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我所渴望的人生理想状态

01

常常思索人生,我对完美人生的期许是:

少年时天真,青年时勇敢,老年时有智慧。

少年时的天真,不是幼稚,而是源于对世界纯粹的好奇、信任与热爱。

青年时的勇敢,是明知这个世界复杂,依然充满无畏的勇气。

老年时有智慧,是源于经历诸多世事后的沉淀,有笑看风云的豁达,有看透事物本质的洞察力,有“识尽愁滋味”后却道“天凉好个秋”的从容。

当容颜老去,体力渐衰,过去拥有的东西不断失去,智慧,就成为退休后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面对晚年生活最大的底气。

遗憾的是,很多人一生的真实状态是:

年少时老气横秋,青年时畏首畏尾,老年时任性做作。

不能不说,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02

对五六十岁的退休人而言,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不是享受,而是对智慧的追求。

智慧不会随着年龄增大,自然就生长出来了,它源于我们的经历、所处的环境,以及是否愿意学习,观察,去成长自己。

它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对人生最深刻的理解。

有一句话说,身体以外的所有痛苦,都是认知带来的。

换句话说,身体之外的一切痛苦,都源于智慧不够。

拥有智慧的人,内心会变得平和、从容、安静、慈悲。

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们长久悲伤,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们轻易愤怒,他们内核稳定,性格平和,目标明确,自带力量。

03

那么,已经退休的我们,该如何去追求这份智慧,达到理想的生命状态呢?

我认为,它是可以融入日常的具体修行。

第一,从“知识的索取者”变为“经验的提炼者”。

经过几十年人生,我们的大脑已储存了大量信息,退休后,不再是拼命往里塞东西的时候,而是静下心来“反刍”和“酿造”的时刻。

试着去回顾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如重大的选择、成功的高光以及失败的颓丧时刻,不要简单地以好或坏来定义它们。

而是去思考:那段经历教会了我什么?如何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

有一句话说,智慧,是经历加上思考后的沉淀。

第二,从”社会的参与者“变为”生活的观察者“。

退休后的我们,需要抱持一种欣赏和研究的心态,去观看社会的变迁、四季的轮回,儿女的成长。

通过抽离的观察,能够让我们超越琐碎纷争,看清什么是恒久的价值,什么是过眼云烟,什么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智慧,是拥有更宽广的视角和更澄澈的眼光。

第三,从“要求外界”变为“安顿内心”

老年智慧的核心在于,与自我和解,与世界和解。

当遇到与子女观念不符时,不再执着于说服,而是尝试倾听与共情;

当面对身体逐渐衰老时,不再抱怨抗拒,而是学会如何与它和平共处,悉心照料。

开始把目光从外界收回,专注于安顿内心,不管是读书、写作、绘画、练字、烹饪…

一切能让自己静下来的事情,都是在为智慧搭建温床。

智慧,是放下改变他人的执念,找到内心的秩序与平静。

我所渴望的老年智慧,是呈现这样一种生命状态:

或许我不多言,但一言就能抚平他人的焦虑;

或许我平凡无奇,但一动就能温暖他人内心。

当我站在人群中,本身就是一种从容安稳的力量。

明白生活中不是没有烦恼,而是能够拥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烦恼。

这就是我理想的退休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美文   状态   理想   人生   智慧   内心   年时   老年   从容   事情   身体   时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