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国共内战打得正激烈,国民党军在胡宗南的指挥下占领了延安,毛主席和中共中央不得不带着队伍转移。
这时,毛主席身边只有昆仑纵队护卫,大概200来人,装备简陋。面对国民党几万精兵的追击,形势可以说危急到了极点。
6月11日,敌人追到了离他们不到一里的地方,眼看着就要被围住了。就在这关键时刻,王震带着骑兵部队及时赶到,硬是把毛主席和队伍从绝境里救了出来。

1947年的中国,国共内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国民党有美国撑腰,武器装备先进,兵力也占优,觉得自己能一口气把共产党给灭了。
而共产党,虽然在战略上灵活机动,但物质条件差得不是一星半点。3月,胡宗南带着20多万大军攻占了延安,算是给了共产党一个重击。
延安丢了之后,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只能带着人马往北边撤,边走边打,寻找机会保存实力。

这时候,毛主席身边的护卫力量就是昆仑纵队,总共才4个半警卫连,200人左右。这支队伍是精锐中的精锐,个个都忠心耿耿、能打硬仗士。
不过跟国民党的大部队比起来,这点人确实不够看。国民党光一个29军就有好几万人,枪炮齐全,还有飞机坦克支援。
军队追着昆仑纵队不放,摆明了要一举把毛主席和中央领导给抓住。

6月11日,昆仑纵队在陕北的山沟里转移,本来想着靠地形躲一躲,结果天公不作美,碰上了大雨。山路本来就不好走,再加上雨水一泡,更是泥泞不堪,队伍行进速度慢。
国民党军抓住了这个机会,加快了追击步伐,把包围圈越缩越小。到下午,敌人离昆仑纵队已经不到一里地了。
昆仑纵队的队长汪东兴当时压力山大,手里攥着步枪,随时准备拼一把。但毛主席很冷静,他知道这时候开火等于暴露位置,200人根本顶不住几万敌军的围攻。

所以他果断下令:不到最后关头,绝不开枪。同时,他通过电台联系上了彭德怀,请求支援,还派了几个战士冒险突围出去搬救兵。
队伍里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但没人慌乱,全都听毛主席的指挥。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王震带着他的骑兵部队出现了。王震当时是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的司令员,手下有一支精锐骑兵,战斗力很强。

接到彭德怀的命令后,他带着人马日夜赶路,沿着西线一路搜索,终于在6月11日下午赶到了战场。
到了现场一看,国民党军已经把包围圈缩得很小了,王震没多想,直接下令部队冲上去,从侧后方杀入敌阵。
这一下子把国民党军打懵了。他们本来以为胜券在握,没料到会突然杀出一支骑兵来。骑兵冲锋的速度快,冲击力强,国民党军的阵型一下子就乱了。

有的部队赶紧调头迎战,有的被打得晕头转向。王震这边也很聪明,打一阵就撤一阵,把敌人往相反的方向引开,硬是给昆仑纵队争取到了突围的时间。毛主席带着昆仑纵队赶紧往北边撤。
第二天,他们终于到了天赐湾,总算甩掉了追兵。这场救援行动,不光救了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也保住了革命的核心力量。要是没有王震的及时赶到,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王震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中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他是湖南浏阳人,早年就参加了革命,跟着毛主席打天下。1947年这次救援,他立了大功,可以说是毛主席的救命恩人。不过他可不光这一件事牛,后面还有不少硬仗和大手笔。
解放战争后期,王震指挥了扶眉战役,带着部队把胡宗南的老底子给打垮了,基本上把国民党在西北的势力连根拔起。
1949年10月,他又带着第一兵团七万大军进军新疆,半年时间就把全境控制住了,还搞了个和平解放,省了不少力气。

到新疆后,他组织部队开荒种地,修水渠,种棉花、甜菜,把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弄得有模有样。
1954年他当了铁道兵司令员,带着人在条件差得要命的地方修铁路。黎湛铁路、鹰厦铁路,都是他领着部队干出来的,不光提前完工,还省了一大笔钱。
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不过长期拼命干活也把他的身体搞垮了。在60年代初,他接连做了胃切除、胆囊摘除和膀胱癌手术。

1993年,他在广州去世,85岁,走之前还惦记着新疆的稳定,交代丧事要简单。他的骨灰最后撒在天山,也算守着他奋斗过的地方。
现在回过头看,这段历史不光是惊险,还挺励志。1947年的中国,满地狼烟,老百姓日子苦得不行。共产党能从那种绝境里走出来,靠的就是一股不服输的劲。
毛主席、王震他们那代人,硬是用命拼出了新中国,咱今天能过上安稳日子,跟那时的努力分不开。

参考资料:
1、随王震将军进疆的4位老军人如何面对进退去留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2016-04-20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