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发文“西方历来是东方的拙劣模仿者”,为何引发巨大反响?

西方早期族群和文化来自中国,西方近代文明同样来自中国

枕戈

9.3阅兵的第二天,新华社下属官媒《参考消息智库》转发一文《西方历来是东方的拙劣模仿者》,多加官方媒体跟踪转发,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我历来就主张,不但西方的早期族群和文化来自中国,西方近代文明同样来自中国。西方早期的黄种人文明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来自中国,其族群主要来自中国南方的农耕族,可惜她的种族、文明、文字都已消亡;西方的古希腊罗马人来自中国西北方的羌、狄、犬戎等混合的族群,古希腊罗马文明实际上已经死亡一次,但在文艺复兴时期借助考古成果“复活”了,是西方人追认的“文化祖先”;而犹太人、阿拉伯人作为闪米特人,其祖先也主要来自中国的羌人,如亚伯拉罕、大卫王都是牧羊人出身,这两个族群创立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倒是基本上延续下来了,但是并没有把西方带入现代文明社会。

是中国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以及天文历法、数学等各种知识,包括文官制度等把西方社会带入现代文明社会。其根本原因是中国文明是天道文明,从“阴阳不测之谓神”到“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文明实现了从神话到哲学的“精神突破”。道分阴阳,阴阳其实是物质和能量互动的关系,物质和能量借助数学计算而产生了科学——火药、火炮和蒸汽机这些近代科学发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阴阳原理加上数学知识的进步和冶炼技术的升级,而不是来自所谓的“古希腊科学”。火药火炮是中国人的原创,蒸汽机实际上在明清之际已有雏形,西方人瓦特是综合改进了原始蒸汽机而推进了工业革命。

西方早期文明一直是神学文明,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精神突破”。西方是从打破基督教的精神专制的枷锁才开始步入近代文明社会的。伏尔泰推崇中国的理性哲学而极力抨击基督教的愚昧专制,是西方观念革命的真正开始。

只有华夏文明一直延续至今,保持了她一贯的连续性和鲜明的特色,同时在与西方或北方戎狄的斗争与融合中,日新日新日日新,在保守与革命之间不断进步,多数时间里成为整个世界的引领者。

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从东往西,中国作为绝对精神的起点而成为世界历史之始。绝对精神的本质是自由,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世界历史始于中国,借由波斯帝国的中介,过渡到古希腊罗马的“自由世界”,最后登峰造极于欧洲,实现了“全体人的自由”。

黑格尔强调世界历史从东往西,即文明传播从东往西,但这并非是从中国到波斯到古希腊罗马再到欧洲的单线传播。人类第一波文明首先兴起于中国南方,然后传播到两河而有苏美尔文明,再到尼罗河而有古埃及文明。但是,黄种华夏族西去并非为了追求“自由”,而是追逐“太阳”,把农耕技术、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和宇宙论秩序一起带到了西方。

先有伏羲神农,再有黄帝。神农炎帝掀起人类的农业革命而为文明奠基,然后是黄帝为代表的游牧战争族群崛起。黄帝四处征伐,打败神农炎帝,继承华夏文明而入主中国,登上世界历史舞台。黑格尔之谓“世界历史从东往西”,更确切说是炎黄大战后,黄帝后裔的游牧白人族群驰骋于欧亚大草原,为生存而战,最后在欧洲获得“自由”的真谛,并主导了近代世界历史进程。

是故,“世界历史从东往西”,至少有两条文明传播路线。一条路线是中国南方的华夏农耕文明传播到两河流域再到古埃及,另一条路线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文明穿过中亚的印度伊朗传播到地中海世界的希腊罗马世界最后到达欧洲。此过程中,起源自中国的“华夏-戎狄”的斗争互动模式,被复制到两河流域,再到地中海世界。

思想家沃格林认为有多个平行的天下时代。他提出疑问:是否有两个人类,各自独立地走过相同的过程?如何描述各种平行时代发生于其中的这个意义单元的特征,假如真能找到这样的一个单元的话?

我以为,古代世界至少有三个以“华夏-戎狄”斗争又融合的模式展开的天下,依次为中国天下、两河天下、地中海天下。(古印度地区应当也有类似的历史发生,如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但相对不够清晰)。在中国,发展出“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的话语模式。在八代炎帝时代,以6300年前湖南城头山的兴起为标志,中国已有天下的雏形。后炎黄蚩大战,中国大地的各大族群卷入这场战争,最后黄帝胜出而入主中国,中国最早迈入天下时代。

不存在不同的“两个人类”,而是人类共有一个源头。从时间序列上来看,两河地区、地中海周围的人类和文明,都是中国炎黄大战后“溢出”来的。某种程度上,6000年前后的炎黄大战就是世界历史之始——农耕族和游牧族为争夺生存空间而爆发世界性大战。司马迁的《史记》从炎黄大战开始历史叙述包含了深刻的智慧。

炎黄大战一直延续到近代。近代白人在吸收中国的科技文明和制度文明实现文明升级后,反过来依恃坚船利炮,利用工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优势,攻进了黄种人的腹地即中国。但近代湖南人崛起于历史舞台,以霸蛮悍勇的湖湘精神,救万民于水火中,最终在朝鲜战场上,领导中国人打败了美帝领导的十八国联军, “湖南中心论”(“黄人中心论”)打败了“西方中心论”(“白人中心论”),华夏再次战胜了戎狄。这就是我强调“湖南中心论”的世界历史意义所在。

今天中国与美国的“战争”,何尝不是炎黄大战的延续?中国强则夷狄衰。天下苦美久矣,中国以工业强国,生产财富,惠泽世界,是为华夏;而美帝去工业化,以金融和军事霸权收割财富,掠夺世界,是为戎狄。中美大战,既是炎黄大战(黄人与白人之战)的最后一战,也是人类文明的终极之战,关乎未来人类道路的正确选择。此战赢,则中西之间攻守易势,东升而西降,天下太平、世界大同降临矣!

附文——

西方历来是东方的拙劣模仿者

德米特里·奥列霍夫

几年前,笔者在东方国家旅行时曾在马来西亚某机场遇到一群英国人。他们在一张绘有禁止带上飞机的物品图案的告示前笑得前仰后合,不时叫道:“哦,亚洲!哦,这些马来西亚人!”

尤其让这群英国人觉得好笑的是,告示上列出的物品包括五金工具( 锤子、钻头、钉子 )和体育器械( 哑铃和棒球棒 )。他们不会想到,自己也可能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因为在英国,航空公司禁止旅客携带指甲剪和螺旋开瓶器登机。这群英国人相信,只有英国人能制定正常的规则,所有其他国家只能拙劣而愚蠢地模仿他们。

西方历史学中流行这样一种研究方法:将东方的某种现象与西方的类似现象(通常是理想化的西方现象)进行比较,并将其中的差异作为前者“拙劣模仿”后者的证据。无数类似理查德·派普斯(波兰裔美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的学者都用这一方法进行研究。他们先选取西方某个事物作为基准,然后在其他国家寻找同类事物与其不相像的地方,再据此大肆宣扬别国的“野蛮”和“正确发展”能力的缺失。

俄罗斯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放弃比较?写一部没有中心和参照对象的历史?让每种文明都演奏自己独立的乐章?

笔者建议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不将东方文明视为标准、从东方角度以同样咄咄逼人的语气书写西方历史呢?哪怕只是这样尝试一次也好。在100年前,甚至是50年前,这都是无法想象的,因为世界坚信东方国家是羸弱且落后的。

但现在很多事情已经改变。现代西方对印度和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感到恐惧,类似“我们是失败者,我们正在输掉比赛!”的呼声已不再令任何人感到惊讶。事实上,西方已经输了:它未能征服东方,未能将其变成不敢发声的附庸和资源供应地。

应当先明确一个事实——西方民族很晚才登上历史舞台。宗教、文化和科学(以及文明本身)都起源于东方。许多世纪以来,野蛮而贫穷的西方只能嫉妒地注视着东方。西方最初只能依靠原始的掠夺来维持生存也毫不奇怪。可以说,西方是带着“先天缺陷”来到这个世界的。

欧洲人在东方获得了代数、化学、物理和天文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在东方的影响下,欧洲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在宗教和精神方面,西方一直在向东方学习,而且对获得的启示进行适合自己的调整,只选取最实用的部分,即那些有助于增加财富和权力的部分。

在物质领域,西方也远远落后于中国。根据历史学家乔尔·莫基尔的研究,古代中国在水利设施(水坝、水闸和取水装置)和造船技术方面领先于西方(中国造的船更大、更坚固、更安全且航行性能更好)。中国在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和瓷器使用方面也都领先于欧洲。

西方始终未能理解,应用新技术应当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利益。

人类并未看到文明地区的持续扩大,反而陷入了一场疯狂压迫别国的竞赛。在这场竞赛中,西方世界的财富急剧增长,而与此对应的是规模惊人的掠夺、奴隶制、剥削、大规模饥荒、对自然的破坏和两次世界大战。荷兰和英国率先走上这条道路,法国和德国紧随其后,最后美国超越了所有国家。在短短几个世纪里,西方确实在技术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代价何其沉重,手段何其恶劣!

在中国,火药被用于制造烟花。在获得这种技术后,西方开始制造致命武器并试图用它征服全世界。

是的,笔者现在没有谈论西方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笔者只是在思考,如果用西方自己的方法研究西方历史,会得出什么结果。现在,西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历史与东方不同而感到自卑。也许,是时候迫使它接受这种想法了。那样的话,地球上的生活会变得更公平一点。(编译/刘洋)

关于大同思想网: 大同思想网是由青年学者枕戈、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邹红艳律师等发起创办,于2012年9月1日在湖南长沙成立。网站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践法治中国为当下目标,弘扬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并希冀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大潮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势中,大同思想网主要关注儒释道为主的传统文化复兴及与西方文化比较和融合的大文化观,比如大陆新儒家和儒家宪政的议题等;关注重新书写世界历史和反思西方中心论背景下西方历史话语霸权的大历史观,比如世界文明源头和”新古史辨“等议题。同时关注国内国外的时政局势,特设置“时政观察”栏目,体现国学人士不尚空谈重经世致用的特征;关注近世和当代的历史人物,因“道以人传”,人物列传是史家之传统,特设置“人物春秋”栏目;另有文艺诗歌类的好文,亦欢迎各方人士赐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历史   拙劣   发文   反响   中国   炎黄   华夏   族群   世界   古希腊   近代   地中海   炎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