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无论你如何挣扎、抗拒,都不得不接受预制菜。不是餐厅主动选择了预制菜,而是你我所有人共同做出了这个选择。先别急着反驳,看完之后再决定是否质疑。
这么说不是因为立场偏颇,而是因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正在推动它发展,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正在中国人的餐桌上爆发。
今天我们就撕开预制菜那层薄薄的外衣,看清楚它背后藏着的秘密。
问你一个问题:预制菜明明被无数国人口诛笔伐,为何还能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占领全国大片餐饮市场?为何无数人一边憎恨它,一边还在餐厅里将它送进嘴里?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原因可能很多人想不到——税收。先科普一个知识点:根据我国法律,做生意必须交税。一家餐厅若卖现炒现烧的菜,需缴纳6%的增值税;若卖预制菜,则需缴纳13%的增值税。乍一看,做现炒现烧更划算,但大批餐饮老板却在这泾渭分明的税收政策中,琢磨出了灰色地带。
什么是中央厨房?通俗讲,比如在上海开10家餐厅,可以先砸钱建一个大型厨房,让厨房每天把菜做好、冷冻分份,再送往各个门店出售。若说这是预制菜需交13%的税,商家会反驳“这是自家厨房现烧的”,因此只需缴纳6%的税。如今你在无数大大小小餐厅吃到的菜品,大多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若你是老板,面对这种模式会怎么安排?
选项一:月薪2万元请多名大厨,负责给中央厨房的冷冻食品加热;选项二:花几千元买10台微波炉。两种选择都只需交6%的税,换作是你,也会觉得微波炉更实用。
要知道,中国餐饮行业风险很高。一家餐厅的装修、人工、水电等成本少则数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这导致大部分餐厅利润薄如纸片。只要经营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关门歇业、血本无归。但有了中央厨房和预制菜,这些问题似乎一瞬间就能解决。
老板能从消费者身上赚到更多利润,餐饮行业似乎也变成了暴利行业。面对这样的诱惑,没人能不动心。预制菜就像一柄利刃,直接刺穿了中餐现炒现做最后的坚持。
格局再拔高一点,本质上可能不是餐厅主动选择了预制菜,而是你和我主动拥抱了它。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创造了大量财富,但也让无数中国人成为追逐效率、金钱和名誉的工具。这与预制菜有什么关系?
回想一下:有多少次点午餐,只因外卖小哥晚到十几分钟就暴怒?因为午休时间有限,吃晚了休息少,下午工作就没精神。有多少次结束工作后饥肠辘辘,宁可瘫在沙发上点外卖也懒得自己做饭?因为996的工作让你身心俱疲,此刻只想休息,等着热饭送到嘴边。
你知道现炒一道菜至少需要30分钟,却要求外卖必须30分钟送到家。我们对金钱和效率的追求、对时间的极致压榨,逼得餐饮企业必须用更省时、高效的方式生产食物。
孔子曰“食色性也”,食物本应和情感需求一样,为我们提供欢乐,但现在它似乎成了维持生命、支撑劳作的“饲料”。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工业化带来的结婚率暴跌、少子化浪潮,也在助推预制菜发展。
过去一个家庭可能三代同堂,母亲做饭不仅是为了果腹,更是家庭情感的纽带。但如今离婚率高、结婚率低,大部分年轻人过着“一人一宠”的生活,甚至沉迷虚拟世界。这时,下厨做饭从一家人的热闹,变成了一个人的孤单。
一个人吃什么都一样,不如选择预制菜。回到开头,无数人说恨死预制菜了,但我不赞同。正是因为你我无数人需要它,才催生了它。当站在历史的高点回望当下,关于预制菜、关于中国人吃饭的一切,都变得清晰了。
一方面,中国作为人类历史上头号工业大国,我们享受了工业化经济的红利,自然也要承担代价。比如一大批现炒现烧的餐饮店,很难承受大城市高昂的店铺租金和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
相反,预制菜中央厨房虽然被说“没锅气”,但由于是工业化统一生产,食品安全上确实挑不出大毛病。此外,中国餐饮竞争惨烈,无数餐饮店大打价格战,上网甚至能买到三五元有饭有肉的菜品。
大批餐厅老板看到低成本空间,纷纷转向预制菜。据悉,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左右,相当于整个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的1/5,意味着你每出去吃5道菜,可能就有1道是预制菜。
根据报道,70%以上的外卖商家使用料理包,乡村基、吉野家等连锁餐饮店的预制菜比例高达八成以上。更关键的是,近十年来,海底捞、杨国福、巴奴等优秀餐饮巨头的发展,都得益于中央厨房的工厂化生产。
资本更愿意投资这类企业,这些企业得到资本扶持后进一步壮大,与传统现炒现烧的店铺竞争,使得后者存活愈发艰难。
#财经##餐饮##上头条 聊热点##外卖##食品安全##时事热点头条说##美食#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