这样,所以右路被轻松打穿,幸好德容及时补位。其实巴斯托尼往右路分机会更好,毕竟巴萨的中场球员已经全往这一侧补,另一侧的邓弗里斯和巴雷拉全空了。
这个阶段很明显,巴萨的前逼压不住国米了,问题不是哪一个人,亚马尔防不住巴斯,埃里克防不住迪马,德容防不住姆希塔良,马丁防不住邓弗里斯,双中卫防不住双前锋,几乎所有位置一对一都盯不住国米的人,但依然坚持高位逼抢,所以被国米打一次穿一次。
特别是巴雷拉这个点。
(巴雷拉右路前插内切射门)
因为跟巴雷拉对位的是佩德里,但佩德里实际站的是前腰位,所以巴雷拉在跟邓弗里斯一起二对一欺负马丁之后,就能直接面对左中卫伊尼戈。
巴雷拉本场丢失球权24次,传球成功率只有50%,表现可以算作全队最差之一,但在打破平衡的第一个阶段,巴雷拉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国米第一球)
这个球来源于一次前场逼抢,但并不是计划中的前场逼抢,国米前场球员其实都在往后退,是阿切尔比突然顶过半场抢断费兰,发起了这一波攻势。
本场阿切尔比把费兰防成了玩具,费兰踢了91分钟,触球14次,传球9次,成功6次,其中3次是中圈开球,也就是说中锋费兰91分钟时间只完成了3脚成功传球。
正是阿切尔比的突然提速上抢,让国米本在后退的前场球员停下了脚步,虽然第一下没拿住,但停都停在前场了,不如就顺势抢一波。
于是迪马尔科抢断奥尔莫送直塞,邓弗里斯前插传中,劳塔罗笑纳空门。
进球之后,国米的阵型又缩了回去,接下来的十多分钟,巴萨控球率超过75%,射门5-0。
(亚马尔吸引两人后回传,埃里克传中,巴萨后点射门)
这球非常典型,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巴萨右路真正出机会的打法。
亚马尔吸引两人防守之后,把球分给无人防守的边后卫,机会自然就出来了。但这样的场景在两回合中都非常罕见,大部分情况是亚马尔一对二,边后卫在后面看戏,看起来亚马尔是压制了两人,但其实区域人数还是二对二,并不能给其他位置制造人数优势。
因扎吉一看这不行啊,太被动,还得顶出去打,于是35分钟开始,国米再次压出。
国米前压,巴萨不退,局面就变成了对攻,这个时间段,双方都出现了中场脱节。
(恰尔汗接球时,周围没有队友,也没有巴萨球员,中场完全空了)
双方来回对冲,国米靠双前锋的对抗优势,拿到了更多射门机会。
(前场乱战,巴雷拉远射)
这次进攻的关键点就在于劳塔罗扛住库巴西拿下一点。
(国米界外球,图拉姆争一点,姆希塔良远射)
首回合国米角球战术收获奇效,次回合则另辟蹊径,主打边线球。
每次边线球都是长距离扔到禁区里找图拉姆,利用图拉姆的对抗优势,压住中卫做支点,给外围队友制造远射机会。
(界外球图拉姆争一点,恰尔汗跟上射门)
(下半场,还是界外球,图拉姆争一点,巴雷拉远射)
看这三脚几乎一模一样的射门,就知道这是赛前精心设计的战术。角球任意球,还可能因为球速太快,身高有优势也可能刚好没跑到点上,但是边线球不同,球速慢,中锋有充足的时间跑到落点接球,比的就是一个肉搏对抗,这种玩法,摆明了就是欺负巴萨中卫身子弱。
(国米第二球)
这次不是前场逼抢,但国米并没有龟缩,而是在中场摆下第一道防线,并成功断球,姆希塔良一脚直塞,劳塔罗突入禁区造点。
上半场控球率34%-66%,射门8-6,射正3-1,国米没有一直龟缩死守,但也没有一直对攻,而是选择阶段性压出进攻。在中锋对抗优势、边路身体优势、定位球身高优势等几个方面都用得很好,两个进球都来自于中前场断球后的迅速直塞创造的机会。
可以说,这个上半场对国米来说,非常完美。
【巴萨的绝地反击】
下半场风云突变,比赛变成了一边倒,巴萨不光控球率达到73%,射门也有9脚,而国米直到81分钟才由替补出场的弗拉泰西完成第二脚射门,第一脚来自边线球战术巴雷拉的远射。
控球率低正常,但不正常的是80分钟之前国米只在对方禁区触球一次,进入30米区域总共4次。图拉姆和劳塔罗触球次数不算少,但大部分都是在后场,两人在前场合计触球只有7次。
什么原因?
因为巴萨疯了。
(巴萨前场逼抢)
看看巴萨下半场的逼抢力度,所有人都在加速跑,不管国米球员跑到哪儿都在玩命追,而国米球员则出现了原地等球的现象。
(劳塔罗被推倒)
对国米双前锋,也不像上半场给那么大空间了,接球第一时间就贴身,上动作。
(图拉姆被铲倒)
甚至不惜犯规吃牌也要阻止国米前锋拿球。
前锋拿不到球根源在中场,三中场在巴萨的围剿下彻底陷入被动,姆希塔良传球成功率低至78%,但这已经是三中场里出类拔萃的了,恰尔汗58%,巴雷拉50%。
50%的传球成功率不是说你传两次有一次能找到前锋,而是向前传球必丢,回传安全球都不一定稳。毕竟威胁传球只是少数,安全球才占大部分。
一方面是巴萨拼命,另一方面是上半场太顺利太完美,下半场不可避免的有所放松。
所以比赛变成了国米只有防守没有反击,被按着打。
被按着打没关系,国米低位防守经验丰富,可是国米忽略了两个人。
(马丁传中,埃里克后点破门)
那就是巴萨的两名边后卫。
提到两名边后卫,大家都在说,这是阵容短板,是国米进攻的突破口。
防守端是短板,那进攻端呢?
在国米防守计划里,似乎也从来没有把此二人考虑在内。
比如这次,马丁和埃里克早早就压到边锋位置拉宽度了,但是国米根本没人去防,巴萨的进攻球员也完全不理会二人,执着于中路配合,直到中路配合被挡出,二次进攻拿球之后,抬头一看,马丁都已经进禁区了,还是没人防,那就分一个呗。
马丁第一脚传中被挡出,再给第二次传中机会,这可是在禁区内啊。
而后点的埃里克同样也没人防。
是防守人数不够吗?双前锋这次确实没回来,但巴萨的双中卫和德容同样没上,8防7,人数是够的。
关键就在忽视,从来没认为这两人能在进攻端掀起什么风浪,所以根本就不重视。
不重视其实也是合理的,你要是对人人都重视,那其实也就是对人人都不重视。重视程度是要分轻重缓急的,你重点盯亚马尔,重点盯拉菲,重点盯佩德里,自然没法再重点盯马丁和埃里克。
仅仅6分钟之后,国米再丢一球,传球的还是马丁。
(巴萨第二球)
这次国米双前锋都回来了,图拉姆也在积极逼抢马丁,虽然没有及时到位,让对手起脚传中了,但跟第一个进球时在禁区内不同,这次的距离非常远,前锋在防守端做到这种程度已经不算失职了。
问题出在禁区盯人。
此时巴萨4-6站位,而国米是7-3站位,巴萨要么是分边以后降速慢慢打,要么就只能直接往禁区里吊。
国米在禁区里是有人数优势的。
注意中路德容拿球时,右肋部的奥尔莫就已经做好的前插准备,此时是姆希塔良在防他,但是德容没有传中,而是分给了马丁,国米阵型整体往外压,姆希塔良此时就放弃了盯人,但他也没忘记提醒队友,伸手指着奥尔莫,示意队友要盯着这个人。
可是谁来盯呢?按位置是奥古斯托,可此时从边路绕进来一个拉菲尼亚,中间抢点区域是三对三,奥古斯托肯定没法管身后的人。
拉菲尼亚从边路绕进来,本来是巴雷拉在跟,但是巴雷拉看见对方进入核心区域之后,就放弃了跟人,自己留在边路。
正是这个突然出现的拉菲,带走了奥古斯托,可姆希塔良却以为,可以把奥尔莫交给奥古斯托,所以没跟人。这才造成了奥尔莫无人防守,冲上去顶了个空门。
丢球之后,奥古斯托在摊手,姆希塔良捶胸顿足,他知道是自己的责任。其实又何尝不是巴雷拉的责任呢,巴雷拉放弃拉菲之后,他的位置刚好能看见奥尔莫前插,但他却无动于衷。巴雷拉表示,只要摊手摊得快,锅就飞不到我头上。
除了两个进球之外,巴萨的机会还非常多。
(巴萨反击3打2)
(比塞克丢球,巴萨攻入禁区)
(恰尔汗回传失误,亚马尔禁区边缘被铲倒)
(亚马尔内切射门)
眼看国米就要被打崩了,因扎吉赶紧换人。9分钟内连换四人,劳塔罗、比塞克、恰尔汗、姆希塔良下场。
换人效果显著,80分钟之后,国米阵型又顶得上去了,也能打出反击了。
就在形势刚刚好转的时候,国米再遭当头一棒。
(巴雷拉后场丢球,拉菲两连射破门)
这球没什么好说,就是由守转攻的机会,邓弗里斯已经开始前压,巴雷拉却把球传丢,导致拉菲没人防守,阿切尔比飞身封堵了第一下,邓弗里斯来不及挡第二下。
巴萨的三个进球,并没有太精妙的战术,更多是国米在长期受压之下的失误。为什么长期受压?巴萨拼命而国米放松,此消彼长,心态变化,但更多也是实力的体现,论硬实力巴萨本就强于国米。首回合3-3,上半场2-0,靠的是因扎吉的战术设计,更多的是不服输的精神,但是下半场,国米把这种精神弄丢了。
【永远不要放弃】
87分钟丢掉第三球之后,弥漫着的是一种绝望的氛围。
不光是各个球迷群里在纷纷关电视道晚安,悲观的在喊下赛季再见,乐观的也在说即使输了本赛季也已经足够好。心急的已经开始写赛后总结了,什么站着死,什么四大皆空也是成功赛季。现场球迷怕堵车,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提前退场了。
不光是丢第三个球之后,其实从丢第一个球开始,国米被压得打不出反击的时候,气氛就开始逐渐凝重,仿佛是被生活的压力压垮,想反抗却无从下手,只能看着自己一步步丢掉优势,然后慢慢认怂,认输,到最后说两句体面话,这事儿就过去了,我们依旧卑微的活着,一切照旧。
但是,有一个人,他不想就这样放弃。
曾经,他为了父亲而踢球,父亲去世之后,他自暴自弃,失去人生目标,开始酗酒泡夜店,状态一落千丈,被球队抛弃。
他的人生轨迹,跟阿德非常相似,虽然没有阿德那么耀眼。
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他得了睾丸癌,比阿德还惨。
割了一颗,回到赛场,查出激素超标,以为是服用禁药,一查发现另一颗也中招了。
他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想过退役,想过放弃。
突然有一天,他顿悟了,他相通了,他回来了。
他没有割第二颗,而是通过化疗战胜了癌症,回到了球场。他不再酗酒,变得无比自律,状态也不断提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盟强队,入选国家队。他37岁,却像27岁的小伙子一样踢球。他遇到了真爱,并生下了爱情的结晶。
他说,我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现在没有时间再浪费。退役之后我有很多时间做其他事,而踢球的时间一分钟都不能浪费。永远不要放弃,记住这个信念,你就能战胜一切。
球迷已经放弃,场上很多球员也放弃了,只有他,阿切尔比,永远不放弃。
本场比赛有很多球员表现出色,带伤出场贡献一球一点的队长劳塔罗,做桥头堡拿下多次支点球的图拉姆,助攻两球的邓弗里斯、七次扑救拿下官方最佳的索默、替补出场打进制胜球的弗拉泰西,但如果让我选,这场传世经典比赛的最佳,只能有一个,那就是阿切尔比。
是他永不放弃的精神,让这场比赛得到了升华。他不光是挽救了球队,还让本场比赛成为国米的代表作,之前2010年死守诺坎普,虽然精神可嘉而且成功晋级,但单场比赛是输球了;3-2逆转桑普,够劲够燃,但比赛的重要程度不够。今天这场比赛,一切元素都足够,从今以后,这场比赛将成为国米的标志,将代表着国际米兰的精神,传遍五湖四海,并一直传承下去。
如果只是教练安排中卫在最后时刻压上去打中锋,蒙进一个球,我不会这样夸他。
因扎吉赛后说,那是阿切尔比的直觉,当时没人告诉他要回撤。
没人告诉他要回撤,意思就是也没人告诉他要压上,说明这是阿切尔比自己做出的决定。
(89分钟,阿切尔比就已经开始往前压了)
并不是教练安排的明确换位,只是顺势压上,并一路冲进了禁区争顶,队友丢失球权之后,他又一趟追到边路纠缠对手,让对手没能打出反击。
(91分钟,前场任意球,阿切尔比再次冲进对方禁区)
之后连续两次边线球,阿切尔比都留在对方禁区里争高球。
(亚马尔反击射中门柱)
然后被巴萨打了次反击,阿切尔比虽然速度不快,但他用了自己的最快速度回追,看他跑步的姿态就知道。
他不累吗?
作为一名37岁的老将,踢到92分钟的时候来一趟这样的冲刺当然累,亚马尔射门之后,他已经累到弯腰了。
但是,就在十多秒之后的下一次进攻中,他又已经出现在了中锋位置上,扛住了刚刚上场十多分钟,年轻力壮的阿劳霍,打进了绝平进球。
(阿切尔比93分钟绝平)
永远不要放弃!
这就是阿切尔比!
这就是国际米兰的精神!
有了这股精神的加持,国米已呈必胜之势,弗拉泰西的进球只不过是延续了这个势头而已。
(图拉姆边路强突传中,塔雷米支点回做,弗拉泰西进球)
当然,最终国米能保住胜果,索默的关键扑救也功不可没。
(索默扑亚马尔单刀)
这也是官方把本场最佳评给索默的原因。
(索默指尖扑出亚马尔兜射,神似当年塞萨尔扑梅西那球)
在我看来,这场比赛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一场欧冠半决赛,甚至超出了一个欧冠冠军,它将化身为国米百年历史精神的代表,永远传承。
就像2010年国米决赛战胜拜仁拿下欧冠,但球迷一直津津乐道的却是半决赛死守诺坎普的那场比赛,因为那才代表当时那支球队的精神。
而今天这场比赛,不光是代表目前这支国米的精神,而且比2010年那场更能代表国米百年传承的精神。
而阿切尔比,毫无疑问是“永远不要放弃”精神的最佳代表。
当然,最终结果是夺冠,这个故事才够完美。
所以,我希望决赛对手是阿森纳,不光是小组赛的时候赢过,更是因为阿尔特塔不轮换,这个特点作为对手我是最喜欢的。
不过,势已经蓄到这种程度,不管决赛对手是谁都不重要。
甚至决赛输赢都不那么重要。
有此一战,此生无憾!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