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每年的中秋节前后,就到了螃蟹上市的季节,此时蟹肉肥美,人们争相购买品尝!螃蟹品种多样,河蟹、海蟹,梭子蟹、大闸蟹……各有所爱。但是烹饪前就死掉的螃蟹,还能吃吗?大家一定也都听过:如果螃蟹和柿子一起吃,就会中毒,是真的吗?
今天一文全解答,教你安心吃蟹!
死蟹不能吃的原因,主要是因体内微生物快速繁殖,导致菌落数超标。根据中国水产科学院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大闸蟹死后2小时,菌落总数就增长了22%;5小时后能检出生物胺类物质,但不足以导致中毒;24小时菌落总数则共增长55%。而这些附着在死后大闸蟹身上的微生物,用我们一般的家庭烹饪方式是无法完全消灭的,特别是一些耐热菌和产生芽孢的细菌,需要用高压灭菌锅,在121°C下连续灭杀超过30分钟以上才可以完全杀灭。
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我们很难判断大闸蟹死亡时间,所以只要是死蟹就不要再食用了!但是冰鲜处理的蟹可以放心食,不过要注意最好现买现食、不要大量储存、不要反复解冻,否则会增加蟹被污染的可能性。
中医揭秘:寒+涩,脾胃最易“堵”
“螃蟹和柿子同食会中毒” 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中医早就指出:这两种食物搭配,确实容易伤脾胃,甚至形成 “胃柿石”。
1. 核心矛盾:两者都是 “寒涩之品”
螃蟹:大寒之物,《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寒,味咸”,过量食用本就易伤 “脾阳”(脾胃的阳气,负责温化食物),导致腹痛、腹泻;
柿子:性寒且涩,“寒” 会加重脾胃虚寒,“涩” 则有 “凝滞收引” 之性,会让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结块。
当大寒的螃蟹遇上性寒涩的柿子,相当于给脾胃“泼了双重冷水”:脾阳被寒邪压制,无法正常运化食物;柿子的涩性又让蟹肉中的蛋白质凝结成块,两者缠结在胃肠道,就形成了中医所说的 “寒凝食积”—— 这正是现代医学中 “胃柿石” 的中医本质,严重时会引发胃溃疡、肠梗阻。
2. 不止柿子!这些 “酸涩水果” 都要避
除了柿子,葡萄、山楂、石榴等水果也富含鞣酸(中医视角多属“酸涩之性”),与高蛋白的螃蟹同食,同样会因 “涩滞凝块” 加重脾胃负担,需错开食用(建议间隔 2 小时以上)。
3. 万一吃了怎么办?中医有“温通化解法”
若不慎同食出现腹胀、胃痛,中医的思路是“温通辛散”,打破寒凝的结块:
生姜水:可先喝一碗温热生姜水,生姜性辛温,能驱散部分寒邪,但辛散力量较弱,仅适用于轻微不适;
木香汁:古法常用木香化解—— 将木香打成粉,加水像研墨般磨成汁服用。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能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其 “温通” 之力能直接破开寒凝的结块,帮助脾胃运化排出。
但再好的化解法也不如“防患于未然”,管住嘴才是根本。
螃蟹虽美,却藏着脾胃健康的“考题”。记住中医食养逻辑,才能吃得安心:
1.择其鲜:死蟹绝对不碰,冰鲜蟹现吃现做;
2.避其冲:远离柿子、山楂等寒涩水果,不同食高蛋白食物;
3.护其脾:脾胃虚寒者(平时易怕冷、腹泻)少吃蟹,吃时可配姜末、紫苏叶(均性温),中和蟹的寒性。
遵循“食其时、择其鲜、避其害” 的中医智慧,才能在秋风中尽享蟹味,不伤脾胃~
来源 山西省中医院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