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加油站”别当“方向盘”,帮着扶不替他走

咱聊到“放手养孩子”,总有人会钻牛角尖——“放手?那不就是不管不问了吗?孩子万一走歪了咋办?”真不是这么回事儿!放手从来不是把孩子往那儿一扔当甩手掌柜,而是换个身份陪在他身边,咱从“握着方向盘替他开”,改成“站在加油站给他补能”,孩子自己握着方向的时候,咱伸手扶一把,但绝不替他踩油门、转方向。

就拿孩子写作业这事儿说吧,以前咱是不是总忍不住坐旁边,“这个字写错了”“这道题步骤不对”,笔尖恨不得直接戳在本子上,全程盯着他写。后来想着要放手,干脆把作业本扔给他,自己躲客厅刷手机,结果孩子磨磨蹭蹭半小时,一道题没写出来,还坐在那儿偷偷抹眼泪——他早习惯了有人在旁边指点,突然没人管,心里慌啊,不知道从哪儿下手,越想越怕,越怕越不敢动。这时候咱要是还硬憋着“不管”,那不是放手,是“甩锅”。

正确的做法是啥?咱得主动凑过去,别直接抢过笔改,先蹲下来问一句:“刚才看你坐这儿半天没动笔,是不是哪道题卡住了?”孩子要是点头,咱也别直接给答案,而是帮他捋捋思路:“你先看看题目里给了啥条件?之前老师讲这类题的时候,是不是先找关键信息呀?”给他指个小方向,剩下的让他自己琢磨。等他写出一步对的,咱赶紧夸:“你看,刚才这步找得就特别准!再往下试试,肯定能行。”你看,这就是“搭把手”——不替他写,但在他慌神、卡壳的时候,递个“梯子”,让他能顺着爬上去,而不是直接把他抱到终点。

再说说孩子学骑车,谁没经历过那个阶段?一开始孩子攥着车把,浑身紧绷,脚刚一蹬就往一边歪,吓得赶紧喊“妈妈扶我”。这时候咱要是直接把车把抢过来,帮他把着骑,那他永远学不会——因为他没机会感受平衡,没机会自己调整方向。但咱要是不管不顾,让他自己摔,也不行,孩子摔疼了,可能就再也不敢骑了。

咱得站在他身后,轻轻扶着车尾,别太用力,让他自己找感觉。他骑得稳一点了,咱就悄悄松点劲;他有点晃的时候,再稍微托一把,嘴里还得鼓励:“没事,眼睛看前面,你能稳住!”等他骑出去一段,突然发现“哎,妈妈没扶我也骑得挺好”,那种成就感,比咱替他骑十圈都管用。你看,这就是“帮着扶不替他走”——咱的手是“安全绳”,不是“牵引绳”,是给他安全感,不是控制他的方向。

还有孩子第一次自己收拾书包,以前都是咱帮他把课本、文具按顺序摆好,连水壶都提前装满水放进去。突然让他自己来,他可能会把语文书塞到数学书包里,铅笔盒忘带,水壶空着就出门。这时候咱别劈头盖脸骂“你怎么这么马虎”,而是耐着性子跟他一起检查:“咱先看看课程表,今天下午有语文和美术,是不是得把这两本书都带上?”再指着空水壶说:“你看,水壶没水,下午渴了可没的喝,下次睡前是不是可以自己检查一下?”下次他再收拾,可能还会忘,但会比上次好一点,多来几次,自然就熟练了。要是咱因为他第一次没做好就又接手过来,那他永远学不会对自己的东西负责。

其实养孩子就像浇花,咱不能替花开花,也不能因为怕它渴着,就天天往根儿上泼水,把根泡烂了。该浇水的时候浇,该晒太阳的时候让它晒,它长歪了,咱轻轻掰一下枝丫,而不是直接替它把形状定死。孩子依赖惯了,突然没人管会慌神,这太正常了——就像咱突然从天天有人管饭的状态,变成自己做饭,一开始也会站在厨房发呆,不知道先切菜还是先烧油。这时候咱的角色,就是那个“厨房顾问”,告诉他“先把菜洗干净,再切”,而不是直接把菜切好、炒好端给他。

所以别再把“放手”和“不管”画等号了。真正的放手,是咱退一步,但不是退到看不见的地方;是咱少插手,但不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躲着。咱要当孩子的“加油站”,他没劲儿了,咱给点鼓励、给点方法,让他能自己接着往前跑;别当“方向盘”,总想着替他决定往哪儿走、走多快。毕竟孩子的路,终究得他自己一步一步走,咱能做的,就是在他慌神的时候扶一把,在他累的时候递口水,看着他从跌跌撞撞,走到稳稳当当——这才是咱最该盼着的事儿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育儿   方向盘   加油站   孩子   水壶   方向   这时候   车把   甩手掌柜   语文   下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