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6日讯 近日,闪电新闻记者从2025年枣庄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枣庄市正式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认定为“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这标志着这座传统的“百年煤城”成功实现向新能源电池产业高地的华丽转型,增添了一张“国字号”新名片。
近年来,枣庄市紧抓“双碳”战略机遇,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支持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的部署,坚定实施“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将新能源电池产业作为工业倍增的核心抓手,目前已形成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链条完整、创新能力强劲的显著优势。
枣庄在全国率先出台《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创新实施“链长+链主+联盟+基金”工作机制,全力推动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企业已达278家,其中锂电企业128家,构建了从锂矿开采加工,到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芯及PACK制造,再到检测认证、终端应用与回收利用的完整闭环产业链。正极材料产能达21万吨,隔膜21.45亿平方米,电芯和PACK达50GWh,拆解回收能力5.5万吨,产业体量与链条完整性位居全国前列。
枣庄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欣旺达、山东丰元、中材锂膜、科达利等一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欣旺达枣庄基地一期16GWh已投产,二期24GWh正加速推进,建成后将成为其国内最大生产基地,并成功吸引科达利等8家核心配套企业落地。枣庄积极推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生态圈”的发展模式,推动47家链上企业建立深度协同关系,实现降本增效和区域融通发展。
2024年,枣庄高起点编制《枣庄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构建“1+2+4”产业格局,除锂电外,积极布局钙钛矿电池、氢燃料电池、液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新兴领域。滕州金晶TCO导电膜玻璃、协氢小型燃料电池、鼎誉双极板、顶腾钠离子电池等项目加快推进,多项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枣庄还成功获批山东省储能示范基地,储能装机及在建规模均居全省前列,“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
创新体系日益完善,智力支撑持续强化
目前全市已建成锂电新能源领域创新平台180多个,其中省级以上超过50个,累计授权专利超2800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国家级5G工厂、智能工厂、独角兽企业各1家,各类省级创新主体30余家。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入选科技部创新型产业集群、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及数字产业集群,国家锂电池质检中心获国际CB和北美UL实验室资质。枣庄学院锂电产业学院、枣庄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闪电新闻记者 刘印红 报道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