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邱可欣
南充,位于成渝西“西三角”腹心地带,区位特殊,交通便利,是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和省委、省政府培育的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与此同时,南充也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生态文化和春节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发布会现场
7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充专场,发布会上,南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文勇围绕“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作介绍,并用“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个转变”“‘四张’品牌”“五个坚持”详细讲述了南充如何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
南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文勇
“一条主线”,将文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文勇介绍,南充明确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省决策部署”这一条主线。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形成贯彻落实的具体思路和举措,既全面承接中省部署,又因地制宜抓好落实,结合南充实际,努力把文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两个目标”,分阶段建成文旅发展标杆
南充确立了两个阶段目标即:到2027年,基本建成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到2030年,国际旅游城市魅力彰显。文勇表示,这“两步走”目标,符合中省精神、顺应发展趋势、契合南充实际,是一个时间上渐次推进、内涵上逐步升维、工作上有序拓展的演进过程。
“三个转变”,促进文旅提质增效
除此之外,南充还提出了“三个转变”工作思路。在推动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产业强市转变方面,南充将坚持以用好文旅资源为依托,全力打通“资源—产业—效益”转化链条,加速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
在推动传统文旅业态向综合文旅业态转变方面,着眼以人间文旅、人情文旅、人性文旅为主需求的情绪价值追求变化,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推动传统业态与现代生活融合,加快培育更具丰富情感体验和心灵触动的文旅业态。
在推动单一调节手段向多元调节手段转变方面,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树牢市场化思维、遵循市场需求;持续加大政府引导力度,以行政杠杆撬动更多市场力量,加快构建多方联动、协同发力的良好格局。
“四张”品牌,彰显南充文旅特质
文勇介绍,南充还凝练了四个文旅核心品牌。做优“世界古城·春节原乡”品牌,通过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古城文旅精品线路和春节文化体验地,让中国春节文化引领全球风尚。
做强“将帅故里·红色南充”品牌,通过打造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核心区,让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在巴蜀大地代代相传。
做实“中国绸都·丝绸源点”品牌,实施丝绸文化探源工程,打造丝纺服装产业集群,让千年绸都在新时代新丝路焕发勃勃生机。
做响“赛事名城·垂钓天堂”品牌,积极培育赛事运营、体育装备等赛事经济,让南充成为户外休闲的好去处、观赛过节的目的地。
“五个坚持”,支撑文旅高质量发展
文勇表示,南充将坚持以品牌塑造为核心,依托优质资源和市场需求,精心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文旅品牌矩阵。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谋划实施一批引领性、标志性、创新性文旅项目,切实筑牢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项目支撑。
坚持以业态升级为牵引,顺应“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趋势,加快发展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生态康养、演艺经济、文博会展、数字文旅、低空旅游等新业态。
坚持以主体培育为突破,做强做优国有文旅企业,加快引育头部文旅企业,充分激发各类文旅主体积极性、创造性。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不断推动文旅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从历史文脉的深厚积淀到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南充实现了从资源禀赋的富集到文旅品牌的闪耀。最后,文勇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大家到南充走一走、看一看,去南充观光旅游,实地体验。
图片由南充市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王海静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
本文来自【四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