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带偏了,就算毛人凤再狠,他也不敢去动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初审| 天坛

前言

很多人看电视剧《沉默的荣耀》,觉得毛人凤这个保密局局长简直就是一手遮天的人物,想查谁就查谁,想抓谁就抓谁。

真实情况真是这样吗?国民党内部那套森严的等级制度,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个局长,职务军衔才中将,铨叙军衔更是只有少将,他敢去主动调查一个职务军衔二级上将、铨叙军衔中将的国防部参谋次长?别开玩笑了。

吴石最后被抓,真的是毛人凤英明神武侦破的案子吗?

这个吴石到底什么来头

说起吴石这个人,那可真不是一般人物。

保定军校第一名毕业,后来又去日本陆军大学深造,还是第一名毕业。

这样的学霸,精通日语、英语、德语多国语言,在当时的国民党军队里,那是真正的宝贝疙瘩。

抗战时期,蒋介石就特别倚重他,把他当成重要的军事专家来用。

到了1949年前后,吴石已经是国防部参谋次长了,这个位置有多重要?台湾战区的防御图,各种核心军事机密,他都能接触到。

淮海战役之前,吴石就曾经帮助地下党获取过关键情报,这对解放军作战部署的影响,那是相当大的。

职务军衔二级上将,虽然铨叙军衔是中将,但这个身份地位,在国民党的权力体系里,那是妥妥的核心层人物。

这样的人物,毛人凤这个保密局局长,真敢随便动吗?

毛人凤的真实权力有多大

电视剧里的毛人凤,好像什么都能管,什么人都敢查。

现实中的毛人凤,确实掌握着保密局这个特务机构,手里也有不少权力。

保密局局长的职务军衔是中将,但他的军衔只是少将。

这个铨叙军衔是什么意思?就是他真实的军衔等级。

国民党内部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不是说你职务高,就可以为所欲为的。

铨叙军衔少将的毛人凤,面对铨叙军衔中将、职务军衔更是二级上将的吴石,这个级别差距摆在那里。

保密局虽然是特务机构,但要调查军事核心层的人员,那必须得有上级的批准。

毛人凤想主动去查吴石?他有这个胆子吗?就算他想查,也得先向上面请示,得到批准才行。

吴石这样级别的人物,背后牵扯的关系网络太复杂,不是一个局长说动就能动的。

一场意外暴露引发的连锁反应

吴石最终暴露身份,真不是毛人凤神机妙算侦破的,而是一连串的意外和叛变造成的。

这个过程说起来,还真是让人唏嘘。

1949年10月,高雄工委的李汾被抓了,这个人没扛住,很快就叛变了,把陈泽民给供了出来。

陈泽民被抓后,又把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供了出来。

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倒下去。

蔡孝乾这个人,在整个案子里起了关键作用。

1950年1月29日,他第一次被抓,居然还逃脱了。

保密局那帮人气得够呛,到处追捕。

三个月后的4月27日,蔡孝乾在嘉义被再次抓获。

这次他是真的崩溃了,彻底叛变,开始大规模供述

蔡孝乾供出了聂曦,而聂曦恰恰是吴石的副官。

保密局的人顺着这条线索往下查,发现了聂曦的名片,又找到了特别通行证的存根,还有朱枫写的密信。

朱枫就是朱谌之,她的这封密信成了关键证据,最终把吴石跟地下党的联系给坐实了。

整个过程,毛人凤就是被动接收这些叛徒的供述,一点点拼凑出真相。

他哪里是主动去查的?完全就是撞大运,一个叛徒接一个叛徒,最后把线索送到他面前。

抓捕前的权力博弈

当证据逐渐指向吴石的时候,毛人凤也不敢擅自行动。

这样级别的人物,要是弄错了,他自己的脑袋都保不住。

他必须向上面汇报,等待最高层的指示。

吴石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军衔和职务,更重要的是他的专业能力和人际关系。

蒋介石在抗战期间就很器重他,把他当成重要的智囊。

吴石精通军事理论,又有实战经验,这样的人才,在当时是非常稀缺的。

保密局虽然是特务机构,权力很大,但面对军方高层,特别是国防部这种核心部门的高级将领,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关系错综复杂,不是说你手里有证据就能随便抓人的。

最终决定抓捕吴石,肯定是经过最高层批准的。

毛人凤在这个案子里,更多的是执行者的角色,而不是主导者。

他没有那个权力,也没有那个胆量,主动去调查这样级别的人物。

一段生死之交的情谊

吴石跟陈诚的关系,那是真正的生死之交。

北伐时期,陈诚在战斗中被困火场,是吴石冒着生命危险把他从火里救出来的。

这种救命之恩,陈诚一辈子都记着。

1950年吴石被捕处决后,陈诚的心里肯定很不好受。

他知道吴石做了什么,但他也忘不了当年的救命之恩。

陈诚是个讲究情义的人,他没办法公开为吴石说话,但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照顾着吴石的家人。

从1950年到1965年,整整15年时间,陈诚每个月都以化名给吴石家属寄去200元新台币。

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

1952年的时候,他还一次性拨款1.3万元,这笔钱占了他两年工资的60%。

这些钱帮助吴石的子女完成了学业,让吴家在最困难的时候,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

陈诚这么做,冒着很大的风险。

要是被人发现他资助一个"匪谍"的家属,他自己的位置都要受影响。

他用化名寄钱,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也保护吴家。

这份情义,真是让人感慨。

临刑前的那首绝笔诗

吴石被捕后,受尽了各种刑罚,一只眼睛都被打瞎了。

保密局的人想从他嘴里撬出更多情报,各种手段都用上了。

吴石就是不开口,什么都不说。

临刑前,吴石写下了一首绝笔诗。

这首诗里,他表明了自己的革命意志,没有一丝后悔。

一个保定军校和日本陆军大学双料第一名的高材生,一个国防部参谋次长,一个二级上将,他完全可以在国民党那边享受荣华富贵,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

因为他有信仰。

他看到了国民党的腐败和无能,看到了民众的疾苦,他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这种信念,支撑着他在那个位置上,冒着生命危险,为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淮海战役之前,吴石提供的那些关键情报,对解放军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他掌握的台湾战区防御图等核心机密,价值无法估量。

他用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中国革命,虽然最后牺牲了,但他无怨无悔。

迟到的荣誉

1973年,吴石被追授为革命烈士。

从1950年牺牲到1973年被追认,中间隔了23年。

这23年里,吴石的名字不能公开,他的事迹不能宣传,他的家人也不能享受烈属待遇。

这就是地下工作者的宿命。

他们在最危险的地方,做着最重要的工作,但他们的功绩,往往要很多年以后才能被承认。

吴石的价值,其实在他牺牲的那一刻就已经确定了,只是国家需要时间来给他正名。

保密局当年抓住吴石的时候,大肆宣传,说破获了多大的案子。

毛人凤也因此得到了嘉奖。

实际上,这个案子根本不是他主动侦破的,完全是一连串的叛变和巧合,把证据送到了他面前。

他所做的,不过是按照程序办事而已。

吴石的真正分量,不是毛人凤能理解的。

一个愿意放弃高官厚禄,冒着生命危险为信仰奋斗的人,他的精神力量,远远超过那些只会搞特务手段的人。

结语

说到底,毛人凤就是个执行者,他没那个权力也没那个胆子主动去查吴石。

国民党内部那套等级森严的制度,注定了一个保密局局长不可能对国防部参谋次长为所欲为。

吴石被抓,是一连串叛徒供述的结果,跟毛人凤的能力没多大关系。

真正值得我们记住的,是吴石这样有信仰、有担当的革命者,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信念。

信息来源:

《国民党保密局组织结构与人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吴石将军传》,解放军出版社

《台湾地下党史料选编》,中共党史出版社

《国民党军事档案:1949-1950》,国史馆档案

《陈诚回忆录》相关章节,东方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历史   国防部   次长   参谋   保密局   军衔   国民党   职务   案子   权力   局长   中将   特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