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个只有海南一半大的东帝汶,U22国足踢得确实有些狼狈。
但我觉得,比按之前惯常的剧本演,昨晚的狼狈,其实挺有价值。
之前踢小组赛的老剧本,通常是这样的:中国队首场狂胜、第二场又狂胜,甚至比主要竞争对手净胜球还要多,结果,最后一场生死战输得狼狈不堪。中国队如期出局。
有意思吗?就这样循环了多少年了?
昨晚的胜利,的确没有想象中轻松。上半场最后阶段连进两球,本以为锁定胜局,却不料下半场风云突变,对手的反击打得锋利,我们的防线被搅得四处透风。场内场外,球迷的心情,从开心到焦躁,再到无奈,这场比赛,确实远没有外界期待的那么从容。
赛后批评声一片,攻击效率低,阵地战没有章法,传控也显得脱节。有人说,面对半职业水准的对手都踢得这样艰难,接下来还怎么跟澳大利亚拼?
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如果换个角度看,这并非彻底的坏消息。
安东尼奥手下的这支“八国联军”,第一次正式比赛,问题集中暴露,是必然的。要知道,像王钰栋这样的,第一次跟队友踢正式比赛的球员,球队里一大把,蒯纪闻、胡荷韬全是。而且,看似有多达8名国脚,但大家磨合时间有限,想要一下子踢出流畅配合,几乎不可能。
比赛中的场景,其实也说明了问题所在。
上半场久攻不下,进攻套路单一,更多靠个人突破,定位球成为破局手段。下半场则是防守松散,反击被打穿,甚至差点被追平。如果这是一场决定出线的比赛,确实该敲警钟。但现在只是第一步,球员们也是刚刚聚到一起,彼此默契不足,节奏不统一,技战术执行不到位,都能找到原因。
显然,对于这支U22来说,更现实的目标,是利用好与东帝汶与北马里亚纳群岛这两场比赛的机会,尽快把状态调到最佳,把比赛当作实战演练。因为我们真正的对手只有澳大利亚,最后一轮才是决战。
澳大利亚首场14比0,把我们的差距摆在台面上。对方身体条件强,节奏快,逼抢凶。到时候,中国队要想不被压制,必须在防守组织和反击速度上拿出办法。阵容上,安东尼奥需要明确核心,决定谁是中场节拍器,比如,场下还坐着最好的后腰徐斌。还有,到底谁来串联前场,比如用打过洲际大赛的朱鹏宇,替换只有中甲经历的向余望,是不是就不会像今天这样频繁失误,进攻打到球门前就哑火?
很多球迷看过当年安东尼奥执教U17国足,力斩了沙特,在90分钟内逼平了韩国。别的不敢说,打防反是他的看家本领。现在看来,我们跟澳大利亚的硬实力差距是明摆着的,那么,趁前两场比赛磨合好队伍,最后一场可以有针对性地踢澳大利亚,是比较靠谱的办法。
现在狼狈,总比决战澳大利亚狼狈好。
另外,西班牙人安东尼奥绝对是一条真正的硬汉。至今我还记得,当年踢韩国那场球,他半蹲在场边,一遍又一遍地怒吼“防守”,声音穿透了整个屏幕,无数球迷听了都为之动容。这样的教练绝不会轻易放弃,也不会过多纠结一场两场球的不漂亮。
我觉得,从昨晚开始,他就已经在为与澳大利亚的决战作铺垫了。
昨晚赛后,他一再强调,自己的球队配得上胜利,至少三分已经在手,“我们不会关注外界,更专注于队伍本身,第一场比赛我们赢下来了,接下来要一场一场比赛去踢”。
所以,不必急着喊绝望。重要的不是东帝汶踢得漂亮不漂亮,而是到澳大利亚那一战,能不能顶住压力,把磨合好的东西拿出来。#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