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星球大战!中国欲使用撞击器改变小行星轨道,美国还跟不?

9月5日,央视发布的一则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则新闻说的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中国目前正在做一件大事,就是规划使用特殊装置撞击小行星,进而改变小行星的轨道,避免其对地球产生威胁。

报道指出,一旦该项目实施,将被用来验证地球防御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换句话说,中国的这项规划,就是名副其实的初级版星球大战了。而当年美国搞的《星球大战》计划和这个比起来,简直是弱爆了。

如果我们这项试验成功的话,美国人会不会怀疑我们有可能将这项撞击小行星的技术用于军事目的,进而引发美国人口中的中国想把美国拖入军备竞赛的说法?

如果美国认为这是诱导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话,那已经进行过小行星撞击试验的美国人,还跟不跟呢?

我们先抛开美国人跟不跟的问题,再仔细看看我们的这个撞击小行星的计划,究竟是什么,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们知道,太空中有无数的小行星,每时每刻都在按照自己的轨道在天空中游走。这些小行星中,有的会因为和其他星球的轨迹发生重叠交叉,进而引发撞击,地球上和月球上那么多的陨石坑,有些就是小行星撞击后造成的。

比如7000万年前灭绝的地球统治者恐龙,科学家们就怀疑是因为地球遭到小行星的撞击,进而引发地球大气层的变化,造成恐龙短时间内死亡灭绝的。

生命力强大的恐龙尚且如此,一旦遭遇小行星的撞击,人类命运的结局就让人不寒而栗了。

这些年来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我们的地球,近年来曾经多次险遭小行星这种不速之客的撞击,多次和地球擦肩而过。

如果哪颗不开眼的小行星直接撞击到地球上的话,那画面和结果,不敢想象的。

所以,多少年来,一直有科学家在研究,如何才能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而主动出击,使用一种装置,直接从地球上或者月球上发射撞击小行星,从而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使其避开地球,就是其中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早已经能够发射星际飞船的地球科技来说,还是有实现的可能性的。

而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的方案,就是基于这种理论的一种实践验证。

9月5日在合肥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吴伟仁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目前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试验,进而验证小行星防御计划的可行性。

按照验证计划,当释放的动能装置撞击了小行星之后,将迫使小行星改变运行轨道,最少能够使其在数十年内无法再次撞击地球。

根据吴伟仁的介绍,本次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计划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模式,对小行星的轨道进行改变。

实施这样的计划,主要的工作装置包括观测器和撞击器。试验开始,先发射观测器,使其飞抵小行星附近对小行星进行伴飞,就近对其进行观测并获取小行星的详细构造情况和飞行情况,如何在经过计算调整之后,再发射撞击器,对小行星进行高速撞击,看看是否能够达成改变小行星运行轨迹,使其避开地球的目标。

撞击任务完成之后,观测器继续对小行星的运行情况进行伴飞测量,用以记录撞击效果。

按照规划,整个撞击的过程,是通过天地联合的方式,使用近距离高速成像等先进技术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估。

至于撞击小行星的位置,按照试验验证计划,应该是在距离地球大约1000万公里的天空中,对朝地球迎面而来的小行星发射撞击器,并利用撞击产生的巨大动能来达到改变小行星轨道的目的。

按照计划,如果撞击能够使小行星的运行轨迹产生3到5厘米的变化,就可以使小行星在未来数十年乃至百年内,都无法对地球形成威胁。

据悉,美国NASA在2022年已经进行过全球首次小行星防御试验,使用DART 航天器以6公里/秒的速度,撞击了距离地球约1100万公里处直径为160米的迪莫弗斯小行星,从而使其运行轨迹发生了改变,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那么,如果中国的试验也获得了成功,而且技术手段更先进,对改变小行星轨道效果更明显的话,美国还会跟进,再次进行小行星撞击试验吗?

如果美国怀疑中国的目的是把美国拖入新的军备竞赛的话,那这个问题就比较让人犯愁了,毕竟美国的那次试验,就烧掉了数十亿美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科技   小行星   星球大战   美国   中国   轨道   地球   计划   观测器   动能   美国人   军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