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威胁无效,为了让中方买大豆,特朗普变招,要停买中国地沟油

前言

如果有人告诉你,美国总统为了让中国重新买他们的大豆,居然跳出来说要“停止购买中国的地沟油”,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个段子。

可偏偏,这事儿还真发生了。

前段时间,面对中方迟迟不购买美国大豆的局面,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施压效果不佳后,居然想出了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新招数”——通过威胁停止进口中国地沟油来向中方施压。

要知道,地沟油问题长期以来被视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顽疾,各国都对其严加管控,美国突然将这一问题与大豆贸易捆绑。

美国此举,究竟有着怎样的考量?

特朗普的“地沟油威胁”

回看这场“威胁秀”的背后,其实是一场极具美国特色的政治表演,自今年5月起,中国已经暂停从美国采购大豆。

要知道,美国的大豆主产区集中在中西部那些传统“红州”——特朗普的铁票仓。

面对农民的不满,特朗普急需重新找回“对华强硬”的人设。

问题是,关税这张牌早在他第一任期时就打烂了,再提关税只会伤到美国自己的进口商与消费者。

于是,特朗普另辟蹊径,挑了个听起来“有点技术含量”的领域——废弃食用油

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中国“不买我们的大豆,让美国农民受苦”,于是美国要通过停止“食用油贸易”进行反制。

可关键是,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这种“油”,主要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和厨房炸鸡的油可完全两码事。

特朗普在口头上故意模糊概念,是为了让普通选民听起来“像回事”:中国欺负我们,我们就别买它的油!

这在政治造势上确实有效,但在经济账上完全说不通。

拿区区十几亿美元的进出口价值,去对抗一个年值超过上百亿美元的大豆市场,无疑是用鸡蛋撞石头。

从逻辑上,这也折射出特朗普的一贯套路——用情绪对冲现实。

对选民,他需要一场看得见的“斗争”;但在实际经济层面,美国这种“威胁”根本伤不到中国。

自贸易战以来,特朗普团队始终高估了美国的谈判筹码,低估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灵活调整能力。

中国不买美国大豆,就转向巴西、阿根廷,同时扶持国内替代品;可美国要换掉中国的废弃油原料,却几乎找不到同等规模和性价比的来源。

毕竟,对于现在的美国生物燃料产业而言,这些废弃的食用油是供不应求的……

地沟油成了“香饽饽”

这种废弃食用油(也就是很多人熟知的地沟油)学名叫UCO(Used Cooking Oil),经过加工后能变成生物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在减排行动加速的今天,这两样燃料可是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航空业为例,传统航空煤油碳排放高,而SAF可减少高达八成的碳足迹,成为国际能源署和各大航空公司布局的焦点。

美国在拜登政府时期推出“通胀削减法案”,其中对生产SAF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这直接让美国的可再生燃料行业迎来爆发。

短短三年,美国从UCO净出口国变成进口大户,截至2024年上半年,进口量超过上百万吨,其中六成来自中国。

从商业角度看,中国出口的地沟油在全球最有竞争力。

一是因为数量大,二是来源稳定,三是价格低。

中国每年出口的地沟油数量大约占全球市场近一半,而美欧在国内搜集的废油远远不够自用。

再加上中国的再生能源企业在清洁精炼环节技术领先,出口的UCO碳强度更低,意味着在碳交易体系中更有价值。

正因为如此,美国的生物燃料厂根本离不开这部分供应。

如果特朗普真要一纸禁令,最先受伤的不是中国,而是那些已经在新建生物精炼厂的美国公司。

毕竟少了原料,那些享受联邦补贴的可再生燃料项目都要停摆,直接影响就业和能源战略。

中美贸易博弈

如果说地沟油事件只是一个小插曲,那它真正折射出的,是中美贸易力量对比的深层变化。

特朗普的威胁看似气势汹汹,其实是无牌可打。

首先,中国早在贸易战中就完成了大豆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布局。

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大豆出口份额持续提升,同时中国还通过扩大国内种植面积、优化农业补贴政策等方式增强自给能力,这使得美国大豆在全球市场的不可替代性显著下降。

反观美国失去了中国这块世界最大的大豆市场,要重新找出口,几乎不可能。

与此同时,美国的绿色能源产业对外依赖却更深。

除了地沟油,还有稀土、锂电关键原料、太阳能电池片等环节,都离不开中国供应。

这是现实,也是美国工业链“去中国化”喊得响、做不动的根本原因。

特朗普的“地沟油威胁”,倒像是一种象征性的宣泄:既显示了他对中国供应链的无奈,又告诉选民“我还在对抗中国”。

但在资本市场的眼里,这种动作反而释放出“美国供应风险上升”的信号。

事实上,“地沟油事件”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世界已不再是那个单极世界。

任何一方想单独操控贸易秩序都难上加难。

中国的供应链能力、科技创新和市场规模,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器。

在这种格局下,特朗普式的威胁更像是一出政治秀——热闹一阵,却注定无法改变现实。

结语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加工厂,而是深度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的经济体。

地沟油这件“小事”,其实说透了一个大道理:在新的全球化浪潮里,谁掌握了产业链、技术和市场的多元平衡,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而特朗普那样只会喊口号、耍情绪的做法,只会让美国看起来更无奈——毕竟,连“地沟油”都成了他发脾气的借口。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中国不买美豆,特朗普又搞讹诈》2025年10月15日

枢密院十号:《“这能威胁到中国?美国市场早被无视,几乎没影响”》2025年10月15日

北京日报客户端:《农民日报评论:特朗普拿“地沟油”吓唬中国?美国豆农先急了》2025年10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关税   中方   大豆   中国   美国   燃料   食用油   能源   市场   生物   选民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