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不少人,整天嚷嚷要写点东西,一到键盘前就开始叹气。
理由千篇一律:“我生活太普通了,没啥好写的。”好像写作者都得环游世界、失恋十次、被闪电劈过一次才配有灵感。可真相是,大多数能写出好东西的人,生活都乏味得像隔夜白粥,只是他们知道:
粥里那颗焦米,也是味道。
有天早上,我蹲在楼下系鞋带,隔壁卖豆腐的阿姨正和顾客掰扯着“豆腐要切厚点还是薄点”。俩人吵得空气都冒烟。
我想,豆腐无辜吧,切厚切薄都得挨骂。
可那一刻我笑出来,也记下了:“她嗓门亮得,连阳光都晃了一下。”你看,素材不就在身边?
只是很多人,抬头盯着远方,低头错过生活。
我后来养成习惯,兜里揣个小本子,哪怕只记一句。地铁里小孩抢座的嚎叫、办公室空调的嗡鸣、老爹打电话骂我“别装忙”……这些碎屑堆起来,日子就有了质感。
写作不是造梦,是捡生活。
有时,我甚至怀疑“无聊”才是最好的养料。
比如看老婆拖地。阳光透进来,地板闪着亮光,拖鞋印一串省略号。那画面安静得让人心软。我写下来:“她拖着地,把阳光拖成了一条河,拖鞋在河面上点出省略号。”
那天的地板,比海还深。
写作的关键不在经历多传奇,而在眼神够不够细。
平常的事,一拧,就能拧出味。堵车时的司机,像一群金属蚂蚁排队打卡;夜宵摊的油烟,像城市的呼吸。
你一旦用这种“放大镜”的心态去看,连电费单都能写成一首情诗。
有朋友说:“我写不出东西,因为我没情绪。”
笑话。情绪这种东西,藏在你每一次咬牙忍气里。上班迟到被骂、开销超预算、和伴侣冷战——这些时刻才有真实的你。
写作,不是教人伪装优雅,而是敢于记录自己笨拙的心跳。
我记得有次绩效被扣,心堵得慌。
风吹过来,像在数我口袋里的零钱。那晚我写了一句:“连风都替我算账。”后来发出去,好多陌生人留言说:“这句话我懂。”
那一刻我才明白,写作的意义从不是炫技,而是有人在别处,也疼成你那样。
现在我的备忘录里,堆满了三百多条“没用的小句子”。
菜市场的叫卖、凌晨的月光、楼下猫的喵声。它们都不起眼,却能在某天救我于灵感枯竭的深渊。
说到底,写作不是一种天赋,是一种姿态。
你得肯弯腰,从尘土里捡光。从一块豆腐、一声叹息、一滴雨水里,找出那个让心微微一颤的瞬间。只要你愿意抬眼看看、停手一秒、记下那句“有点意思”的话,世界就不再无聊。
素材不在远方,在你盯着屏幕发呆的那一刻,在你吃完早饭、看见油条上那滴残油反光的瞬间。
生活不是没故事,只是你没去听。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