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陵”跻身世界遗产,聊聊你不知道的“东方金字塔” | 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游客眼中的大土堆,何以跻身世界遗产?今天,就让我们聊一聊你所不知道的西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肯定是在1040年至1043年戍边时所写。他所要面对的正是1038年刚刚称帝、建国号大夏的、原称臣于大宋的西北党项族首领李元昊。

西夏国鼎盛之时,北起居延,南至青海积石山,西出玉门,东到陕北无定河,疆域规模曾达到115万平方公里。他们发明了最像汉字的西夏文,翻译了大量汉文献,发展了手工业,促进了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在与宋、辽、金等共存的190年间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文化……直到1227年被蒙古汗国大军攻灭。

血腥的屠杀与疯狂的破坏,使关于西夏的遗存几乎荡然无存。更为可惜的是,元朝修前朝史时未修西夏史,仅以传的形式在《宋史》《辽史》《金史》中留下只言片语。

重新发现西夏的时间来得有点晚。

武威,古称“凉州”,为河西重镇,是西夏王国的陪都,在武威博物馆可以看到《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该碑正面为西夏文字共计1578字,背面为相对应的汉字共计1468字。1804年,清代学者张澍辨识出了这座石碑上的“奇怪”文字为西夏文。

从酒泉沿国道一直往北,当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孤烟散尽,就到达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黑水城就在那里。它始建于西夏时期,是现今已知唯一一座用党项族语音命名的城市。19096月,俄国人科兹洛夫来到黑水城,进行了9天的挖掘后,用骆驼驮走了40箱约上万件的西夏文物文献。后来这些文物文献在圣彼得堡展出,西夏学就此诞生。

在这些文献中,有西夏人编的夏汉对音对义词语集《番汉合时掌中珠》。借助这一工具书,研究者打开了解读西夏文献殿堂的大门。中国学者罗振玉、罗福成、罗福苌父子首先对黑水城文献开展研究,继罗氏父子之后的王静如,对西夏佛经、历史、语言、官印等均有研究。

然后是西夏陵。1938年,德国飞行员飞跃贺兰山时,拍摄到有数座巨型土堆,在贺兰山嶙峋的阴影中沉默矗立,这一“东方的金字塔”被世界开始关注。1972年至1977年期间,宁夏考古人第一次对西夏陵进行系统调查,证实了《嘉靖宁夏新志》所载西夏王陵处于贺兰山之东。之后又有数次的考古,一代代考古人员大都在这里流过汗水,西夏陵的选址、结构、布局、陵寝制度逐渐明晰起来。

在近40平方公里的陵区范围内,包含有9座帝陵、271处陪葬墓、5.03公顷的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最近的考古是在2024年,通过对3处防洪墙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弄清了防洪设施的建造方法和类型。

作为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代表性遗产,西夏陵为中国历史上延续近两百年的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特殊见证,也填补了亚洲文明史上时间—区域—族群框架上的空缺。这是它成为世界遗产的理由。

7号陵,是9座陵中目前唯一可以确认陵主身份的。五块残碑石拼合为留存西夏文字最多的一块碑,碑额两面阴刻西夏文篆书,汉译为“大白高国护城神()德至懿皇帝寿陵志文”,确定为西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历史   西夏   金字塔   会儿   世界遗产   水城   文献   汉字   土堆   额济纳旗   宁夏   合时   宋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