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听说一到夏天,心脏不太好的人最容易出事。”——一位中年男性在复诊时向医生提出了这个问题。
天气变了,人的身体反应也跟着变,很多人还没来得及适应,炎热就已经扑面而来,热浪袭人的季节,是心脏最吃力的时候。
它必须不断地调整节律,维持循环,调控体温、血压和水盐平衡,而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常常会打乱这一切。
这种被打乱的节奏,不一定当下就有表现,但积压着,压着压着,某一天就卡住了,真正需要注意的,其实不是突发的高温,而是持续的热。
热得不间断,热得不让人喘气,人在这种温度下活动、工作、吃饭、睡觉,全都带着负担。
有空调、有饮料、有冷水澡,这些能应对高温,看起来确实舒适,但这些手段的作用其实很有限。
身体的调节能力才是主力,空调只能暂时缓解外部的热感,心脏是一台全天候运转的泵,每一次气温骤升都在增加它的工作负荷。
它没有缓冲期,只能硬扛。只要温度在三十度以上,心率就会比平常快个十到十五次,微小的变化,身体并不会告诉你,但它确实存在。
一个被反复证实的现象是,睡眠质量在高温天显著下降,尤其是心脏功能不佳的人,出汗多,翻身多,醒来频繁,这些都在加重夜间的循环负担。
白天已经被热浪袭击了一整天,到了晚上本该是休整的时候,但空调吹得不当、睡姿不合理、环境闷热或过冷,这些都可能让心率波动加剧。
不少人在高温天为了凉快,会把空调温度设得很低,甚至整晚不关,这种做法在很多人看来是降温、是享受,其实是对身体极大的刺激。
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会让血管持续收缩,心脏为了维持周边供血必须加大泵血力度,心肌耗氧量直线上升。
表面上睡得很熟,实际上是身体在负重前行,更有的人空调直接对着床头吹,这不仅仅是嗓子干的问题,更是血管调节受阻的隐患。
在清晨醒来时,突然离开冷气充足的房间,走进闷热的厨房或卫生间,气温一下子升高十几度,身体跟不上这个变化。
血管短时间扩张,血压波动剧烈,是心脑血管最容易出事的时刻,很多人就在这个环节出事,不是因为热本身,而是冷热切换太突然。
空调不能一下关掉,也不能直接设在很低的温度,调整温度时要慢,每次下降不超过2℃,间隔十几分钟。
睡觉前调好温度,设定定时关闭,并保证房间微微通风,这样既能保证舒适,也能减少心脏的刺激。
有些人一边开着空调,一边盖厚被子,这种做法表面上感觉“舒服”,但其实让身体陷入温差冲突的矛盾状态,对循环系统是种无形的拉扯。
除了空调的使用,白天的生活节奏也决定了心脏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夏季的正午和午后两小时,是热量集中释放的时间段,这个时段的地表热反射最强。
无论是否有太阳直射,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刺激都是成倍增加的,人在这个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不仅仅是中暑风险的问题,而是心脏直接被拉满功率运转。
短短几分钟内的暴晒,就可能让血液浓缩、心跳加快、循环压力升高,很多人习惯中午吃完饭散步,但在高温天却可能带来反效果。
饭后血流主要集中在胃肠道,心脏供血本来就下降,这时候再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心脏几乎是两头受压,轻则心悸,重则出现心绞痛、供血不足等表现。
口渴其实是身体已经进入轻度脱水状态的信号,而不是预警机制,等到口渴才喝水,已经滞后,更不应该等渴急了就猛灌冰水。
冰水入腹,对胃肠道是极强的刺激,会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进而造成心率不稳,有些人感到胸闷、头晕、腹痛,以为是中暑,实则是冰水诱发的神经反射。
如果出汗多,还要适当补充电解质,不仅仅是盐,还有钾、钙、镁等离子,很多人以为喝矿泉水就够,其实矿泉水的电解质含量远远低于体液损失的速度。
夏天喝淡盐水、绿豆汤、稀释过的运动饮料,比喝白水更能维持体内平衡,误区往往来源于经验错觉。
很多人觉得夏天只要“凉快”就行,于是空调低开、冷饮猛灌、晚睡熬夜、冷水冲澡、午后活动照常进行,觉得身体没有大碍。
但心脏不是立即给出反馈的器官,它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当积压到某个临界点时,就会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让人付出代价。
夏天最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因为天气好,衣着轻,食欲强,精力也似乎充足,但也因为这样,人更容易在不自觉中过量活动、忽略休息、压缩睡眠。
而这几项恰恰是维持心脏稳定的核心因素,心脏的运行靠的不是药物,也不是设备,而是节律,一旦节律被打乱,即使没有器质性病变,也会出现功能紊乱。
年轻人看似没有基础问题,心肌依然可能在高温压力下产生劳损,尤其是有抽烟、饮酒、作息不规律等行为习惯的个体,在夏天最容易积压出隐患。
调整节奏,是保护心脏最实际的方式,该休息时就要休息,能避暑就避暑,不要硬撑,早睡早起,把最活跃的时间段放在早上,把下午留给身体缓冲。
饮食要清淡不过咸,减少油炸、辛辣和高脂肪摄入,避免长时间独处在密闭空间,多让空气流动。
即使有空调,也要每天定时开窗换气,让身体不至于陷入空气稀薄的环境中,那些能够安全度过每一个高温夏天的人,靠的是对生活细节的坚持。
每一个理性的决策,每一次主动的调整,都在为心脏争取喘息的空间,高温季节,是最能看出一个人生活方式是否稳当的时期。
外在的热,不一定能伤人,真正起作用的,是人在热中做出的选择,人体的极限,不在气温里,而在生活里。
越是简单、越是平稳,心脏才能越从容,不是热在伤人,是人给了它机会,能不能稳住,最终只看一个人如何生活。
#MCN双量进阶计划#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冠心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刘光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贝叶斯分析, 中国卫生统计, 2022-12-25
更新时间:2025-08-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