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文摘自《含山文史资料》第一集(1988年10月),李卓、韦承木口述,刘群整理,原标题《汪伪“十一号”特务组织在运漕》
正文
运漕素为江北重镇,背靠淮南铁路,扼裕溪河之要冲。
这条裕溪河上通巢湖,下接长江,是皖西和皖南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水道。在淮南铁路一旦受阻或中断的情况下,这条水道的战略价值就愈发显得重要。抗战前期,运漕地区党组织在中共临江县委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各种抗日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与隔河相望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为抗日根据地遥相呼应,大有燎原之势。所以,无论在政治、军事或经济上,对于日本侵略军和汪伪政权来说,运漕实在是一块不可多得的江北战略要地。为了扑灭运漕地区和无为抗日根据地如火如的抗日运动,为了确保裕溪河的畅通无阻,1940年5月左右,日军第二次占领了运漕。随之汪伪“十一号”——这一杀人不眨眼,充满诡秘阴森色彩的特务组织,开始在运漕建站了。
“十一号”特务组织,是汪伪“皖南政治保卫局”的代称,因该组织设在芜湖西门“十一号”而得名。运漕“十一号”则是汪伪“皖南政治保卫局”(汪精卫公开投靠日寇后,由周佛海、丁默村在上海筹建特务总部,下设政治保卫局,“皖南政治保卫局”是它的下属)派驻在江北的一个重要的特务机构。内设:秘书股、行动股、情报股、组干股。下辖铜城闸“十一号”(负责人朱福如)、林头“十一号”(负责人刘家赞)、无为黄雒河党网通讯员:谢涧秋。该组织的主要任务:1.打击迫害抗日军民。2.策反原国民党党政军人员。3.搜刮钱财。1943年9月,汪伪政权内部因派系斗争,互相倾轧。原政治保卫局局长李士群被毒死,特务系统内部进行大改组。改组后的运漕“十一号”特务组织,改称“无、含直属组”,属汪伪中国国民党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政治保卫局,苏、皖局第五分局领导。
运漕“十一号”特务组织,始设在镇中土地巷一张姓人家,不久便迁入镇东街“徐同泰”砻坊后院的水阁凉亭。这水阁凉亭位于人称“臭水塘”(现已填没)的西南隅,三面环水,一条曲径与若坊后院相通。地形隐蔽,易守难攻,特务组织在此设站,可谓用心良苦。该站第一任站长,周昆山,运漕西街人,任职时间不长,不知何故,便离职他去。第二任站长刘不离,第三任站长王沧一。改组后的“无、含直属组”各股人事情况是:秘书股股长汪伯皋,行动股股长卢义,情报股股长刘不离(兼),组干股股长李卓(1943年10月我方派遣)。
三任站长中,刘不离任职时间最长,作恶最多。刘不离,又名刘垢园,安徽肥东人。原是国民党运漕区公所的负责人之一,运漕沦陷后,经“十一号”特务“感化”,卖身投靠汪伪特务组织,并一跃登上运漕“十一号”特务组织的第一把交椅,兼汪伪国民党含山县党部书记长(时汪伪国民党县党部设在运漕,县政府设在铜城闸),集当时运漕镇的党、政、特于一身。此人能言善辩,狡诈异常,貌似斯文,实则心毒手狠,网罗了当时运漕号称四大金刚的地痞流氓汪大肚子、肖业诚等人,对我运漕地区的党和人民及无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迫害,无所不用其极,犯下了馨竹难书的罪行,其中尤以1942年杀害我中共运湾支部主要负责人程书同志,手段极其残忍,令人发指。
程用书,运漕镇人,时任我中共运漕支部书记,公开身份是教书先生。3月28日,刘不离带领日伪军,径直奔往运漕镇北裴曹村,将程用书抓去,用虎老凳、辣椒水严刑逼供,程用节严守党的机密,只字未吐。数天后押往镇东日本侵略军驻地“洋油栈”,用狼狗咬、刺刀捅,其状惨不忍睹。在敌人的暴行下,程用书壮烈献身。陪斩的有我中共运漕支部党员汪宗祯、胡兴祥、徐宗发,进步青年靳永忠,因程用书的舍身保护,未遭杀害。我中共运漕支部遭此打击后,一度陷于瘫痪,运漕地区群众性的抗日斗争,也转入低潮。
是年,无为抗日根据绝抗召军民熊寿山、宋老二等被“十一号”捕去,严刑拷打,后经组织多方营救,始得出狱。
1943年,运漕“十一号”的党网通讯员谢润秋,在无为黄雒河袭击我新四军一政工队,将队长高醒潮当场打死。
此外,运漕镇群众鲍复生被“十一号”抓去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押往裕溪口日军宪兵队,后坠入大江。这类行,不胜枚举。
“十一号”特务组织在敌时期,为虎作伥,凶狠毒辣,镇民无不谈虎色变,连不懂事的顽童,只要听到“十一号”人来了,也啼哭即止。可见这一特务组织,形象之恶、危害之大。
1945年8月,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无条件投降,运漕“十一号”也在千万人的哑骂声中,同他的主子一道被地进历史的垃圾堆。
资料来源:
《含山文史资料》第一集(1988年10月)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