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六点,老旧小区的公园长椅上,67岁的李阿姨像往常一样坐下,她摘下老花镜,轻轻用拇指按揉着后脑勺两侧。
小孙女在一旁好奇:“奶奶,你天天揉脑袋,真的管用吗?”
李阿姨笑着说:“你别小看,这个动作可是北京协和的专家教的,坚持做下去,80岁也不怕糊涂,眼睛也不容易花。”公园里的邻居们听了都来了兴趣——这么简单的日常小习惯,真的能帮防老年痴呆、护眼又养脑吗?

确实,许多中老年人最害怕的不是疾病缠身,而是不知不觉间,记忆力滑坡、反应迟滞、眼花耳背,甚至发展到连家里人都认不清。可是,真有这么“神奇”的动作?
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能不能像李阿姨说的那样,让我们在年老以后还保持清醒明亮的头脑和视力?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的权威解读,详细了解这个“人人都能做、稳赚不赔”的护脑良方。
脑萎缩、眼花、痴呆,互相关联的“陷阱”
经常有老友问:“记性变差,是不是老年人都难逃的宿命?”其实,大脑的退行性变化和视力衰退往往互为影响。
很多权威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每3秒全球就新增一例痴呆症患者,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总数已超1000万,且发病呈低龄化趋势(数据源:《柳叶刀》2020)。

一旦出现脑萎缩、认知障碍,现代医学尚无逆转的特效药,只能依靠日常养护和早期预防,将风险降到最低。
中医强调肝肾同调,现代医学关注神经元凋亡和脑供血障碍,两者看法殊途同归:大脑、眼睛和全身气血循环密切相关,任何一环出现障碍,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特别是风池穴(位于颈后, 两耳垂后发际线凹陷处),被传统医学认为是“风邪出入之门户”,现代医学研究也观察到风池穴的刺激可以提升大脑及视网膜的血流量,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与视觉疲劳。
北京协和神经科专家联合多项中医临床数据,提出:每天按揉风池穴三分钟,有助于预防脑萎缩、延缓眼花及认知能力下降。
2021年《中华中医药杂志》收录的临床试验显示:每日刺激风池穴6周后,60岁以上人群的记忆测试分数平均提高了13.4%,同时视觉疲劳症状减少约15.6%。

专业调查还显示,风池穴按摩能有效改善局部脑血流量,同时激活自主神经调节,降低炎性反应水平(数据来自《中国神经医学杂志》2022年第5期)。
实际生活中,南京68岁的张大爷就是典型例子:退休初患有轻度认知障碍,坚持每天揉风池穴及配合健康作息,3个月后记忆力明显改善,独立出门再也没有迷过路,还反映“眼睛看手机小字也轻松多了”。
专家解释,揉压风池穴的正确方法包括:
拇指同时轻按头后枕部风池穴30秒至1分钟,以出现酸胀感为宜,顺时针30圈、逆时针30圈,每天早晚各完成一次。这样做能够疏通脑部经络、增加脑部供血、有效缓解眼部疲劳。
此外,该动作还能辅助缓解因颈肩僵硬导致的头疼、眩晕及失眠,使精神状态更加饱满。

专家强调,单靠一个小动作虽然重要,但想要彻底守护大脑和双眼,还需要日常生活全方位配合:
养成规律作息,减少熬夜与情绪波动肝气旺伤眼伤脑;饮食保持清淡,适当补充深绿色蔬菜与坚果,防止血管堵塞;控制慢性疾病,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管理。

每日适量有氧运动,如快走和太极,可增加脑血流和神经营养因子释放;静心养神、保持良好社交互动,避免精神过度消耗和孤独。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参考资料: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36卷第2期,关于风池穴刺激对认知障碍影响的临床研
的探讨
《现代医院》,2022年第14期,老年痴呆综合干预策略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1年第54卷第3期,脑供血障碍与认知退行性疾病关系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