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漂亮!这款多次被曝“有毒”的网红产品还在售卖,广州出手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孩子,看到漂亮的小玩具就走不动道了,再加上好奇心作祟,就总是会缠着家长购买各种小玩具。

但你知道吗,很多网红玩具都是三无产品,有些可能只是坑你点钱,但有些可是会要了你孩子的命,部分商家为了谋利,在这些小玩具中加入违禁品,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一来二去就把违禁品吸收到身体里了,就像下面这款玩具,多次曝雷,却依旧在售卖,依旧有家长购买。

当玩具穿上了零食的外衣

在无数孩子的课余生活中,一种色彩斑斓、质地奇特的玩具正悄然流行,它被称为“假水”,是风靡一时的水晶泥或史莱姆玩具的一个变种,这种玩具外观酷似果冻,触感如水一般清凉滑溜,却又并非真正的液体,具有奇妙的黏性和延展性,被孩子们奉为新一代的“解压神器”。

凭借着几元到十几元的低廉单价,以及“不沾手”的独特趣味手感,“假水”玩具迅速占领了校园周边的文具店和各大电商平台,在网上一些热门店铺的月销量动辄可达数千甚至数万份,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在这片五彩斑斓的潮流之下,它正悄悄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

“假水”玩具吸引儿童的第一步,往往是通过其极具迷惑性的外观设计,在电商平台上,商家们为这些产品起了五花八门的名字,诸如珍珠奶茶、百世可乐、幻彩琉璃、马尔代夫等,每一个名称都试图唤起人们对美食或美景的联想。

为了让这种联想更加逼真,厂商们在设计上可谓下足了功夫,一款所谓的“珍珠奶茶”款“假水”,它的颜色被特意调配成巧克力色,里面还掺入了许多酷似珍珠的圆形颗粒,而另一款“幻彩琉璃”则呈现出光泽亮丽的粉色,并加入了大量闪粉,显得格外诱人。

部分产品甚至直接套用了酸奶、可乐、雪碧等小瓶饮料的包装,仿真度极高,这种设计策略精准地抓住了低龄儿童心智尚未成熟、对食物充满好奇的特点。

可这种模糊玩具与食品界限的做法,也埋下了巨大的误食风险,尽管有些包装上会在不起眼的角落标注“史莱姆禁止食用”之类的警示语,但对于缺乏辨识能力的儿童来说,这些小字几乎起不到任何有效的提醒作用。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产品的成分标识普遍存在混乱与缺失,许多“假水”玩具的成分表上,大多只简单标注了水、聚乙烯醇、色素和硼砂等几种物质,部分产品甚至完全没有标注任何成分信息,成了一件来历不明的“三无”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根本无法准确了解其内容物的全部构成,这无疑削弱了家长的辨别和防范能力。

硼砂,廉价起胶剂的致命代价

在“假水”玩具模糊不清的成分背后,隐藏着一个明确且普遍的化学危害,硼元素迁移量超标,硼砂作为一种廉价高效的起胶剂,被广泛用于这类玩具的生产中,使其获得独特的黏弹质感,但它同时也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已经有多家机构的检测结果反复印证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澎湃新闻记者曾随机购买20款“假水”玩具送检,结果显示其中竟有14款的硼砂含量超标,其中超标最严重的两款样品是建议值的5倍还要多。

无独有偶,央视新闻在2021年对市面上9款14批次的“假水”样品进行检测后发现,所有样品的硼元素含量均超过了欧盟玩具安全标准规定限值,更讽刺的是,其中一款被商家大力宣传为不含硼砂的新款假水,实测硼含量超标约6倍多,再次暴露了市场宣传的虚假与混乱。

如果它只是廉价还好,但关键是有医学研究表明,过度摄入硼会刺激消化道,引发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长期接触则可能损害孩子的肝脏和肾脏功能,甚至干扰内分泌系统,对生长发育和生殖健康造成深远影响。

硼砂的毒性不容小觑,对于成人而言,1至3克即可引起中毒,15至20克便可致死,而对于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来说,这一剂量更是惊人地低,误食5克硼砂即可致命,婴儿的致死量甚至仅为2至3克。

即便不发生误食,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如果皮肤有破损,硼也可能通过伤口被人体吸收,在体内慢慢累积,引发慢性中毒,曾有儿童因误用盛放过硼砂水的杯子喝水而导致严重呕吐,也有儿童因直接误食含有硼砂的水晶泥而被送医抢救,甚至有孩子在玩耍时,一小块水晶泥进入左眼,最终导致视力严重受损,不得不接受羊膜移植手术。

监管亮剑与家长的防身手册

面对“假水”玩具带来的安全挑战,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开始行动,广州市管局就针对这类网红玩具展开了一场安全风险排查专项行动,该行动覆盖了全市范围内的校园周边文具店、玩具店和商超。

重点检查经营者的证照资质、进货查验制度,以及是否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三无及未经认证的儿童玩具等问题,这次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203人次,检查了725家销售单位,并监测到19条网售相关玩具的涉嫌违法线索,其中有2宗已被立案查处。

这并非孤例,江西上饶、河南安阳等多地市管局早已开展过类似的专项整治行动,显示出监管层面对于儿童玩具安全问题的持续关注,但监管的努力也需要与家庭的防护形成合力。

作为守护孩子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家长们必须提升风险意识,掌握科学的选购和使用策略,要对那些外包装刻意模仿饮料、果冻等食品的“假水”玩具保持高度警惕,尽量避免购买此类产品,从源头上降低误食风险。

还有对于需要孩子自行添加硼砂水等原料制作的DIY手工套装,也应谨慎选择,避免儿童直接接触到这些化学物质,在选购成品玩具时,家长务必仔细检查产品包装,要确认是否标注了国家强制性标准系列,以及不可食用、避免接触眼睛等清晰的安全警示标识。

对于套装中含有独立玩耍功能的塑胶或金属部件的产品,还应查看是否标注了认证标志,最基本的一点是,坚决拒绝购买任何没有生产厂厂名、厂址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三无玩具。

“假水”玩具的流行,折射出儿童消费市场中一个深刻的矛盾,新奇有趣的玩乐体验与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存,当色彩的诱惑与化学的威胁交织在一起,守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就成了一项需要多方协同努力的系统工程。

每一位家长都应成为孩子身边最警觉的守护者,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细心守护孩子,共同为他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确保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能在真正安全、无忧的环境中绽放光彩。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育儿   广州   出手   漂亮   产品   玩具   硼砂   儿童   孩子   家长   风险   成分   违禁品   样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