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周末,56岁的王阿姨和几个老姐妹去商场逛街,路过金银首饰柜台时,她看中一只镶着小珠子的银手镯。售货员热情介绍:“阿姨,这是真正的纯银,戴着还能吸收身体的毒素呢!”几个姐妹一听都心动了,现场就有人说:“听说戴金银饰品会有辐射,还可能致癌,这是真的吗?最近网上越说越吓人。”王阿姨赶紧掏出手机搜了搜,却看到有的文章说“金银不是放射性元素,戴金银没问题”,也有帖子留言“经常佩戴对身体不好”,一时间大家反倒更迷糊了。
到底金银首饰戴久了健康有风险吗?为什么还有人说有辐射乃至致癌?更让人担心的是,什么样的首饰才会真正危害健康?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疑问,今天就带你科学拆解——金银首饰背后那些容易被误会的健康真相。
首先,关于“金银首饰有辐射、长期佩戴可能致癌”的说法,其实大多数是误解。金和银本身不是放射性元素,它们在化学属性上非常稳定,自古以来作为货币和饰品材料被人类广泛使用。如果金银首饰真有大问题,我们的祖先早就出问题了。
那为什么网络上会有人说“金银首饰有辐射”?
其实,个别金矿、银矿中可能混有极少量的自然放射性元素(如钴、镭等),但正规大型首饰厂生产前都会经过严格检测和净化处理,最终上市的金银制品,其放射性水平远低于安全标准。即便是有同位素金,微弱的放射性也会迅速衰减至无害。
国家标准规定:合格首饰中,含有害物质的限量必须符合GB/T 16552-2017、GB11887-2012等国家标准。例如,重金属铅的含量不能超过1%。因此,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的金银首饰,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有些人担心“银饰会变黑是吸收了体内毒素”,这其实也是误区。银饰变黑主要是因为与空气、汗液中的硫发生反应生成硫化银膜,和身体毒素毫无关系。有人戴银首饰发黑,有人不黑,多半取决于体质汗腺、环境湿度以及饰品制作工艺等因素,而不是健康情况。
但问题在于,市面上除了金银首饰,还有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产品,甚至某些看似养生的“文玩饰品”,才是真的可能对健康埋下隐患。不是所有首饰都安全——有4类首饰,最好尽量避免长期贴身佩戴。
长期佩戴劣质或特殊材质的首饰,确实可能带来重金属中毒、皮肤刺激,甚至慢性疾病风险。下面这4种类型的首饰,专家建议一定要留意。
染色玛瑙、彩色玉石
市面上花花绿绿的玛瑙手链、项链,一些其实是通过重金属染色工艺制作而成。央视调查发现,染色玛瑙中铅、铬、汞的含量容易超标,甚至超国家限值数倍。长期佩戴,这些有害金属可能经皮肤微损伤或汗液进入体内,慢慢积累毒害肝、肾、神经系统,并且有文献显示,血液重金属持续升高与多种癌症风险增加双向相关。
仿真金银首饰(劣质合金)
为了追求外观和降低成本,部分低价仿金银首饰往往混合大量合金,如铅、镉、镍等。这些重金属一旦超标,同样可以通过皮肤被吸收,引发皮肤炎症、慢性中毒,严重时影响血液、肾脏健康。正因为如此,国家对仿真类合金制品限铅、限镉、限镍有严格要求。非标产品普遍重金属超标,健康危害难以忽视。
鸡母珠(相思豆类)首饰
有些手串、珠饰为了寓意美好,会用被称为“鸡母珠”(相思豆的一种)做原料。这类植物种子有鲜艳的红色,非常吸引眼球。但你或许不知道,鸡母珠蛋白是世界著名的剧毒植物毒素,3微克足以致命。完整珠子相对安全,但一旦不慎破裂或者儿孙好奇误食,都可能有极大风险。一串首饰的总体含毒量,足以带来严重中毒甚至生命危险。
核桃手串、把玩类文玩
中老年朋友喜欢“文玩”手串,特别是核桃,其实也潜藏隐患。核桃易霉烂,生长细菌和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致癌物,毒性高于氰化物、有机农药和砷化物。如果核桃表面长霉气味异常,坚持把玩或佩戴,毒素就可能被皮肤吸收,产生慢性中毒风险,甚至威胁肝脏健康。
除此之外,近年来流行的所谓“能量石”,更容易让人踩坑。2019年大连海关曾查获一颗“能量石”,其放射性比安全标准超标112倍,一天佩戴等于拍117次X光片!但事实上,绝大多数能量石不过普通石头,无实际疗效,部分反而因自然核素含量异常,空有心理安慰,却平添辐射隐患,还误导了不少追求健康的朋友。
只要首饰来源正规,多数金银首饰安全系数很高。但佩戴首饰仍有3点建议,每个人都应牢记。
理性选择材质,认准“正规”标签
购买金银首饰时,请优先选择有CCC等合格认证和品牌防伪标识的正规专柜和品牌店铺。避免在地摊、无证小作坊、电商低价批发渠道购买,降低买到劣质合金或“伪饰品”的风险。特别是给儿童、老人佩戴的首饰,更要看清检测报告和材料标注,有疑问问清楚销售人员。
谨慎对待“染色”“彩色”与“动植物原料”饰品
彩色玛瑙、染色玉石务必查验产品合格证,必要时可以通过第三方珠宝检测中心检测。如果已经发现佩戴部位有过敏、发炎、瘙痒、色素沉着等症状,请立即停戴并就医。核桃、鸡母珠、朱砂等天然类首饰,艺术品可赏玩,长期贴身佩戴则应慎之又慎。
首饰日常维护与定期清洗不可少
首饰与皮肤长期接触容易藏污纳垢,建议每隔1-2周用温和肥皂水或无腐蚀性首饰清洗液清洁首饰,避免长期出汗、洗澡、运动时继续佩戴。同时,银饰遇黑要用专业擦银布,而不要用化学试剂浸泡。发现首饰表面有裂纹、变色或异味时,及时送专业珠宝店检测。
归根结底,现代工艺下的正规金银首饰本身安全性极高,致癌和辐射风险非常低。但网络与生活中的“养生饰品”“花样文玩”和劣质杂牌首饰,才是真正隐藏健康威胁的高风险因子。科学选择、理性佩戴,才是守住健康的最佳底线。
健康,往往就在我们每天的小决策里。从选用正规首饰做起,既美观又安全。切记:遇到过敏、发炎、异常不适,或对首饰材质有疑问,千万要前往当地正规医院进行面诊,听取专业医生建议。首饰只能点缀生活,不可担当健康重任。对于个体差异,也请把关自己的安全,别让“养生误区”成为健康隐患。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金银首饰有辐射,戴了会致癌?提醒:4种首饰尽量少带,太伤身了》
《金银首饰有辐射,戴了会致癌?劝告:5种首饰尽量别戴,太伤身》
《金银首饰有辐射,戴了会致癌?5种首饰尽量别戴,太伤身了》
《金银首饰有辐射,戴了会致癌?提醒:6种首饰尽量少带,太伤身了》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