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敲定访华,带着包括马斯克、黄仁勋、奥特曼在内的豪华企业团准备飞往北京。
特朗普此行,看似是一次主动示好,实则是想让中国出手,在关税、稀土、金融等领域“雪中送炭”。
但北京会轻易接招吗?一个“商人总统”带着一群财团大佬的中国之行,到底是合作的开端,还是又一次“世纪交易”的铺垫?
6月28日,据消息称特朗普已敲定访华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或将带上由数十位美国顶级企业家组成的“豪华阵容”,准备访问中国。
这个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早在数日前,日本媒体就已提前放出风声,白宫也开始着手安排细节。外界普遍认为,这次访华不仅是特朗普任内最重要的一次外交行动,更可能是他为拯救自己选情、稳住美国经济而下的一步险棋。
从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开始,美国国内局势便开始出现连锁反应。
这项政策虽然在表面上打出了“公平贸易”的旗号,实则加剧了企业成本,推高了物价,令美国消费者和制造业叫苦连天。
政策发布后不到三个月,特朗普的支持率迅速下滑至43%,创下历史新低。多个民调显示,他的净支持率已负超过10%。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急需一次外交上的“胜利”,来扭转局势。
而中美关系,恰恰成了他最想抓住的“救命稻草”。
6月5日,中美两国首脑进行了重要通话,中方发出了对特朗普的正式邀请。这通电话之后的数周内,局势快速升温。6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中美达成一项“谅解协议”,内容涉及稀土出口和关税取消。
次日,他又在玫瑰园强调这项协议的正式签署,试图将其包装成一个外交成果,向选民展示他依然掌控局势。
白宫高调放风的同时,中方的回应则更加审慎但不失分寸。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稀土出口申请,但同时也呼吁美方“相向而行”。
这番话透露出中国的底线:欢迎合作,但绝不接受强压。尤其是在稀土这一关键领域,中国不再一味满足美方需求,而是通过半年一次的许可证审查,牢牢把握主动权。
这并非特朗普首次借助“外交大单”缓解国内压力。
就在5月,他才刚刚结束沙特之行,签下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的订单,一时间风头无两。但沙特毕竟是盟友,中国则是战略对手兼竞争者,两者之间的谈判逻辑完全不同。
特朗普希望复制“沙特模式”,在北京也签成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金额甚至有可能上看数千亿乃至上万亿美元。不过,这一次他面对的是一个更加理性、也更具战略定力的中国。
特朗普访华的阵容可谓史上最强。
马斯克、黄仁勋、奥特曼这些科技巨头的加入,暴露出美国科技产业对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的深度依赖。
苹果80%的产能在中国,特斯拉50%在上海,高通一半营收来自中国,英特尔、英伟达、波音无一例外都在中国拥有重要业务节点。
特朗普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也正是因此,他才撬动这些企业家一同访华,试图用市场换取政策空间。
金融领域的代表更是令人瞩目。
黑石、贝莱德、花旗等金融巨头的加入,说明特朗普此行的另一重要目标是稳定人民币汇率、解除投资限制,甚至吸引中国继续购买美债。
当前美国国债总额已经高达36.2万亿美元,年息支出高达1.44万亿,每一分融资都如同救命稻草。特朗普非常清楚,中国若不支持,美债市场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震荡。
尽管行程尚未最终公布,但有消息称特朗普可能出席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
若成行,将是美国总统首次参加中国此类重大纪念活动,象征意义非同寻常。
这背后释放的信号是,中美或许正走向一次新的接触窗口期。但中方并未被表象迷惑,王毅在6月29日会见哈佛教授艾利森时,重申了“和而不同”的原则,中方欢迎合作,但绝不退让核心利益。
中方的战略部署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一方面,稀土出口将继续实行民用与军用分类,民用适度放开,军用严格管控,并维持半年一次审查机制。
另一方面,中国正加快拓展东盟和拉美市场,以巴西大豆、阿根廷牛肉为代表的替代品逐步取代美国产品。
同时,大疆无人机、光伏组件等中国制造正快速占领全球高端市场,AI、芯片、航空等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也在稳步推进。
外交层面,中国的应对更加老练沉稳。
不仅与俄罗斯保持战略协同,还通过邀请特朗普、普京共同出席阅兵的方式,巧妙制造多边外交格局。
在中美关系持续博弈的背景下,这种布局既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也有效分化了美方盟友阵营。
中方还多次警告日韩澳欧盟等美国盟友,反对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讨好美国,释放出强烈的战略自信。
特朗普访华的真正动因,远不止表面上的“合作”。
他既想以此拉动经济、稳住资本市场,又试图向盟友施压,让他们效仿中国“买单”。这种“一箭三雕”的算盘,是他一贯的行事风格。
但中方早已洞察其“先试探再行动”的套路,对此并不陌生。中国的态度清晰坚定:合作可以谈,底线绝不退。
尽管中美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但双方依旧有合作的空间。
美元霸权与去美元化之间的对抗不会在短期内结束,贸易战的阴影也始终未散。但正如这次“谅解协议”所显示的那样,只要彼此保持沟通和机制化合作,仍能在某些领域达成成果。问题在于,特朗普是否真有诚意,还是只想“搞钱”。
如果特朗普坚持带上被中国制裁的官员如鲁比奥访华,势必引发外交风波;若在台湾议题上借题发挥,也极可能触碰中方红线。
一旦协议破裂,中美重启关税战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对此,中国已做好供应链转移、产品替代、金融脱钩等多方面准备。
可以预见,特朗普的中国之行,是一次豪赌。
他押注的是中国的理性与合作意愿,希望借此扭转国内颓势,争取中期选举胜利。但北京并非“救世主”,更不是“提款机”。
中国欢迎合作,更强调平等与尊重。这个世界早已不是特朗普上任初期那个可以任性敲打的时代,中国的底气,来自十年积累的实力与战略耐心。
但这场交易能否达成,取决于美方是否真正理解中国的立场,是否愿意放下对抗思维。中国已经表明态度:中美脱钩不现实,但有限脱钩与战略遏制仍是美方长期方针。
在这种格局下,中国必须以更强的自主能力、更稳的战略节奏,应对未来可能的风浪。
特朗普访华,可能是一次机会,也可能是一次试探。
关键在于谁能守住底线,谁能看清未来。中国已经准备好接招,也准备好说“不”。
信息来源:
“美方正拟特朗普访华计划,带上数十名CEO”
2025-06-28 11:18·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