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效果好的中成药,这10款最经典、最实用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总是喊“累”?

清晨一睡醒,觉着浑身没什么力气,连刷牙都没什么劲头;对着镜子一瞅,发现脸色黄黄的还暗暗的,嘴唇也没什么血色;手脚老是冰冰的,稍微遇上点小事就心慌气短。

许多人认为这是“上火”或是“睡眠不佳”,便随意购置阿胶、红枣、枸杞来进行补益;不过食用半个月后,气色反而更差,并且出现上火、长痘痘、失眠的状况。

这种情况,在我药店干的十几年里,看得太多。

其实,这不是“补不够”,而是“补错了”,在中医看来,气血是维持生命的根本,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若气不足,人便会乏力且不爱言语、出汗多、易感冒;若血不足,则会头晕、面色发黄、月经量少。

现今不少人工作压力大,作息无规律,饮食也没定数,往往是“气血两虚”同时存在,问题是气虚、血虚、气血两虚各有差异,补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今天这篇文章,我就结合多年药店经验,和你聊聊真正能调气血、养精神的10种经典中成药——哪些适合你、哪些不该乱吃,讲透了。

一、补气血不是一味“补”而是先分清自己“虚在哪儿”

先别急着吃药,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到底是气虚、血虚还是气血两虚?

气虚之人稍一活动便易出汗,怕冷体力欠佳,说话没劲儿;血虚之人面色发白,唇甲颜色偏浅,或许月经量少或周期延后;气血两虚时,症状更为凸显,诸如头晕眼花、心慌头发易脱落,整日无精打采,没什么活力。

因此需谨记,补药即便再好,若使用不当便如同未补,甚至还会产生反效果。

二、十种经典中成药,真正懂得“对症下补”

1.八珍益母丸

这是女士常用的气血双补之剂,八珍丸为基本方,益母草令其更着重调经活血,适宜于月经量少、面色发黄、轻易疲倦的女士,气血两虚者服用,通常一两周之后面色会显著好转,若月经量多或处于孕期,则需规避服用,不然反倒或许会造成出血加重。

2.归脾丸

心神和脾脏都虚弱的人,长时间失眠多梦、记忆力不好、食欲不好、心慌并且容易疲倦的人,用这个正合适,服用的时候最好在饭后半小时服用,以便吸收,并且不要和浓茶、咖啡一起服用。

3.十全大补丸

这个名号听来略感夸张,可是方子却不普通,它是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加入了黄芪和肉桂,既能补气还能补血,还能够温阳扶正,畏寒、易感冒、久病体弱的中老年人群十分适合,倘若体内有热、口干、便秘的人,建议暂且不用,以免越补越上火。

4.复方阿胶浆

可看作“气血双补类”的明星产品其一,它包含阿胶、人参、熟地、黄芪等成分,对改善贫血、面色不好以及易疲惫之人极有好处,尤其适宜经常熬夜、体力耗费大的女性,但需留意,感冒或者处于经期时应停止服用,不然会影响吸收与药效。

5.人参养荣丸

这药较适用于气虚体弱、久病体虚之人,诸如术后康复期者,以及慢性病体质虚弱的老人,常出现气短懒言、四肢无力之状,人参养荣丸可助其恢复元气并安神,服药时勿与辛辣刺激食物同食,否则会影响脾胃。

6.当归补血口服液

简易且经典,其主要药物就是当归和黄芪,一个用来补血,一个用来补气,它十分适合月经结束后调理、献血之后恢复,又或是体力透支后迅速补充,气虚并且血虚的女性,食用过后面色、气色都会变得润泽,只有一点要留意,黄芪比较温热,血压高或者体内有热的人得谨慎使用。

7.女金丸

专为女性气血两虚、面色发黄、月经不调者设计,调理时长不宜过短,连续服用两至三个周期后,往往可察觉肤色改善、手脚变暖,孕妇禁用,经期应暂停服用。

8.生脉饮

由人参、麦冬和五味子这三味药材配伍而成的方剂,既能补益气力,又能滋养阴液、促进津液生成,对于经常熬夜、容易出汗、伴有心慌气短症状的人群来说,服用此方能明显缓解疲劳,特别是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当身体虚弱且汗出较多时,其改善作用尤为突出,但若正处于感冒发热阶段,则不宜使用,以免闭门留邪,影响病情恢复。

9.养血安神片

顾名思义,补血又安神。适合长期失眠、心慌焦虑的人,尤其是“血不养心”型失眠。气血调足了,精神才安稳,睡眠自然会变好。孕妇禁用,睡前服用效果最佳。

10.党参养荣丸

相较于人参养荣丸,这款药药性较为温和,不易使人上火,格外适合怕热、体质虚弱且正在病后调理的人;要是持续长期服用,不光体力会渐渐恢复,气色也会随之改善,面色会更为红润

三、真正的补气血,从来不是一瓶药的事

许多人吃了几盒药,便开始抱怨“没效果”,实际上补气血如同种树一样,药是肥料,生活就是土壤,要是你天天熬夜、三餐不按时、情绪焦虑,这样再好的药也无法保住气血。

我常对顾客说:补气血是一场生活的修复,而不是药的堆积。

比如说晚上十一点前睡觉,比吃两瓶补药还管用;早上坚持散步,能让气血运行更顺畅;饮食方面,尽量少喝冷饮、少吃生冷的东西,多选性质温和又能滋补的食材,比如红枣、桂圆、山药、莲子这类;月经结束后,可以适当调理,补补身体,像当归补血口服液或者八珍益母丸就挺好,但要注意别一下吃太多不同的药。

只有“药补”加上“食补”“作息调”,身体的气血才能真正恢复平衡。

四、补气血,最怕两个字——“盲补”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同一种药,也不是越补越好。补得不对,反而会堵气、上火甚至加重虚弱。

气血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底气,有了它皮肤才亮、精神才足、思维才清。补气血不是“女人的事”,男性长期疲劳、久坐不动、面色暗沉,同样需要调养。

因此若你近期常感疲惫且面色欠佳,不妨暂停一下,审视自身生活习惯,而后挑选一种适宜的中成药逐步调理,莫要急于求成,气血是缓缓滋养而成的。

特别声明:医药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线下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养生   中成药   气血   面色   月经   血虚   人参   黄芪   阿胶   虚弱   适合   当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