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上大四了,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是没有明确的要求,那么家长肯定就是最着急的人,可是亲子之间的代沟却也越来越深了,家长觉得孩子还是太小,没有社会经验,有些东西就得听他们的。
可是大学生们却觉得家长们早就被社会抛弃了,他们才是真正落伍的人,他们没有上过大学,一起也不了解现在大学生到底在经历什么。
比如大学生想要考研还是考公的时候,家长总是会提出相反的意见,闹得鸡飞狗跳。

可是有一些大学生确实是比父母更加清醒的存在,比如笔者就听过一个哈工大的学生说什么也不会去国企的。
因为他觉得他一定要去跟互联网相关的大厂在那里施展自己的能力,因为年轻的时候就要拼一把,但是像国企里面的晋升流程都已经非常成熟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完全出人头地。
家长们固然就不理解这些孩子的想法,没有编制,如果老了的话,又该怎么办呢?尤其是当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大学生。

家里有没有家底儿的时候,那么听家长这些过来人的意见才是最对的选择,可是有一位妈妈却气的说自己心口窝都疼,因为他最近在家人群里面不断的指点江山,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考公。
比如先让女儿赶紧买考公的书回来看一看,因为她觉得女儿记忆力不错,那个考公应届生应该更好考一些,报个偏远点的也是可以的。
虽然母亲说这是个人建议,仅供参考,但是他内心对于这份执念还是很强,他说不尝试怎么知道呢,试一试又不后悔。

在他看来大学生的时间是很多的,不过女儿却直接告诉他考公的学生在宿舍都已经开始学半年,并且开始二轮复习了。
比如他是有每天7点看到凌晨,看了半年还没有学完,让他的孩子现在就开始学习,当然连课都看不完,怎么可能备考成功呢?可是家长却压根没有读懂这些话,还一直在劝说你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万一成功了呢。
可是女儿又说了一句决定性的话,说他压根就不想当公务员,不是说像父母所说的那样,好像是这些大学生们觉得自己能考上。

其实他们都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他真的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确实不喜欢这方面的事情,那么家长还强迫他,真的值得吗?评论区里也都有这样的家长说孩子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就气到不行,放弃985,报了211。
家人都在劝他说985考编才更方便,可是孩子却说我就不考公考编我才不进体制内,但是现在来看这些孩子又何尝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呢?

只有同龄人才懂,其实现在这种情况,如果还有人在劝学生考公考研,那才是真的没安好心,除非这个学生自己已经下定决心了,如果半路被人拉过去做这种事情的话,他们首先是肯定准备不完。
再说了,如果找工作都找不到,又为什么觉得自己有信心可以一年就考上公务员或者研究生。后来相信网络上的这些家长也认清楚了,因为这位母亲也开始说别的孩子不考公是人间清醒。

很多年轻人特别抵制这个,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叛逆,而是因为读完了大学四年之后,他们也看清了很多事情,确实是家长不懂的地方,需要多问问他们。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