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基金买“烂股”?!平安基金被误导还是另有“内幕”?

连续五年亏损的“烂股”,成了养老基金的“新宠”,最近更是6天无量跌停。

这不是个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事。

这家上市公司是华西能源,公司从2020年起连续五年亏损,累计亏损高达24.5亿元。每股净资产跌破上市时价格的60%,早已被市场视为“烂股”。

然而,2025年第一季度,平安基金管理的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养老基金却大举买入其1152万股。

这就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平安沪深300指数增强股票型养老金产品原本应以稳健为主,怎么会选择这样一只问题重重的股票?

业绩“变脸”,基金被误导还是另有故事?

2024年1月,华西能源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3年利润总额为1.3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3000万元。然而,仅三个月后,公司修正预告,利润总额变为亏损3.9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3.5亿元,前后差异超过5亿元。如此巨大的“变脸”,是否让基金经理们措手不及?

按常理来说,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虽允许在指数成份股之外进行适度配置,但通常应选择业绩改善或有望纳入指数的优质企业。可是,华西能源早已不在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之列,且每股净资产已跌破上市时价格的60%,连续五年亏损,显然不符合上述标准。

所以,基金经理大量买入华西能源,让人难以理解。究竟是被华西能源误导了还是另有故事,基民们此时希望有个合理解释。

ST帽子加身,股价连续跌停

2025年4月30日,华西能源因内部控制审计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报告,股票简称变更为“ST华西”。早在消息公布前的4月28日,股价就已下跌10%,随后连续5个交易日跌停,成交量极低,卖单却高达百万手。股价从4月27日的4.02元跌至当前的2.8元,跌幅超过30%。

除了平安基金,巴克莱银行、高盛国际、摩根士丹利、申万宏源证券和中金公司等机构也在一季度进入华西能源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这些知名机构是否被误导,还是另有投资逻辑或者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莫非这是机构们的集体商议的结果?这里就不禁问了,是什么条件会让机构们做出这样的决定?又会是什么力量让机构们做出这样的决定?如果有,那背后的故事很是耐人寻味。

养老基金投资需谨慎,监管应加强

养老基金应以稳健为首要原则,避免高风险投资。平安基金将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养老基金资金投入业绩波动剧烈、财务状况不佳的华西能源,显然违背了养老基金的投资初衷。若未及时止损,可能对基金净值造成较大影响,损害投资者利益。

基金管理人应严格遵循投资纪律,尤其是养老基金,更需谨慎行事,确保投资安全。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基金投资行为的监督,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财经   基金   平安   内幕   华西   能源   跌停   指数   机构   故事   业绩   时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