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许中方买俄石油,否则加税100%,不到24小时,中方反将2军

这边,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的余温还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上空飘着;那边,刚走下谈判桌的美国财长贝森特,转头就给媒体放了个大招,一张嘴就是老江湖的味儿。

他说,华盛顿警告了北京,美不许中方买俄石油,你要是敢继续买,我们可能就对你的商品加征100%的关税。这话的分量,咱都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了,这是直接把手伸到了我们家的能源战略规划里,明晃晃地告诉我们,你家的能源跟谁买,得听我的。

这套路,说实话,太“特朗普”了。熟悉他第一任期的朋友们都知道,这就是他最拿手的“极限施压”。先凭空造一张牌,把气氛搞得紧张兮兮,然后逼着你上谈判桌,在他的规则里玩游戏。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世界早已不是他熟悉的那个样子。特朗普政府这次看似气势汹汹的一招,背后其实藏着一箭三雕的盘算,只不过,这三支箭,每一支都射偏了靶心。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第一招,叫“离间计”。 算盘是这么打的:我前脚刚跟中国谈完,后脚就放出风声,说要因为俄罗斯石油的事儿惩罚你。这样一来,莫斯科那边听到了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怀疑,中国是不是在谈判桌上为了利益,把俄罗斯给卖了?

这想法,说白了,是拿他们自己跟盟友相处的那套“塑料兄弟情”逻辑,来揣度中俄关系了。他们理解不了,中俄之间这种“不是盟友,胜似盟友”的战略互信,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几十年的能源合作,从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到中国东北的工业重镇,输油管道就像是两国的经济动脉,稳定、可靠。这种信任,是真金白银和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换来的,岂是华盛顿几句不着边际的挑拨就能动摇的?中俄之间高层沟通渠道畅通得很,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就说明白了,根本犯不着猜来猜去。美国这楔子,注定打不进去。

第二招,是老掉牙的“施压换让步”。 拿石油当筹码,实际上是想在其他地方找补回来。比如,逼我们买更多的美国农产品,开放我们的高科技市场,甚至在稀土出口上松松口。这是典型的“声东击西”,看起来是在说能源,眼睛却瞟着贸易逆差和技术壁垒。

但这招对中国,早就不好使了。上一轮关税战打下来,结果怎么样?我们都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超出了所有西方观察家的预料。想用加税来吓唬我们,逼我们在核心利益上让步,这算盘打错了地方。中国不怕打,但更愿意谈,前提是,你得坐下来平等地谈,而不是站着下命令。

第三招,也是最实在的一招,叫“抢生意”。 打压俄罗斯的石油经济是幌子,想让中国买美国的石油才是真。 别忘了,美国现在也是响当当的能源出口大国,页岩油革命让它底气十足。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买家,这块大蛋糕谁不眼馋?

所以,整件事翻译过来就是:别买我对手的货,快来买我的。

逻辑上好像没问题,但做法上充满了强买强卖的傲慢。中国买谁的能源,一看价格,二看稳定。你的东西好,价格公道,我们当然可以买,过去也一直在买。但如果你想用威胁的方式,掐着我脖子让我买,那对不起,我们不吃这一套。这种做法,只会让我们更加警惕,把能源的饭碗端得离你远一点。

不到24小时,北京的“两军”反将

面对华盛顿气势汹汹的“将军”,北京的回应来得很快,就在第二天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绵里藏针,字字千钧。

郭嘉昆的原话是:“中方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

这话听着平淡,但里面的信息量巨大。什么叫“根据自身国家利益”?意思就是,我的能源安全战略,我自己规划,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买俄罗斯的油,还是买中东的油,或者以后从南美买,这是我们基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基于市场原则做出的自主选择。

这直接点明了问题的核心:能源安全。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是绝对的红线,不可能拿来做交易。美国想用这个问题来拿捏我们,是打错了算博。这等于是在告诉全世界,中国的能源主权,不容侵犯。

更有意思的是一个背景数据。有美媒自己都披露了,中国已经连续好几个月,没有从美国进口煤炭、原油和天然气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早就开始做“去风险”的准备了。你现在才拿这个来威胁,我们其实已经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你答案了。

郭嘉昆接着说:“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这句话,就是把历史的教训又摆回了桌面上。关税战没有赢家,这话我们说了无数遍,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上一轮的硝烟还没散尽,健忘的华盛顿政客们似乎又想再来一次。

中国的反制工具箱里,可选项并不少。你加关税,我们也可以对等加回去。你不是对我们的稀土出口管制很有意见吗?那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要重新审视一下给美国企业的出口许可申请?

这就不是被动防守了,是清晰地划出了我们的反击底线。你敢动我的“车”,我就吃你的“马”。这盘棋,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这种有理、有利、有节的回应,既表明了我们不愿升级冲突的态度,也亮明了我们不惧任何威胁的底气。

这件事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当我们把视角拉远,看看棋盘上的其他玩家,就会发现,美国这次的“单边主义”威胁,显得多么不合时宜。

它的欧洲盟友们这次就学乖了。上一次跟着美国制裁伊朗,结果欧洲自己的能源市场被美国企业趁虚而入,吃了大亏。现在欧洲能源危机还没彻底过去,让他们再跟着美国去折腾全球最大的能源买家和重要的能源卖家,他们心里得掂量掂量。

另一个大国印度的态度就更有趣了。印度买俄罗斯的折扣石油,比我们买得还欢。人家石油部长早就公开说了:“不用担心美国的制裁,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国民的能源供应。”你看,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所以,特朗普政府的这场“恐吓秀”,更像是一场孤独的独角戏。当你的威胁无法得到盟友的响应,也吓不住你的对手时,这个威胁本身就成了一个笑话。

它依然想用几十年前的老办法,来解决二十一世纪的新问题。妄图用一纸关税威胁,就让一个体量如此巨大的经济体改变自己的国家战略,这本身就是对现实缺乏基本认知的表现。

对我们中国来说,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外部的压力,有时候反而能激发我们更大的内生动力。美国想用能源卡我们的脖子,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推动能源结构多元化,把能源的饭碗更牢固地端在自己手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财经   中方   石油   小时   美国   能源   中国   关税   华盛顿   俄罗斯   盟友   欧洲   谈判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