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加杠杆赌AI!美股泡沫有多大?美联储要动手了

美股三大指数又双叒叕创新高了!道指、纳指、标普500跟开了挂似的往上冲,周五收盘价集体刷新历史纪录。但就在这一片“牛市万岁”的欢呼声里,有个数字正在疯狂闪烁红灯——美国股民的借钱炒股余额,也就是保证金账户借款,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1万亿啊朋友们,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美国每年军费的一半,能买下5个特斯拉,够给每个美国人发3000美元现金。现在这笔钱全砸进了股市,而且是借来的!更吓人的是,“华尔街最准分析师”哈特内特已经敲警钟:宽松政策喂出来的泡沫,快要吹不动了!


一、一万亿杠杆怎么来的?散户在“借高利贷”炒股

先给不懂行的朋友科普下:啥叫“保证金账户借款”?简单说就是你本金不够,找券商借钱买股票,相当于用信用卡套现炒股,还得付利息。现在全美国股民欠券商的钱加起来,突破了1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暴涨20%。这是什么概念?2008年金融危机时,这个数字才4000亿;2020年疫情熔断前,也就7000亿。现在直接干到1万亿,简直是坐着火箭往上蹿!

为啥突然这么疯狂?说到底还是“赚钱效应”冲昏了头。今年4月以来,标普500从低点反弹25%,纳指更是暴涨35%,AI概念一飞冲天。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种人:看别人买英伟达、微软赚了钱,自己本金不够,就琢磨着“借点钱多买点,赚了翻倍还了利息净赚一大笔”?美国散户现在就是这心态。

更要命的是,市场现在“躺平”得离谱。“恐慌指数”VIX跌到了14.92,创5个月新低。VIX这玩意儿跟股市是反着来的,指数越低说明大家越觉得“稳了”。但老股民都知道,VIX低到这种程度,往往是暴风雨前的宁静。2021年美股见顶前,VIX也曾跌到15以下;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它甚至跌到过10。现在的市场就像喝了假酒的醉汉,觉得自己天下第一,根本没意识到脚下就是悬崖。

二、低利率+监管松绑:美联储在“怂恿”大家赌命?

有人说,散户疯了才会借这么多钱炒股。但你想过没有:如果借钱炒股的成本比存银行还低,你会不会动心?

这两年美联储疯狂印钱,基准利率长期维持在低位。虽然去年加息了几次,但市场早就提前押注“降息周期要来了”。现在美国银行的保证金贷款利率大概在6%-8%,听起来不低,但对比标普500今年35%的涨幅,简直是“白菜价”。更别说还有各种“灰色杠杆”:比如用股票质押融资,或者通过期权加杠杆,实际借钱成本可能更低。

监管层也在“放水”。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虽然嘴上说“风险提示”,但实际上对保证金账户的审查越来越松。以前你本金10万,最多借5万;现在有些券商直接给2倍杠杆,本金10万能借20万。甚至有散户通过信用卡套现、借消费贷来炒股,这跟2007年次贷危机时“零首付买房”有啥区别?

哈特内特说得一点没错:“现在的货币政策和监管环境,就像给赌场装了台印钞机,还把大门敞开让所有人进来赌。”但问题是,赌场老板(美联储)随时可能断水断电,到时候借钱炒股的人,就等着被券商强制平仓,一夜回到解放前。

三、科技股泡沫有多大?市盈率已经飙到“宇宙级”

一万亿杠杆都砸到哪儿去了?看看持仓就知道:80%以上都冲进了科技股。英伟达市盈率已经炒到70倍,微软、Meta超过30倍,连刚盈利的AI公司都敢喊出百亿估值。标普500整体市盈率22.6倍,比历史平均水平高43%!

这时候肯定有人跳出来说:“现在是AI时代,不能看老黄历!”这话没错,但再牛的技术也得有利润支撑。英伟达一季度财报确实炸裂,但二季度预期已经开始降温;微软的AI业务收入占比才5%,股价却涨了50%;Meta更夸张,靠裁员和短视频赚了点钱,市值就飙到2万亿美元,比疫情前还高。

最讽刺的是,Meta刚挖走了ChatGPT核心研发人员赵晟佳,扎克伯格说要“搞出超级智能”。但你仔细想想:如果AI真那么赚钱,谷歌、微软、亚马逊早就杀疯了,还轮得到Meta砸钱挖人?现在的科技股炒作,本质上就是“皇帝的新衣”——大家都知道泡沫大,但谁也不想先下车,都盼着别人当接盘侠。

四、下周将是“审判日”:美联储+财报+关税,三大炸弹要爆

现在的美股就像走钢丝,而下周有三颗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第一颗是美联储利率决议。虽然市场普遍预期不加息,但如果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稍微提一句“通胀还没压下来”,或者暗示“降息要推迟”,高杠杆资金肯定会恐慌出逃。别忘了,2013年“缩减恐慌”的时候,就因为美联储说要减少购债,美股一周跌了5%。

第二颗是科技巨头财报。苹果、微软、亚马逊、Meta下周扎堆发财报。现在市场对AI的预期已经拉满,只要有一家财报稍微不及预期,比如微软AI收入增速低于50%,或者苹果iPhone销量下滑,股价分分钟暴跌10%。到时候杠杆账户被强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第三颗是美国关税政策。8月1日美国要调整多项关税,涉及半导体、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如果关税提高,科技公司的供应链成本会飙升;如果关税降低,又可能被解读为“经济不行了才减税”。无论哪种结果,对高估值的科技股都是利空。

五、历史总是重演:从郁金香泡沫到次贷危机,贪婪从未改变

有人说:“这次不一样,AI是颠覆性技术!”但翻开金融史你会发现,每次泡沫破裂前,都有人说“这次不一样”。

17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大家觉得“郁金香是稀缺资源,永远涨”,结果一朵花的价格能买一栋楼,最后暴跌99%;2000年互联网泡沫,大家觉得“只要有.com就能赚钱”,结果 Pets.com 烧光1亿美金后破产,纳斯达克跌了78%;2008年次贷危机,大家觉得“房价永远涨,房贷不会违约”,结果雷曼兄弟破产,全球金融海啸。

现在的美股杠杆泡沫,跟这些历史事件简直一模一样:低利率推高资产价格,监管放松让投机泛滥,散户跟风加杠杆,最后用“新技术革命”来给自己洗脑。唯一的区别是,这次泡沫更大——一万亿杠杆资金,一旦崩盘,杀伤力可能超过2008年。

六、普通人该怎么办?别当最后一个接盘侠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这么危险,我能不能做空美股?”劝你别作死!现在的市场已经完全不讲道理,美联储和散户的资金能把股价推到你怀疑人生。2021年做空GameStop的机构,就是被散户逼到爆仓,亏损上百亿。

对普通人来说,最靠谱的办法就是:别碰杠杆,别追高科技股,手里留足现金。如果已经买了美股,赶紧把杠杆降下来,设置好止损线。记住:股市不会一直涨,一万亿杠杆总有爆仓的那天,到时候跑都来不及。

最后说句大实话:华尔街分析师天天喊“泡沫风险”,但他们自己还在拼命推股票;美联储嘴上说“控制通胀”,但背地里还在偷偷放水。这世界上没有救世主,想在股市活下去,就得记住一句话: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现在?明显是该恐惧的时候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财经   杠杆   散户   泡沫   美国   微软   关税   本金   英伟   保证金   券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