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凭栏
编辑| 凭栏
飞机出行是当下很常见的一种交通方式,尤其在国际交通领域,坐飞机几乎算是必然选择。
中美两国是全球民用航空市场最为庞大的两个国家,其各自的航空公司发展也都很不错。
2025年,美国航空第一季度营收高达900亿元,中国国航今年一季度营收有多少?双方之间存在怎样的差距?
美国和中国是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经济大国,同时也是全球民用航空市场的第一和第二。
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飞机的国家,航空经济也是最先发展起来的。
2024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有两家航空公司上榜,一个是达美航空,还有一个就是美国航空。
这两家航空公司在美国驰骋多年,是美国国内很有实力的两家航空公司,也最能代表美国航空领域的发展现状。
其中,美国航空2024年营收多达527亿美元,约3800多亿人民币,营收8.2亿,约59亿人民币。
这家航空公司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当时美国众多小航空公司合并,才形成美国航空公司雏形“Airways航空”,1934年,公司更名为美国航空。
作为最早一批踏入民用航空领域的公司,美国航空把握天时地利人和,成立初期便积极拓展航线,二战之前,美国航空飞行路线已经遍布美国。
二战后,它意识到美国国内人数有限,国际市场更加广阔,再加上美国当时作为二战战胜国,在国际上很有吸引力,往来于美国的人数不断增加。
于是美国航空抓住时代的机遇,继续收购更多航空公司,大力发展国际航线,把业务拓展到横跨大西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它就已经完成华丽升级,成为一家业务范围遍布全球的国际航空公司。
这个时候反观中国国内,民用航空领域才刚刚起步不久,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好在30多年过去,中国航空已经腾飞。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航空营收125.51亿美元,约900多亿人民币。
那中国航空呢?和美国之间的差距大吗?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不管是军用航空还是民用航空领域的发展,都是相对滞后的。
当时很多大领导视察工作,还都是坐火车专列出行,飞机用的相对较少。
但还是有专门的“军委民航局”,来专门负责主席总理等人的出行,甚至是出国访问,也都是它负责。
直到1988年,它才独立出来挂牌运营,成为现在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这个时候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对飞机出行的需求大大增加。
在时代的风口上,中国国航通过一系列联合重组与业务扩张,不断发展壮大,陆续成立众多分公司,航线不断拓展,营收和利润也节节攀升。
2004年,国航股份成立,在香港和伦敦成功上市,之后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国航也迎来爆发式增长阶段。
2017年时,国航实现利润总额114.8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72.40亿元,创下历史。
但后来疫情影响,不仅是国航遭受重创,很多航空公司都面临停飞,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国航营收断崖式下跌,出现巨额亏损,后来重新复飞后,国航本该迎来全面复苏,但实际恢复进度却远低于预期。
2024年,中国国航营业收入为1666.99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仍为负2.37亿元,也就是亏损2个多亿。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0.2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0.44亿元。
才一季度,亏损扩大10倍,这是国航万万没有预料到的,这不是国航一家面临的问题,中国三大航空都面临亏损。
中国东航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34亿元,净利润亏损9.9亿元;南方航空今年第一季度营收434亿元,亏损7亿多。
一家亏损可能是企业自身原因,多家亏损大环境原因居多,原因可能有4点。
一是燃料价格的上涨,飞机运营成本增加,航空公司虽尝试提高票价,让乘客选择飞机出行的意愿降低。
二是高铁等其他出行方式的竞争力加大,现在中国高铁网络普及太广泛,速度又快,还更加方便。
三是整体处于出行淡季,第一季度处于春节和五一期间,前后人流量都大,中间时间出行整体人数不高。
最后就是国际航线恢复缓慢的问题,国际乘客数量少,需求低,但飞行成本却相对较高。
美国航空发展势头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飞机出行是国内主流交通方式。
公用机场数量,美国有大约5000个,而中国通用机场才475个,今年预计突破500个,不含港澳台,民用机场259个。
不是我们比不过,而是国情决定的,中国除了西部和西北部地广人稀,其他地方人群密集,火车和高铁的普及度很高,美国地广人稀,飞机和自驾车出行更常见。
只对比航空没有很大意义,如果是对比高铁的话,相信中国拥有绝对的优势。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