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莎球拍也有问题!央视下场,质问国际乒联,乒协要求调监控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侃球部落

编辑 | 侃球部落

2025年的多哈世乒赛上,中国混双组合王楚钦和孙颖莎横扫巴西强敌晋级,但是赛后热搜却被球拍坏了霸屏。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孙颖莎轻描淡写一句,她第一场单打的球拍也有问题,直接让这场胜利变成了悬疑剧。

中国乒协连夜拍案而起,央视记者犀利质问,这场球拍保卫战也让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公平竞技原则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毕竟,公平不能总靠运动员用备用牌硬扛。

球拍问题

5月19日的上午,多哈世乒赛女单首轮,孙颖莎对阵罗马尼亚选手斯佐科斯。

从比分来看,4-0的横扫堪称碾压,但是场边教练邱贻可的眉头却始终紧皱,可能他也注意到了莎莎的击球节奏有些异常,原本犀利的正手爆冲变得绵软无力。

比赛后接受采访时,孙颖莎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说:我第一场也有点问题,他那个今天大头的有点夸张了,但我第一场下边有一点东西。

估计是当时比分领先,所以莎莎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直到比赛结束,她才发现球拍胶皮与底板之间鼓起一个小泡,像是被人用针挑开过。

原来她首轮对战弱敌时,球拍也有问题,全靠备用拍蒙混过关,只是对手太菜才没露馅。

可是,孙颖莎的主拍在赛前检测时明明显示合格,按照国际乒联规定,球拍检测合格后会被装入密封袋,由裁判统一保管。

从检测到上场不过两小时,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多哈世乒赛组委会,真的连一个价值数万的专业球拍都保护不好吗。

无独有偶,混双搭档王楚钦的遭遇更夸张。

他的主拍在检测后居然出现海绵开胶,顶部胶皮像被人用指甲硬撕开一样。

现场的视频显示,裁判起初竟认为不影响比赛,直到肖战教练拿出检测前的球拍照片对比,才勉强同意更换副拍。

理论上检测后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但现实是,王楚钦的拍子在真空环境里神秘受损,孙颖莎的拍子连问题都没被检测出来。

国际乒联的流程漏洞,简直比球拍上的胶皮开口还大。

王楚钦的球拍,去年奥运会被踩断,今年又被撕胶皮,惨得就像是连续剧里的男主。

央视记者在场直言,大致意思是检测人员的检测过程有没有人监督,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东西坏了,多哈世乒赛的组委会也应该承担责任。

乒协震怒调监控要真相

事件发生以后,中国乒协当天晚上就启动紧急预案。

主席王励勤亲自带队与国际乒联交涉,提出三大诉求:全程监督检测流程、更换更安全的密封容器、检测过程全程录像。

不光如此,还要求调取场馆监控,特别是检测室和保管区的录像,毕竟运动员的装备就像战士的武器,如果连武器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公平竞争。

国际乒联的回应却显得有些佛系,他们同意各队派一名工作人员跟随检测,但对全程录像以操作难度大为由婉拒,只是承诺未来逐步推进。

至于监控调取,国际乒联表示需要和场馆方协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果。

这种打太极的态度彻底激怒了网友。

有球迷翻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旧账,当时王楚钦的主拍被意外踩断,导致男单爆冷出局。

不得不说,一年之内两次装备事故,这到底是巧合还是阴谋。

央视开火

5月20日,央视《体育新闻》罕见用整段时间聚焦球拍事件。

记者李武军的质问直击要害,接触球拍的人不超过四个,检测人员、互检球员、主裁判。

不知道到底是谁动了手脚。

据说他还特意展示了一段监控片段,主裁判在拿到球拍后,曾经背对镜头停留数秒。

这个动作很可疑,如果是检查球拍,为什么要避开摄像头。

根据《器材检测指南》,检测后球拍只需装入普通牛皮纸袋,既没有防拆封条,也没有第三方监督。

这就好比把钻石放进纸盒子,还说绝对安全。


面对质疑,国际乒联发言人的回应显得苍白无力,说他们已经要求组委会改用A4尺寸的大信封,裁判员也会更加小心。

这种头痛医头的做法,就像是用创可贴治骨折,没什么用。

随着球拍科技的发展,胶皮厚度、海绵弹性等参数对比赛结果的影响越来越大。

国际乒联曾经多次修改规则,比如2025年新规将胶皮总厚度限制在4.10毫米以内,就是为了防止运动员通过作弊获得优势。

但是规则的严苛反而催生了新的矛盾。

韩国选手张禹珍就曾经因球拍厚度超标0.01毫米被迫换拍,这就像用显微镜判罚,运动员的神经也会时刻紧绷。

中国乒协提出的全程录像诉求,很合理,我们不是怀疑某个人,而是要确保整个流程透明可追溯。

就像银行金库需要24小时监控一样,运动员的装备也应该有安全锁。

这场风波也让国际乒联陷入两难,既要维护赛事公平,又要考虑办赛成本。

据说全程录像可能每年需要增加数百万美元开支,这对经费紧张的国际乒联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但是,国际乒联的检测流程缺乏透明度和问责机制,裁判权力过大、规则依赖主观判断,一出问题就甩锅给意外。

中国乒协的抗议,不只是为了讨公道,更是逼国际乒联改革。

虽然国际乒联的调查报告还没有出来,但是这场风波已经让多哈世乒赛组委会做出了点改变,据说更换了检测容器,国际乒联也承诺在2026年世锦赛尽量实现检测全程录像。

或许,这就是危机的意义,它既是挑战,也是进步的机会。

结语

从巴黎到多哈,王楚钦到孙颖莎,球拍的风波让我们看懂了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赛场上的不公遭遇。

当国球遇上国际规则,技术优势遭遇到程序的漏洞,对球迷来说,我们期待的不是无敌神话,而是一个公平竞技的舞台。

作为运动员来说,能做的就是打好每一个球,但是也希望背后的武器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当孙颖莎和王楚钦再次站上赛场时,他们的球拍是否还会遭遇神秘伤痕,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乒乓球队捍卫公平的决心,就像他们手中的球拍一样,永远不会开胶。

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资料

冲上热搜!孙颖莎的球拍也“有问题”,她说……

人民日报2025-05-20

冲上热搜!孙颖莎:第一场我的球拍也有问题

红星新闻2025-05-20

王楚钦球拍受损,国乒第一时间申诉,国际乒联回应

光明网2025-05-20

热闻|又一次大赛被迫换球拍!王楚钦球拍检测环节受损,国际乒联就此事发布声明

齐鲁壹点2025-05-2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2

标签:体育   乒协   球拍   下场   央视   孙颖   多哈   胶皮   世乒赛   中国   运动员   录像   全程   公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