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第一季度的全球经济数据出炉后,不少人都盯着中美两国的经济成绩单做对比。
美国依旧以 7.32 万亿美元的 GDP 总量,坐在头把交椅,但仔细一看,环比竟然萎缩了 0.3%。
中国这边,318758 亿元的 GDP ,换算成美元是 4.44 万亿,同比增长 5.4%,在主要经济体里增速领先。
这场经济较量里,不光有中美两个大块头的比拼,旁边日本和欧盟也各有各的“特殊之处”。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件事。
先看美国,表面上 7.32 万亿美元的 GDP 数字确实吓人,但背后藏着不少麻烦。最显眼的就是那个 0.3% 的环比萎缩,这可不是小问题,直接反映出经济增长乏力。
特朗普试图把经济萎缩的责任推给拜登
追溯起来,这和特朗普政府搞的关税政策脱不了干系。本来想靠加关税保护自家产业,结果企业们都慌了神,生怕以后进口成本更高,一季度拼命抢着进口商品,进口量一下子暴涨 41%。
这波操作短期看着热闹,实际上把 GDP 增长拽低了 4.8 个百分点,还导致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货,企业资金周转都成了难题。
更让人头疼的是美国的债务问题,简直像个越滚越大的雪球,一季度联邦政府赤字就突破 7000 亿美元,总债务更是高达 36 万亿美元。
现在光还利息就占了财政支出的 10%,照这势头,两年内利息支出就得超过军费。分摊到每个美国人头上,相当于人人背着 10 万美元的债过日子。
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超市里鸡蛋 10 美元一打,汽油 20 美元一加仑,以前的生活水平都保不住了,只能少买东西、降低消费档次。
核心物价指数涨了 3.5%,耐用品消费不增反降,连汽车这种美国人眼里的必需品都卖不动了,消费者信心指数跌到 50.8,是 2022 年以来最低的。
制造业更是一年不如一年,波音飞机因为质量问题丢了好多订单,特斯拉被中国电动车逼得只能降价促销,就连苹果手机,也离不开深圳的生产线。
以前繁华的五大湖区工厂,现在好多都荒在那儿长草了。有钱人赚得盆满钵满,普通人却连份能养家的工作都不好找。
这种产业空心化的问题,让美国经济看起来像个虚胖的巨人,表面强壮,实际底子越来越弱。
欧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一季度 GDP4.85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1.6%,虽然比日本强,但比美国差,差距还在拉大。
要知道 2008 年的时候,欧盟 GDP 比美国还高,占全球 25%,现在只剩 17.5% 了,美国反而从 23% 升到 28%。
德国这个欧盟经济火车头,一季度 GDP 还降了 0.2%,主要是俄乌冲突后没了俄罗斯的便宜能源,只能买高价的,工业成本大涨。
欧元也越来越不行了,在国际支付里只占 22%,还不到美元 49% 的一半。虽然西班牙、荷兰这些国家增长超过 2%,波兰、丹麦甚至超 3%,但德国、法国这些大块头拖后腿,整个欧盟想追上美国越来越难。
旁边的日本日子更不好过,一季度 GDP 才 0.99 万亿美元,环比下降 0.2%,按年率算就是萎缩 0.7%,这是四个季度来第一次负增长。
近年来日本物价涨得太厉害,大米价格一年涨了 60%,新鲜蔬菜也贵得离谱,老百姓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占经济一半的个人消费几乎没增长,大家宁愿囤速食米饭也不下馆子。企业赚钱了也不给员工涨工资,打工人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作为汽车制造大国,美国还没正式对日本加征 25% 的钢铁铝制品关税呢,日本企业就开始慌了,提前把出口订单都发了,结果一季度出口环比下降 0.6%,进口却涨了 2.9%,更拉低了 GDP。
本来想靠中国市场补补缺口,可中国需求也不太旺,汽车产业不光原材料进口难,找新市场也不容易。
更麻烦的是日本老龄化太严重,老年人喜欢存钱不喜欢花钱,年轻人被终身雇佣制绑在死板的企业里。
虽然企业研发投了不少钱,但在中美技术竞争里,日本以前厉害的精密制造优势也越来越不明显了。
再看中国,一季度 4.44 万亿美元的 GDP 虽然比美国少,但 5.4% 的增速在大国里是最高的。
这增长可不是凭空来的,主要靠三个方面:绿色能源转型、数字经济发展和内需市场升级。
光可再生能源就新增装机 7675 万千瓦,占了所有新增装机的 90%,风电、光伏发电量第一次超过了火电。甘肃、青海那些地方建了好多风光电项目,不光让工厂用电成本降了,还让咱们出口的东西更有竞争力。
数字产业也很给力,一季度营收增长 9.4%,达到 8.5 万亿元。现在直播卖货、用人工智能检查产品质量、跨境电商这些新玩法,都用到传统行业里了,不光效率提高了,还创造了不少工作岗位。
老百姓买东西也越来越给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4.6%,越来越多人喜欢买国货,国产替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增速比美国高那么多,为啥 GDP 总量和美国的差距反而稍微拉大了一点?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民币对美元稍微贬值了点,去年一季度汇率 7.103,今年变成 7.176,换算成美元就少了点。
二是美国通胀比我们高,他们 GDP 名义增速更高。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看经济不能只看汇率换算后的数字,更要看实际增长质量。
把这几个主要经济体放一起看就很清楚,美国靠美元霸权和庞大基数还维持着总量第一,但内部问题越来越多。
中国靠着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和内需增长,保持着稳健的发展势头。
日本和欧盟则各有各的困境,增长乏力。
总的来说,2025 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各个经济体的真实状况。
未来的经济竞争,不光看总量多少,更看谁能解决好低增长、高债务、产业空心化这些难题。
中国只要继续做好自己的事,加快产业升级,释放内需潜力,保持稳定增长,未来的发展空间一定会越来越大。
而对于美国来说,如果不改变现在的政策方向,继续搞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只会让自己在经济长跑中越来越吃力。
这场全球经济的较量,才刚刚进入关键阶段。#夏日旅行攻略#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